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2年到2021年,伴随着69年的光辉历程,随着一汽的诞生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长春汽车工业学院应运而生。多年来,我们一直努力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国家培养新一代负责任、有担当的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 探索“教学工坊”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长春,长春汽车工业学院被誉为汽车行业专业人才的摇篮。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牢牢把握专业技能,拓宽行业视野,使学生多元化、立体化、综合化发展,长春汽车工业学院在实施“三教改革”过程中,以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专业实践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了“匠心与手工技艺”工作坊(以下简称教学工作坊)建设。
目前,长春汽车工业学院已尝试搭建十五个教学工作坊,将理论教学的传统知识点转化为线上教学资源,让学生更自主地学习,为教师指导学生线下实践练习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学生更熟练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随着线上资源和培训场地的完善,长春汽车工业学院将逐步推广教学车间模式。“‘教学车间’模式更适合职业教育,是对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的改革,能够真正实现培育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长春汽车工业学院教务处董志辉满怀期待。
其中,汽车造型设计教学车间是以企业实际R&D项目为载体,开展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将专业技能应用于企业实践的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专业教学创新改革项目。
“工作坊的老师和学生既是导师,也是团队合作伙伴。希望通过这次教学改革实验,为企业提供更多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产品设计技术人才。”汽车工程学院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教研室专业教师张介绍。
2020年9月28日,物流仿真教学车间整合校企优质资源,组建校企教学团队和管理团队,对学生进行物流规划和物流仿真培训,开拓高端岗位。“依托这个物流教学车间,我们不仅实现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极大地助力了我们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专业的提升。目前,经过一年的运营,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小成绩,学生已经参与了五个物流设备升级项目。“郑智,汽车营销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主任。
不难发现,教学工作坊的人才培养模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在工作坊的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外,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参与实际的研发项目。比如在红旗超跑S9车型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将网上学到的知识进行了应用和操作
也得到了提升。当我们看到法兰克福车展上,我国自主品牌红旗超跑S9正式发布时,我们更加自信,也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汽车造型技术专业学生闫宇阳说。赛训结合 建设高技能强校
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对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以及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具有积极作用,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师生展示风采、追梦圆梦的舞台。
6月24日上午,参加2021年吉林省教学能力比赛的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们正在进行赛前研讨,交流教学经验……
教学能力比赛,作为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工匠之师,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工匠型人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是全国具有最大规模、最高影响力的一场面向教师的竞赛活动。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多年参赛,在2019年取得了全国的一等奖,实现了吉林省在该赛项的一个零的突破。”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教学改革发展科科长徐晓月如是说。
来自汽车运用学院教学一线的杨金玉老师,作为参赛教师,感受颇深:“学校在教师的成长方面花了很多心血。其实一个比赛和一个作品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呢,需要我们团队不断地打磨、不断地研讨,更需要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全力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更好地、更高效地完成这个工作。这也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共同智慧的结晶。”
技能大赛是检验职业学校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尺,不仅成就了一批名师,也造就了一批成功的学生,使他们得以自信地走向社会,开始新的人生。
汽车运用学院专业教师孙雪梅,作为全国的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参赛指导教师,对大赛带给老师和学生的收获感受颇深:“我们十年大赛走过来,真正实现了以赛促练、以赛促改,将训练和大赛过程中获得的精华提炼出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教学资源转化,为培养红旗工匠助力。”
匠心·匠术 打造创新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紧跟汽车产业升级,在国内率先开设了新能源、智能驾驶、氢能等专业,为中国汽车产业升级储备了高端技能人才,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学校结合实际情况,从企业引进高端技能人才,用鲜活的事例为学生勾勒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将企业的现实需求带入学校,发挥企业引进人才的先锋示范、引领作用,在实训中塑造新时代工匠意识,弘扬工匠精神。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专业教师丁勇说:“通过以科研项目教学的全新教改模式,在新能源、氢能、智能驾驶等专业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打造了守匠心、能创新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
与此同时,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吉林省唯一获得技能人才第三方评价机构资质的高职高专,年均开展职业人才评价5000人次,开展职业培训、职业技能竞赛等社会服务8万人次。“学校将进一步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打造出全国技能人才评价基地的示范和样板,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汽车自主人才大军提供智力服务,为长春国际汽车城建设贡献职教力量。”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培训认证室主任李莹说道。
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科研成果转化。2015年,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成立创业孵化基地,主要设教学、竞赛、孵化、科研转化等六大职能中心,基地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计划2023年申报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产教融合发展中心综合办主任卢天甲说:“近年来,我校双创竞赛成果颇丰,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三等奖、省级金奖5项。累计孵化学生企业二十余家,社会企业十余家,服务地方经济产值三千万。”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红旗战略发展机遇,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和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国自主汽车产业发展培养“红旗工匠”,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汽车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彭绅/文 马瑞/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