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张国凤
截至2017年8月31日,浙商创投、明石创新、李新忠资本、中科商社、九鼎集团、同创叶巍、硅谷天堂、天图投资、乔乔资本等9家在新三板上市的私募股权投资(PE)机构披露了半年报。大部分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老牌私募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从半年报中可以发现,9家机构中,总营收增长的有7家,增长100%以上的有4家。净利润增长的公司有6家,其中增长率超过100%的公司有3家。
其中,营收增速最高的是明石创新,同比增长470%;净利润增长最高的是浙商创投,增长率为1745%!
跨界并购成业绩增长主要动力
翻看这9家机构披露的半年报不难发现,今年上半年,不少老牌大机构的业绩增长了数倍。然而,主要原因不是基金规模的扩大,而是跨境并购取得了很大进展。
九鼎集团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39.7亿元,同比增长130%;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33%。其半年报显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下半年收购的富通保险纳入合并范围。如果单看其投资管理业务,报告期内营收为4.2亿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4.4亿元。
明石创新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470%;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42%。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新增合并子公司同兴实业贡献收入3.7亿元。
报告期内,李新忠资本实现营业总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34%;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13.2%。李新忠资本在半年报中披露,营收增长、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李新忠资本对上市公司深惠城进行了合并。如果单看基金管理业务,报告期内李新忠资本的管理费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000万元增长到今年的6200万元,已经相当不错了。
除了通过跨境并购实现增长外,浙商创投等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增长最高的机构也受益于今年上半年项目的退出,带来了超额的业绩报酬收入。
报告期内,浙商创投实现营业收入8600万元,同比增长193%,合并净利润4800万元,同比增长1745%。根据其半年报披露,增持的原因是浙商创投在2017年上半年集中退出了东方时尚、众信科技、普路通三个IPO项目,这三个项目均在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上市,而清仓刚好在锁定期结束、新规下调前完成。
新设基金未到位成主要下滑原因
今年上半年,IPO的提速让不少机构获得了丰收,但要过了锁定期一年才会在财务报告中体现出来。但也有机构通过特殊的会计政策,在财务报告中实时反映IPO项目的股价变化。
天图投资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44%;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143%。究其原因,不仅是部分项目退出带来的投资收益,还有所持股票市值增加带来的收益。据悉,天图投资在新三板上市时完成了对LP的定增,将LP转为股东。因此,天图投资管理的大部分基金的GP和LP都是上市实体的子公司,所以实际上大部分都是自己基金的投资,实现了基金的“合并”。根据半年报信息,天图投资上半年总收入中
桥资本在营收方面出现下滑,净利润下滑的则有信中利资本、架桥资本和硅谷天堂。从下滑的原因分析来看,主要是由于在报告期内新设基金未到位而导致。中科招商在其半年报内指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2.8亿元,同比下降22%。其主要原因是新设基金较少,原有基金退出节奏放缓,基金管理费、业绩分成收入减少。不过,由于中科招商在2015年曾大举在A股“屯壳”,2017年以来持续减持股票,因此在2017年上半年仍获得了6.9亿元的投资收益,从而推动净利润大增305%,达到2.2亿元。
下滑的当中最为典型的则是架桥资本,在9家机构当中成为唯一一家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的机构。其披露,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00万元,同比下降15%;净利润73万元,同比下降98%。收入下降的原因是部分原有基金经营期限到期,不再收取管理费,而新设基金尚未完成募集。同时由于在募资渠道、募资及投资团队上加大投入,造成成本上升。
不过,架桥资本也在半年报内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新项目的投资,多个项目已经完成或正在积极推进新一轮融资。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减少,并不影响公司的持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