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问题:变了!从审批制到登记制,发行制度经历了五次根本性变革
新华社记者刘辉、姚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最近,市场再次聚焦这一改革。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日表示,证监会坚持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三项原则。从科创板注册制试点到创业板实施“存量增量”改革,注册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总体来看,注册制相关制度安排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市场运行保持稳定,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取得了预期效果。各方普遍满意。”易会满说。
科创板、创业板试点的注册制给市场带来了哪些深刻的变化?根据市场观点,试点注册制与审批制呈现出五大根本区别。
变化一:发行上市条件更加精简优化
与审批制相比,注册制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发行条件更加精简、优化、包容。总的来说,审批制下发行条件中投资者可以判断的事项转化为更严格、更全面、更深入、更准确的信息披露要求。
不少投行人士表示,注册制下,只保留了企业公开发行股票所需的基本资质和合规条件,放宽了盈利指标等硬性条件。同时,对红筹企业和不同投票权结构的企业作出更具包容性的制度安排。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共有275家企业在注册制上市,募集资金3395亿元,占全部新上市企业融资额的62%,对科技创新领域要素资源集聚的促进作用明显。
光大证券理财产品总部首席投资顾问滕寅认为,“十五”计划提出提高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比重。注册制改革是一个重要的抓手,通过设置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条件,可以满足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变化二:信息披露制度更加严格
除了上市标准更加符合新经济特点、更加多元化外,注册制改革的另一个亮点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制度建设理念。通过强化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责任,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可以促进市场向透明、法治方向发展。
国泰君安投行事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许指出,注册制正在深刻改变中国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生态。在坚持真实、准确、完整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信息披露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决不能满足于形式上的完全完整,所有信息都要在招股说明书中铺设,而是要突出业务特点,突出风险因素,突出投资价值,真正提高
这就对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信息披露要求。发行人必须在满足发行条件的基础上满足注册制信息披露要求;中介机构应更加重视信息披露的核查。
变化三:发行承销机制更加市场化
注册制实行更加市场化的发行和承销机制,IPO价格和规模主要由市场化方式决定。在IPO定价中,关注的是
“融资金额低于拟募金额,这已经成为IPO的常态。可以说,a股新股发行不败的神话正在被打破。”许对说道。
更改(副标题)
化四:中介机构责任更加强化在注册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要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中介机构“看门人”的作用必须落到实处。这也意味着,监管部门在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方面会有更多的实招,紧盯心存侥幸、不认真履职尽责的中介机构。
试点注册制以来,证监会已对11家保荐机构、20名保荐代表人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监管措施,监管力度明显加大。上交所累计对信息披露和中介机构执业违规行为作出监管警示决定29次;深交所已对21家IPO、再融资和并购重组项目中的企业、中介机构及其相关责任人员采取自律监管措施15次。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乾指出,注册制改革未来将更加强化中介机构的各项尽职调查义务和核查把关责任,对于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采取更强有力的问责。
(小标题)变化五:法律制度更加健全
伴随着注册制改革,资本市场的法治建设不断完善,证券违法违规的成本持续上升。
新证券法已经落地实施,在证券发行注册制、显著提升证券违法违规成本、加强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升级”制度规范。刑法修正案(十一)已于近期正式施行,对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和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大幅提高惩戒力度。信披违法罚款上限从6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欺诈发行最高刑期从5年提高到15年……行政执法、民事追偿、刑事惩戒的立体追责体系正在建立。
据接近监管的人士透露,证监会将在注册制改革中采取更加丰富的手段提高持续监管能力,加强执法与司法的衔接,推动完善相关司法解释,进一步增强监管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