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好多宝2元加盟骗局揭秘 好多宝二元超市加盟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徐宵倩

图片来源:卡通创意

共享充电宝的战局有了新的变化。

7月13日,有传言称美团共享充电宝负责人高静近日辞职,加入创业团队。这个部门的很多BD都转到美团优选了。同时,美团33个自营城市被代理商接管。

然而,在进一步的采访中,时代财经发现,自营城市美团充电宝的一些低收益点确实被代理商接管了。接手的代理商可以拿到历史上最低的设备价格,但前提条件是接手市内部分或全部低产能自营点。

代理商低价接盘低产自营点
“接手美团充电宝的特工将成为炮灰。目前美团的主攻方向已经转向出租车和团购。”从事共享充电宝行业三年的惠惠在7月14日向时代财经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虽然美国代表团否认,但消息还是在圈内传开了。

7月14日,时代财经看到美团充电宝第一渠道经理肖凯在微信朋友圈公布了美团充电宝“低置换”项目,10多万个自营积分等待转移。

受访者朋友圈截图

肖凯坦言,自营网点转移的直接原因是部分地区经营压力较大。“过去,这些点都是由美国集团自主经营的。一个内部销售人员通常要管理和维护一个城市的数百台设备。如果公司扩大自营团队,整个运营成本会增加很多,让代理商接手。更多的推动者更有利于整个业务的发展。”凯告诉时代财经。

根据美团制定的规则,设备的价格将与代理商购买的数量挂钩。比如100台以上,设备单价850元,100台以下单价950元。但自营点售价较低,一台设备转售价格仅需800元,前提是代理商必须接管全市所有自营点。

相比其他平台1000元/台的设备均价,美团提供的条件对代理商来说是不小的诱惑。

根据肖凯向时代财经提供的一套优惠政策,美团对代理商的盈利比例超过90%。单柜每月流水超过2000元,利润分成100%,也就是说利润由商家和代理商共同分享。“对于商家来说,选择进入美团充电宝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增加入驻商家的曝光度,这意味着进入美团分享充电宝的商家会有更好的外卖搜索推荐。”小凯说。

美团不差钱,但来晚了
到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美团的布局姗姗来迟。其实早在2017年美团就进入了共享充电宝,但因为收入没有达到预期而被叫停。2020年初,美团重启共享充电宝业务。

美团的这一举动依然遵循“高频打低频”的策略。美团由于自身的流量基础,可以快速占领一定的市场,而不需要烧钱大量进行用户补贴,充电宝业务也可以在未来指导酒店导游和餐饮外卖。

单车共享、网上买车、买菜……美团致力于打造“无边界”的本地生活平台。

“美团的进入相当于降维打击,其线下渠道采取超低分享甚至不分享的策略。尤其是我推广的二线品牌,生存空间不大。”美团进场后,惠惠感受到了明显的压力。

2020年4月,美团入市后不久,就有商家直言不讳地对时代财经说:“店里的外卖和收银机都交给美团了。我们不敢用美团充宝,反正也不会花钱。”

互联网观察人士尹升曾公开表示,美团作为国内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与商家和用户建立了良好的联系

接,美团的品牌知名度高,有助于其做线下推广,这是其在充电宝业务上的优势。


在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看来,盈利不是美团的首要目的。“美团通过布局充电宝业务可以实现用户线上流量的线下转化,提升App日活和品牌影响力,提高‘单客’价值。”陈礼腾7月15日向时代财经表示。


不过,美团现有的优势并没有让它坐上共享充电宝的头把交椅。在美团缺位的两年时间里,共享充电宝市场已经形成了“三电一兽”(指小电、街电、来电、怪兽)的竞争格局,根据艾媒咨询数据,四家市场份额达到96.7%。


艾媒咨询《2019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份额中,街电以40.5%的占比在行业排行第一,小电科技和怪兽充电分列第二、第三位。到了2021年,怪兽充电走在了前列,根据欧睿国际的相关报告,怪兽充电以36.4%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黄金时代“不再,二线代理商曾月入6万


野子是某二线城市搜电和美团充电宝的代理商,他从销售末端感受到了共享充电宝的营收压力。


在野子铺设的500台设备中,美团仅占20%,每台设备价格1000元。“去年,美团进入当地市场,我也想过再布局几百台设备,后来发现钱已经没那么好赚了,就谨慎了很多。”


2019年入局共享充电宝的野子已经是幸运者,他只用了小半年就收回成本。“行情最好的时候,账面一个月能收益6万元,如今已经错过了做代理商的黄金阶段,每个月都有要退出、转手的代理商。”


近期,野子在当地服装大卖场的一家门店投放了两台设备,一周后的收益仅有37元。


接受采访的代理商一致将经营痛点归结为与商家的分成压力:“内部竞争很激烈,早期基本能实现五五分成,现在代理商最多能拿三成收益,代理商和商家都在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


晖晖补充道:“在高端酒吧、商圈、KTV的分成有可能超过90%,有的充电宝企业会以高价拿下高档消费场所的独家合作。”


上海某新营业不久商场的一家数码门面,同时摆放着怪兽和美团充电宝,店主向时代财经透露,“现在,两个品牌都是三七分成(店家收七成),如果店铺效益好,商家就有比较强的话语权,可以和代理商谈到二八分成。”据店主介绍,门店目前每个月一台设备的收益仅维持在300元左右。


代理商不断让渡分成比例,背后是共享充电宝的渠道之争、点位之争。商家作为终端渠道,在整个产业链中价值最大,因为不同场景、不同区位的客流量,直接影响充电宝的流水。


当行业内部竞争趋向激烈,以及共享充电宝对线下渠道的高度依赖,几大品牌不得不以涨价的方式维持盈利。


7月14日,时代财经走访了上海陆家嘴、南京西路等几处标志性景点发现,怪兽、小电、街电、美团的租借价格普遍为5元/小时或6元/小时。与最早进入市场时1元/小时的费用相比,涨了5-6倍。


陆家嘴地铁站共享充电宝站点 时代财经摄


几家公司的财务数据也透露出共享充电宝的尴尬处境。根据招股书,小电科技2020年的分销及营销开支达到14.72亿元,同比增加40%。其中2019—2020年,小电科技一年的进场费由1.41亿元猛增至3.02亿元,同比暴涨114.5%,分成费用由5.74亿元增至7.1亿元,同比增加23.7%。


另外,经历几年沉浮,共享充电宝赛道仍未摆脱盈利模式单一的困境。怪兽充电2020年充电服务业务营收为27.11亿元,占比达到96.5%。


“共享充电宝盈利模式单一,使其长期不被看好,”陈礼腾告诉时代财经,“为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各充电宝公司亟需构建新的增长路径,在数据、流量、场景上做深耕。若能基于海量用户和商户,建立强大网络渠道,共享充电宝依旧存在想象空间。”


(文中晖晖、小凯、野子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