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往期,上证综指自1991年7月15日发布以来一共出现了五次指数修订!
是1999年第一次,当时新股上市后一个月至上市后第二个交易日进行统计,随后进入2000-2001年的中后期牛市;第二次是2002年9月上交所决定新股上市首日可纳入指数,随后股市仍下跌近200点;
第三次由上市首日变更为2007年上市后第十一个交易日。之后上证指数从4000点上涨至6124点;
第四次是2020年6月中旬。上交所、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自2020年7月22日起修订上证指数编制方案,随后a股在一个月内从2900多点上涨至3400多点。
然后,现在沪深指数公司修订了沪深创业成长指数等编制方案,将从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合并之日起实施!
会是新一轮行情的开启,还是调整呢?
大仙觉得这个“指数修订”只是一个导火索,关键就看市场主力愿不愿意点了!毕竟现在的A股是有条件发动新一轮大行情的,但却少了一点“勇气”!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当下的市场也是一个机会和风险并存的时期!
从沪深300、沪深500、沪深1000来看,沪深300的收益远远大于沪深500、沪深1000!从PB中位数来看,2021年沪深500和沪深1000的中位数已经远超沪深300,但在过去的历史中很少见到。
从PE的中位数来看,三者经过了近似拟合的调整,但历史上很明显,沪深1000和沪深500的中位数远高于沪深300的中位数。
从交易金额来看,从2020年Q 4到2021年Q1,
市场的资金主流还是在沪深300之中。
但是在国外市场美股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大中小市值的表现里三者都是交替上行的。没有大市值永远跑赢中小市值一说,也没有中小市值可以永远战胜大市值的情况,市场往往会出现风格变化。(SP500/400/600对应的分别为大、中、小市值个股)

从2019年至今来看美股的中、大市值估值较为贴合,而小市值股票的估值相对较高,但收益方面明显是小市值的股票远超于中大市值的个股。

而在1997~2003年的科技股泡沫时期,虽然前期中小市值的股票跑输了大市值的个股,但是在牛市后期依然追赶而上了。

再来看看台湾的股市,发现同样也是如此,中小市值的股票也出现了吹泡沫的情况!

相关的股市也是如此,中小市值的股票估值远超于大市值的股票,有明显吹泡沫的情况!

日本的股票市场也是这样的情况!

综上,我们得出观点:
目前的A股处于一个分化行情,前期抱团的、大市值的白马股处于一个挤泡沫的周期之中。而大量前期超跌时间和空间足够的中小市值优质股具备了吹泡沫的条件,并且以美股历史走势、世界各国股市规律来看中小市值低估品种未来进入吹泡沫的概率会非常大。
所以,2021年市场风格可能回归均衡,估值修复、个股补涨行情大概率会触发,一批优质的低估股票将会在2021年表现亮眼,在大盘股估值溢价期,投资中小市值的低估优质股可能会获得不错的收益。(看好中证500、中证1000的表现)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更多干货可以购买我的专栏或者进入我的圈子哦。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