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新手医药销售技巧,新人医药招商怎么做

在我们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澄清两个问题。

几期第一,关于每一期主题内容的产业规模问题。's公开文章发表后,有朋友私下问我:你提出的主题产业有多大?你能填满一个工业园吗?我的回答是:系列文章中提到的主题产业只是一个产业园区的亮点产业,是打造园区品牌,快速提升一个地方细分的产业集中度的分支产业。这里所说的园区,一般是指经济特区(产值几千亿元)、国家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产值几千亿元,或者至少几百亿美元)、像园区这么小的园中园项目,一个主题产业是填不进去的,不符合当地经济的发展规律。所以本系列文章中提到的主题产业都是园区产业大架构中的一个细化分支,是加速园区产业聚集、加快形成园区品牌(或亮点)的引擎。

医疗和制药行业的投资促进

第二,关于每一期的选题内容。's系列文章的初衷是希望对广大园区的产业定位和产业结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每期的选题都是从市场规模出发,选择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领域,避免因可供参考的园区过多而超过市场总量,失去参考意义。此外,本系列文章选取普适性强、不需要太多前沿技术和高端人才支撑、对当地产业基础要求不高的主题产业,旨在快速形成园区某一细分领域的产业集群和园区的产业品牌。

好了,让我们言归正传。先说——呼吸系统疾病这个主题。

本期选呼吸疾病主题的原因如下:

第一,市场基数足够大。的呼吸系统疾病占中国总死亡人数的11%。但从致残率数据来看,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疾病负担最重的系统疾病。

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7%是由慢性病引起的,其中中心脑血管疾病占45%,癌症占23%(其中肺癌占癌症死亡的首位),呼吸系统疾病占11%。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约为6.94%,我国每年约有9200万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2019年数据)。注:数据来源于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第二,产业利好足够多。新冠肺炎疫情是目前和未来几年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国际市场。此外,雾霾和环境污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以及消费升级带动的医疗升级,带来了巨大的药品市场需求和医疗市场需求,形成了巨大的药品和医疗市场,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据相关统计,2015年我国呼吸系统用药规模为1245亿元,2020年全国呼吸系统用药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600亿元。

第三,主题产业的普适性高。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分为两类:药品市场和医疗器械市场。其中,药品市场占据主体,在药品市场中,中成药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在中成药产业链中,参与的企业太多,适合国内现有大部分医药行业股进行产业升级。

再来谈一谈在呼吸系统疾病产业中,不同细分领域在本轮产业发展中的机遇,以及不同资源禀赋的地方园区如何在此主题产业中挖掘发展潜能。

先从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市场这个细分领域来聊一聊。

中药产业链

中成药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药物。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等清瘟中药真正火了起来,与此同时,整个清瘟中药产业链发展迅速。此外,在新政中,中药饮片被置于“药品零加”限制之外,以保证中药薄膜产业的销量和利润,这是国家对中药产业发展的支持。虽然整体行业发展处于多重有利条件下,但不同地区、不同细分行业的同质化竞争依然十分激烈。作为当地的花园

区将如何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以中药材种植/养殖为例,提升品质,建立标准是重中之重。中药材是以中药产业链的最源头,只有保证药材的道地性才能保证其品质,才能在同质化及价格战中获得优势。此外,积极与龙头中药企业合作,建设有标准的GAP基地,既稳定药材的销售出路,又能借助龙头药企的品牌力加持地方产业的品牌发展。


在国内的多个中药材基地,同时伴随着有中药材加工及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材加工往往是粗加工,技术含量较低,尤其是炮制加工环节更是标准缺失,导致地域中药材产品的品质口碑差。因此,建立标注,拓展细分品类的代理加工、精细加工,是这类产区近期发展的重点。对于中药材专业市场,则需要提升专业度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将“小”、“散”、“乱”的专业市场升级为高度信息化、数字化的交易平台,注重对产品品类、质量等级的把关。


对于园区内的大中型中成药药企,帮助其进行产品升级,尤其在产品疗效升级和功能明确化方面的提升,尽量避免在当前中成药同质化竞争的价格战中厮杀。这就涉及到药企的研发、营销和管理方面的提升内容:


在营销方面,针对某种细分的呼吸疾病,设计不同层次和种类的药品组合,以增加药品疗效,并以高利润、热销品类带动销量及利润一般的品类,提升药企的综合收益水平;此外,呼吸系统的中成药往往能够与大健康及保健食品形成互动,这也是药企拓展业务线的方向;


在管理方面,尤其是供应链管理,更是药企在“带量采购”压价后的卡脖子问题,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运输仓储成本、管理成本等不断上涨,将利润压缩得十分微薄,非常不利于产业发展;


在研发方面,由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中成药疗效基本稳定,药企的研发工作集中在产业化提纯以及新剂型的研发方面,在研发扎堆的情况下,资金和时间窗口是抢夺市场的有力武器;


基于以上中成药药企的多方面需求,地方园区需要如何做?首先帮助现有入驻企业解决好生存和发展问题,提升现有产业基础的竞争力,这是地方园区提升营商环境的有力措施,其次这也是对后续招商工作的硬性铺垫。


在药企的营销问题上,园区结合多种营销渠道和相关机构搭建多层次的营销平台,帮助药企在获取更多的营销资源,降低药企营销成本支出,提升营销效益;推动药企产品进入医保目录、基药目录,帮助优秀的药企争取更多的市场资源,争取在地方范围内扩大药企的市场份额;


在供应链管理问题上,积极搭建供应链集采平台、商业平台以及培训平台,降低药企运营成本;


研发方面,由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中成药的研发管线与西药及生物药的研发管线有本质的区别,且市场比较稳定,更加适合引入产业引导基金,而非快进快出的风险投资。因此积极推动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以及配合部分社会资本,在有限的时间窗口内,助推药企管线研发进度;


再从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疗市场这个细分领域来聊一聊。


除了药物细分领域之外,在医疗市场上最为成熟的就是呼吸机及其相关配套的细分领域(关于有创及无创呼吸机的科普知识见表1)。在呼吸机领域中,国产呼吸机在无创市场占有40-50%的份额,应用场景多为非重症医疗及家用医疗。而有创呼吸机市场8成左右的市场份额被国外厂商垄断,应用场景以重症监护应用为主。


有创呼吸机与无创呼吸机的对比


注:表1内容药企说根据《重症医学科的质量、安全与规范》内容整理获得


呼吸机的生产研发及认证周期的壁垒很高。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呼吸机的研发认证时间较长,并且呼吸机的核心零部件较多,在短时间内满足全球性需求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呼吸机的需求缺口不断扩大。


在以上阐述的大环境下,一方面是国内市场的国产替代机会,另一方面是全球非重症医疗场景的需求增加,对国内呼吸机及相关配套企业都是重大利好。


呼吸机市场的利好也不仅仅是新冠疫情的短期影响,从长期的消费升级带动医疗升级的大趋势看、从国际市场双循环和国内市场大循环的刺激下,呼吸机市场仍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细分领域。


地方园区应该在鼓励研发创新、缩短认证周期、促进国产替代、开拓市场渠道、简化出海路径等几方面着手,培育及壮大本地区的呼吸系统医疗器械产业群体,借助“呼吸系统疾病”场景,快速打造属于本地域特有的产业品牌。


由于篇幅关系,关于主题场景化招商的更多内容,我们在之后文章中会继续讨论,感兴趣可以关注我们“药企说”。


若有医药医疗产业园区发展问题、招商问题,也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