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到来,如何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计划,让孩子主动去完成,成为了家长们的难题。
根据一项调查,近50%的家庭在夏天会对亲子关系亮起红灯。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暑期计划》没有实现。
两年四次实践,总结出7大假期计划模板,加上3个秘诀,帮助父母省时省力,帮助孩子快乐地表演。有需要的家长,收藏起来。
晒晒我家娃,新鲜出炉的暑期计划
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Coco完成了第二年的所有学习任务,开始了快乐的暑假生活。第一天,我和他约定打个《暑假计划》,于是我们挽起袖子开始工作。首先我明确了我们的角色,他是制表人,我是他的小帮手.比如他画不了圈,我就帮他画,他写不了我就帮他写。但具体哪个时间干什么,由他自己说了算。
其次,我们准备了大白纸和彩笔,先画出睡觉的时间,然后列出一天中的“必须要做的事情”和“上学时他想要做,但没时间做的事情”。
为每件事计划时间。例如,如果你想在假期完成阅读,你必须用书的总页数除以工作日数。Coco要求六日休息,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随后计算出工作日为44天。算出每天要读多少页,估计每一项所需的时间。
安排好之后,他们开始填写“饼状图”。在画画的过程中,组装的时候,先做哪个、后做哪个,都是Coco自己挑选和安排的。特别活跃,在空白的地方填充了我看不懂的小图片。
-darkmode-color: #9D9D9D;">最后,我们把他在这两个月能完成的目标,写在了旁边。看着那些目标,Coco说:“哇塞,要是我真的做到了,那我可太佩服我自己了。”看着贴在冰箱上的“大饼图”,Coco感慨万千,他说:“好高兴啊!都是我自己决定的,我一定会好好执行的。”


两个假期计划的情况对比
Coco入学以来,我看了大量关于孩子“时间管理”和“假期计划”的书籍,也在孩子的假期中,尝试了4次了,我发现,只有适合自己孩子性格的计划,才真正是属于孩子自己的好计划。

我家Coco是个脑子里有很多奇思妙想的小男生,
他喜欢自己做主,总令我觉得他是青春期提前了;
他很墨迹,每次玩上了,就不肯开始学;
他受不了太难的功课,会害怕,会退缩;
他需要充分地放松,才能在该学的时候,集中注意力。
正是因为我摸索出他的这些特点,才令我们的这次计划制定得如此顺利。在写这篇文章时,他已经执行了三天啦,全程很开心,很积极,完成度在90%左右。这与他上学期寒假的表现,简直是大相径庭。

上次寒假,我们用的是方格式的表格计划,不够形象有趣。制定的时候,也是我要求他执行。
结果执行起来,他总是拖延,以至于上午的内容拖到下午,下午的内容基本就不做了,每天的完成度只有60%左右。

所以这次,我坚决将决定权还给了Coco,全程只说一句话:“接下来你想干什么?”并且选用了他喜欢的“大饼图”的形式,让他动手绘制,有参与感。事实证明效果不错。
相信,所有的妈妈都有这样的感受:上学时,辅导作业最费妈,可放假时,所有的事情都费妈。除非我们能完全不管孩子,否则就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有时候效果还不好。

这篇文章,我的一点经验,分享给妈妈们。按照下面3招来执行,你至少能在未来两个月,轻松到50%的状态,如果悟性高的话,没准能彻底解放出来,跟孩子互不干扰,岁月静好。


7套暑期计划模板,总有一套适合你
每个孩子的性格和喜好不一样,而他们需要在假期完成的任务也不一样,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选择一个他们喜欢的计划形式。
分享7款暑期计划模板,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家孩子情况,随意挑选。

刘璇给儿子做的每日计划
1、饼状图
这是目前我家Coco比较喜欢的类型,刘璇也在给儿子用这款计划表。这个图的好处就是,孩子可以在上面随意涂鸦,适合每天计划都一样的宝宝。

2、金字塔
这个款式,能帮宝宝区分出哪些是必须要做的事,哪些是有些难度,需要挑战一下的事。方便选择重要级别,必要时进行取舍。适合每天计划不太一样的宝宝。

3、传统每日时间表
这个款式比较死板,适合那些“规则感”特别强的宝宝。这种计划表能给予宝宝安全感,让他们觉得假期尽在掌握之中。

4、周计划表
这个款式,能让宝宝直观看到自己的一周安排,更有全局性。也能用周末的放松,来激励宝宝按时完成前五天的计划。

5、手抄报
这种类型,适合喜欢画手抄报的宝宝,以及喜欢画画、有耐心的宝宝。因为涂色,有时候也是个大工程。

6、月度计划表
适合自我管理能力特别强的宝宝,每个格子只要画几个符号,提醒一下自己,就能将假期充分利用起来。

7、幼儿园版
适合幼儿园的小宝贝,每天的任务没有那么紧凑,可以按照任务划√,不拘泥于几点,只要完成就好。

3个秘诀,让宝宝主动执行计划
一、忍住别插手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论提出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sikszentmihalyi)认为,掌控感是一种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是我们能想象到的,最贴近“幸福”的状态。
所以,如果你也想让孩子享受“幸福”的感觉,那就彻底放手吧,把他生命的掌控感,还给他。你会发现,当孩子真的可以掌控一切时,他们反而不会失控。

比如,我之前生怕Coco的假期荒废,给他安排了很多任务,但他执行得心不甘情不愿的,反而影响了假期质量,甚至影响了开学后的学习状态。
相反,当我直接放手时,他反而自己提出来“他要练字”,我之前还在发愁,如何才能引导他把“练字”加入他的计划,又不引起他的反感呢?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工夫。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李松蔚说:孩子如果真的什么都不想干,往往这个原因是因为父母一直推着他去做事,他把全部的重心,放在了对抗父母身上。一旦父母把手松开,孩子晃一阵,没有可以对抗的了,一个月两个月,有时候半年,他就会开始往某个方向走了。
所以,家长们不妨适时放手,在可控的范围内,多让孩子掌控他自己的时间,决定他自己的事情,这样孩子会因为掌控感而感到很幸福,他们就会有更多心理资源,来克服困难,迎难而上。

二、夸奖与激励
计划定好了,家长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设置适当的奖励,比如连续5天按时完成,可以兑换周末去游泳等。
奖励如果是物品,不要太贵重,当然最好不是实物奖励,而是奖励亲子活动,这样孩子会更愿意去赢取,又不会对物质奖励过于依赖。

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认为:个体在作出某种反应后,如果给予一个愉快刺激,比如奖品或表扬,就能提高个体今后此类行为出现的概率。
尤其是对于小孩子,一些奖励,就是愉快刺激,他们会因此更愿意继续执行计划。下面这款集星星的方法,挺不错的。家长们可以参考使用。

三、不变应万变
当然,计划赶不上变化,如果计划被临时打断,一些追求完美的孩子,可能会很沮丧。此时,家长一定要教孩子重要的一课:随遇而安,积极调整。
将重要的事情,先做完,该舍弃的舍弃。并帮助孩子分析一下,这一天的突发状况,让他获得了什么。
有得必有失,计划虽然没有完成,但我们也遇到了更美好的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结 语
暑期,是最费妈的两个月。希望这一篇的分享,能帮助妈妈们,从焦头烂额中解脱出来。
从催促者,变成陪伴者;从管理者,变成奖励者;从参与者,变成旁观者。
让孩子能有更多自我管理的能力,也让妈妈们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
愿仲夏的风,吹走灼热的焦虑,只留下冰镇的甜。

我是@蓁蓁宜人,您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儿童心理研究,欢迎关注。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如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