2021年,国产品牌连锁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上下游供应链建设的完善,高端人才的进入,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餐饮行业的连锁成果备受人们关注。800店近期将持续推出“品牌链建设”系列内容,以生动的案例、细致的方法,采访专家、企业、企业家,帮助更多行业企业做好连锁。
2020年,蜜雪冰城加盟店,突破1万,成为中国茶界的新锐。门店数量第一的有万家门店的霸主;
独特的鸭脖在疫情期间逆势开了上千家店。截至11月,它拥有16,045家门店,利用了洛美赛道的规模;
这本书还烧了草,5个月开了1800家店,门店数量超过5000家,短时间内实现弯道超车.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许连锁的布局无疑是餐饮品牌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的“捷径”。尤其是疫情过后,餐饮行业被按下了“加速键”进行连锁整合。
餐饮品牌希望通过加盟连锁扩大规模是无可非议的,但开放不是一个简单的密码,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能急着吃热豆腐。品牌也是如此。毕竟不是所有餐饮品牌都有能力加盟。
今天【品牌连锁化建设】系列方法论一:加盟,餐饮品牌做到这些才有底气,带大家了解品牌在决定开放加盟之前,应该首先具备哪些重要条件。
01
产品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底气
产品是餐饮的核心,这是无可争议的。如果一个品牌的产品不具备核心竞争力,那么对外开放只会加速品牌被拖垮的进程。很多网络名人品牌都被自己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打败了。曾经红极一时的芝士蛋糕品牌切斯特大叔和瑞科爷爷,在开放加盟过程中,由于产品结构单一,芝士蛋糕生产没有技术壁垒,山寨品牌肆虐,市场竞争被破坏。这两个品牌不仅很快从大众视野中消失,整个芝士蛋糕市场也越来越孤独。
产品没有壁垒,品牌发展之路不易。然而,如果一个产品能够完善,故事的结局就会不一样。
炸鸡排显然是一个没有技术核心的零食品类。但是
n-index="0">正新鸡排却能靠着一个单品,在一众炸鸡品牌中杀出一条血路,做到在全国开到超过26000家门店,究其原因是找到了精准的市场定位,并据此打造产品。事实上,早期的正新鸡排也是集合了汉堡、奶茶、包子、鸡排等小吃品类,但在进行连锁扩张时,品牌发现异常臃肿的产品架构成为了自身扩张的负累。
于是正新鸡排从简化产品线开始进行改革:砍掉90%的产品,主打最受欢迎的鸡排并将其打造成爆款,还新增了肉串、烤鱿鱼等作为辅助。

更关键的一步是,正新鸡排瞄准下沉市场,选择以极致性价比的客单价占领消费者心智。
对于正新鸡排来说,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极致性价比。这一产品核心竞争力,不仅让正新鸡排收获大批拥趸,还激发起了加盟商的热情,使其能够在下沉市场开疆拓土。
而从正新鸡排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做好精准的市场定位正是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思路之一。
餐饮市场早已进入细分时代,餐饮品牌只有做好精准的市场定位,并根据目标人群打造更有特色,有差异化的产品,才能形成核心的产品竞争力,快速占领细分市场。
这里的特色和差异化可以从产品、技术、消费场景、文化等多个维度切入。例如,喜茶就是盯准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产品方面打造追求健康理念的茶饮,营造社交属性更强的消费场景,形成新式茶饮文化。

在做好精准的市场定位、打造特色差异化产品之后,品牌想要能够长久立足于市场,还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产品的迭代和创新。
产品的迭代和创新属于产品竞争力的范畴,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品牌才是有生命力的,在开放加盟后,也才能够帮助加盟商抢夺消费者。
当然,无论是特色差异化的产品,还是产品迭代和创新,都是要建立在产品品质够硬的基础之上。这些综合起来,才能构成品牌依靠加盟进行连锁扩张的底气。
02
完善供应链系统是稳健发展重要支撑
供应链体系决定了品牌的宽度,品牌想要做连锁,无论是直营还是加盟,都要先把供应链做好。
杨国福麻辣烫目前在全国拥有超过5600家门店,强大的后端供应链是其能够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撑。创始人杨国福曾表示:“杨国福麻辣烫想走得更远,这是必须选择的一条路,只有打造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
于是,杨国福在2018年投资4亿元建立起成都研发生产中心,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这是同行业中最早拥有超现代化设备的智能型工厂,能够实现从投料到出品的全自动化。
同时,研发生产中心还配备调味料研发中心、智能厨房实验中心等相关部门,单班次的生产规格可以满足1.2万家加盟店的调味料需求量。

不仅是将上游端产品的研发、生产掌握在自己手中,杨国福麻辣烫还夯实了供应链体系中包装、运输和物流等环节。足够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直接造福加盟商,使得杨国福麻辣烫全国加盟店的标准化不断提升。
除了杨国福麻辣烫,在店800接触到的如嘉和一品、村上一屋、江边城外等餐饮行业领军品牌,都强调了供应链体系的重要性。店800也从中了解到餐饮品牌供应链的发展阶段。
1、与合适的供应链企业合作
对于规模扩张初期的餐饮公司来说,可以与成熟、专业的第三方供应链企业合作,进行供应链定制。一来,品牌可以轻装上阵,二来,一定程度上解决扩张过程中财力、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不足。

