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济南9月12日讯民办非企业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多年来,民政部门一直鼓励地方政府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创建,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提供多方位的支持。然而,最近济南的万先生在注册民营非企业时遇到了困难。
山东省中小企业协会是全省中小企业自愿组成的法人,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指导和服务。万先生是成员之一。他从协会的工作中了解到,很多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中,由于缺乏技术,无法做大做强。为了帮助企业发展,万先生决定和几位技术能手一起注册一个科技企业服务中心。
“我们组织了相关专家,组织了相关团队,真正为企业办实事,所以我们已经准备了一段时间,觉得在民政部门登记比较合适,主要是登记民办非企业。”万先生说。
济南市民政局:“先审批获得红头文件再登记”
根据相关规定,除民政部门外,其他业务部门无权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登记发证。因此,为了迅速处理此事,万先生首先电话联系了济南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告诉他可以网上报名。但他按规定填写完资料后,一个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批流程难倒了他,随后他来到了济南市民政局的办公窗口。
万先生问窗口工作人员:“我们刚登上材料。现在情况就是这样。我在拿到所有材料之前打了电话,要求我们建立一个私人办公室。需要有一个合格的单位。这清楚吗?”
对于万先生的提问,民政局窗口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根据1998年国务院发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号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属于双重管理,即工商管理和登记管理。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前,必须先通过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批。
工作人员表示,要想注册科技企业服务中心,万先生要先去相应的业务主管单位,审批后取得红头文件,再来民政局申请注册。万先生按照指引来到济南市科技局服务窗口。
市科技局:从2008年开始,我们科技局暂停取消了这一项
记者和万先生一起来到济南市科技局服务窗口。科技局工作人员得知我们的意图后回复:“我们已经注销了主管业务单位的执照。这是预先许可,对吗?医学、体育、文化和教育都有预先许可。这个业务不在我们窗口,在我局政策法规处。”
因无法在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办理,万先生前往位于济南龙奥大厦的济南市科技局政策法规处办理。
“2008年以来,市政府发文,我们科技局暂停取消这个项目。民营非企业登记预审的任务,真正的企业,是不是在经信委和企业这一边?这不都在经济和信息委员会吗?”科技局政策法规司工作人员说。
市经信委:不在业务范围无法办理
济南市科技局政策法规处工作人员表示,根据济南市政府相关文件,自2008年起不再申请前置审批。因此,对于万先生要求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的回复,科技局长期无法处理。随后,在济南市科技局政策法规处工作人员的建议下,万先生来到了济南经济信息科技公司
:“因为2008年就已经取消掉了,我们现在这个职能就没有这一项了,现在要再加上,也要报市政府,要报市编办,同意之后才能把这项职能加上,国家也出了一个文件,只要是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领域类的,这种都可以去登记,这个文件上写的很清楚,鼓励简化手续,我们也给省科技局那边打电话,他们说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都可以直接去登记。”工作人员依然坚持万先生想要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可以在民政局直接登记,不需要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批,随后他向我们出示了2018年6月份山东省民政厅发布的《山东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社会组织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意见》,文件指出,实行“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其中包括科技类。与此同时,济南市人民政府网也发布了《济南市民政局推出深化社会组织“放管服”改革的十二项举措》,其中,第二条指出,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民政部门依法直接进行登记。这让万先生再次看到了希望,随后,他再次来到了济南市民政局办事窗口。

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万先生要登记的这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并不属于两个文件中所规定的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的类别,这让万先生彻底蒙了圈。无奈之下,他打算再去民政局工作人员之前提到的济南市科协问问看。
市科协:不接受民非企业 建议回济南市科技局
济南市科协工作人员表示,这个情况应该去找科技局,他们一般都是学术性的,民非他们从来不做学术性的审办,他们都是学术类的一些社团,民非他们没法做业务主管,科协只是学术性的。建议万先生到科技局再问问。
济南市科协的回复让事情又回到起点,一圈跑下来没有一个单位能为万先生想要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做业务主管部门。对于这一事项,山东省民政厅向记者做了政策解释。
“科创服务它不属于自然科学工程项目,这得需要业务主管单位,找科技局,科技厅审批。作为民政部拿他得贯彻这个文件,(民政厅)他哪个文件说他不管,他也没有给你列出来。不行你们就问问科协。”民政厅工作人员说。
为了给所要注册的民办非企业找到“婆婆”,万先生一趟趟地跑腿,一遍遍地求证,最终结果却是走进死胡同,民政部门和科技主管部门各自都有政策依据,看上去都在按规定办事,但却没有一方能站在办事群众的角度上,主动向对方进行沟通协调。卡住万先生的究竟是政策?还是懒政?对于这件事,我们记者将继续关注。
闪电新闻记者 高于 杨之硕 济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