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常州三个明星城市定位 常州工业明星城市

常州元素在高铁、航母等‘大国’中频频闪现,涌现出200多位行业‘隐形冠军’,不断擦亮常州工业星城的名片!10月25日,“争创新时代,打造明星城市,——国家都市报总编辑看常州”大型采访活动走进中以常州创新园、天合光能等园区和企业。面对常州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采访团成员表示钦佩。

采访团走进中以常州创新园

中以常州创新园:创新的国度牵手智造名城

10月25日,采访团成员来到中以常州创新园。竹子做的电动自行车比铝支架强28倍,但比普通电动自行车轻10公斤。一个家庭友好型的Natali远程医疗系统包括室内传感器、报警装置、心脏手套和远程呼叫中心,可以检测老年人的心率和日常活动,发现异常立即报警。此外,还有血糖仪、手掌康复训练系统等。这是用于无创时代的血糖检测,以及高科技设备产品,这些都让采访组的成员感到惊讶。

采访团走进中以常州创新园

以色列是世界闻名的“创新之国”。中以常州创新园是中国和以色列政府在中国签署的第一个创新示范园区。是常州市以2008年江苏省与以色列签署工业研发双边合作协议为契机,重点打造的合作项目。2014年5月,科技部、江苏省政府和以色列经济事务部签署协议,共同建设中以常州创新园。

中以常州创新园是中以创新合作的标志性、旗舰项目。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医疗器械国际创新园”,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中以高技术产业合作重点区域”,探索中以创新合作模式,打造中以创新合作典范是历史使命。同时,中以常州创新园也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载体。

经过多年建设,中以常州创新园在全国范围内保持了合作机制、合作模式、合作成果“三领先”。目前园区聚集了80多家以色列和中以合作企业,涵盖医疗健康、现代农业、高端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前沿科技领域。包括全球知名的以色列高科技企业如乐康瑞德、腾势医疗、哈尼塔、纳塔丽等,不仅数量领先全国,而且业态最丰富。

采访组走进天合光能

天合光能:从追光者到能源变革引领者

在天合光能有限公司,采访团队成员再次被常州企业的创新能力所震撼。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成立于1997年,是全球领先的光伏智能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产品、光伏系统和智能能源。其业务覆盖R&D,光伏组件、电站及系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光伏发电及运维服务,智能微网及多能源系统的开发和销售,能源云平台运营。22年来,天合光能聚焦光伏领域,坚持创新,强化产品,不断引领中国光伏企业率先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率先在行业内布局全球能源物联网,走上了从光追者到全球能源变革引领者的道路。

采访组走进天合光能

成立于天合光能的光伏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首批认定的光伏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业前列。至今,天合光能 " 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方面先后 19 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


天合光能早年便开始了全球化布局,目前业务遍布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采访团走进天合光能


采访团成员:常州创新能力让人震撼


在参观完中以创新园和天合光能后,新文化报社长刘卫民感慨万千。他说,作为一个地级市,常州的国际化眼界令人吃惊。尤其是中以创新园,它就相当于一个连接器,将常州和以色列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更有助于优质产业的孵化和培育,也更加便于打开广阔的国际市场。


在了解到天合光能 " 光伏扶贫 " 的情况后,刘卫民说,这是非常符合实际而且效果很好的做法,回到吉林后,将向有关方面提出建议,看能否将 " 光伏扶贫 " 引到一些贫困地区助力脱贫。


△采访团走进中以常州创新园


" 参观完中以创新园,觉得很震撼!" 贵阳晚报总编辑文思宛介绍,常州利用自身区位和产业优势与以色列合作的发展模式非常好,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刚刚看了中以创新园 0 到 1、1 到 100、100 到无穷大的发展模式介绍,文思宛认为,中以创新园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未来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 常州的企业不仅创新能力强,而且政府营造的创新氛围很好。" 齐鲁晚报经管会委员李钢说,参观采访后一个最大的感触是常州当地政府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服务配套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具有借鉴意义!


△采访团走进中以常州创新园


据介绍,多年来,常州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高端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等十大产业链集群发展,高铁、航母等 " 大国重器 " 中频频闪现 " 常州元素 ",涌现出 200 多个行业 " 隐形冠军 ",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以石墨烯和碳纤维为代表的新材料等产业实现重大突破,光伏产业综合实力国际领先。


常州市《关于塑造高质量工业明星城市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几年时间努力,把常州市打造为 " 拥有一大批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常州质量和常州制造具有广泛影响力 " 的工业明星城市。到 2021 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 3600 亿元以上,工业开票销售 13000 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 48% 以上,亩均工业总产值达到 400 万元以上,亩均税收达到 15 万元以上,形成质量效益领先的工业经济结构。智能制造装备和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先进碳材料打造为领先全国的产业地标。


(现代快报+ZAKER南京 记者 刘国庆 宋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