2、“合作+自建”模式,逐步介入供应链系统
在与第三方供应链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品牌可以充分了解供应链系统。当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可以考虑逐步介入供应链系统,形成“合作+自建”的模式。当然这也需要品牌对自身研发能力有准确的认知,自建供应链亦不可盲目。
3、纯自建供应链,为众多餐饮企业提供服务
当然,这样的供应体系只有像海底捞、眉州东坡这样的超大型连锁餐饮品牌才能实现。
海底捞旗下的供应链企业——蜀海,集商品资源、研发生产、仓储物流、信息系统和金融服务为一体,其物流中心、食品加工中心、底料加工厂、蔬菜种植基地等遍布全国。
眉州东坡构建的“三位一体”体系,也是农业公司、中央厨房、食品加工厂为一体,集合了研发、食材分拣加工、集中采购配送等。

不仅如此,从食材到产品,他们还在为不同的餐饮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可以说是达到纯自建供应链的最高境界。
总之,无论是哪个阶段的供应链体系,都要符合品牌的发展规模,不要让供应链系统成为规模化的绊脚石,也不要想着一步登天,增加品牌负担。
03
有效管控加盟商,是品牌保护的壁垒
在加盟连锁过程中,对加盟商进行有效的管控有多重要?
对于品牌来说,保持连锁门店的统一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品牌的力量,才能进一步推动品牌的成长。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期待能够在一个品牌的连锁门店里享受到同等的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所以加盟商与品牌之间就必须保持步调一致。
店800在之前的《探店冷思考:品牌商与加盟商如何成为“好盟友”》一文中,已经从“设立严格准入门槛,进行加盟商筛选”、“重视加盟商门店日常运营监管”和“持续性的加盟商培训”三个方面,讨论了品牌如何对加盟商形成有效的管控。

除此之外,品牌对加盟商的管控还能从哪些方面着手?以下两点也可以作为品牌自身加盟商管控能力进行判断的依据。
1、管控加盟店订货
优秀的连锁加盟品牌,会对产品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统一管理,其目的是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的同时,保证加盟门店产品口味的一致性。
但是,在餐饮加盟行业,确实存在加盟商企图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自行采购原材料,甚至偷工减料的情况。如果品牌未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就会导致加盟店失控,造成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信任。久而久之,品牌也会走向崩盘。

针对这一问题,品牌就需要搭建物流、资金跟踪系统,掌握加盟门店的真实运营数据,一旦发现异常,迅速做出反应,与加盟商沟通。并且,这些数据也可以帮助品牌了解加盟店业绩,帮助他们进行改善。
2、运营管理人才培养
一个餐饮连锁品牌的管理是非常复杂的,而管理体系中,人才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餐饮行业长久以来都存在管理人才匮乏的问题。
所以,很多能够快速稳定做加盟的品牌,都会提前储备优秀人才,对他们进行门店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因为他们清楚这是为未来对加盟商的有效管理奠定基础。
餐饮加盟行业已经有太多案例警告我们做不好有效的加盟商管理,最终危害的一定是品牌。也就是说,有效的管理是品牌保护的壁垒。所以,想要开放加盟或者正在开放加盟的品牌,都要有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的意识。

04
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不给山寨品牌可乘之机
以上三个方面,我们主要讨论了品牌在开放加盟时需要具备的硬实力,而且不难看出它们也是可以随着品牌规模的壮大不断强化的。但此外有一点,是品牌在开放加盟之前必须要做的,就是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
很多餐饮老板这方面意识薄弱,在品牌创立之初,忽略了知识产权保护,等到计划开发加盟进行扩张,注册商标时,才发现已经被人捷足先登。
喜茶的前身皇茶因为山寨品牌充斥整个市场,不得不改头换面重新来过;北京鲍师傅Pastry在盗版鲍师傅的围剿之下,身陷长达4年的维权斗争中,且直到现在,大批山寨鲍师傅依旧活跃;鹿角巷的山寨店数量远超过正版门店,茶颜悦色也惨,不仅被山寨品牌茶饮观色抄袭,还被倒打一耙,成了被告。

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坑的不仅是正版品牌,还有加盟商和消费者。试想一下,加盟商因为判断失误加盟到一家山寨品牌,甚至可能是快招品牌,最后被割韭菜;而消费者长期被山寨、盗版品牌混淆视听,消费欲望在无形之中会被削弱。
所以说,无论出于对品牌、加盟商,还是消费者的保护,品牌都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具体怎么做?一是品牌创立之初就通过商标局或者商标注册代理机构进行商标注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忽略了相似商标和易混淆商标类别。二是品牌、产品、广告中涉及版权的各种元素都要考虑在内,尽量别让有心之人有机可乘。
结语
连锁加盟是餐饮行业的趋势,是可以为品牌提供第二个增长点的商业模式。连锁加盟还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品牌的发展。
【品牌连锁化建设】第二期,我们会围绕“品牌化”,讲一讲品牌的建设对推进连锁化的重要性,敬请期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所有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