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资源整合最简单案例,创业资源整合案例论文

张西优宿旅游服务中心。郑

张西优宿旅游服务中心。郑

中新网衢州7月15日电(张斌葛明瑞、方陈、吴怡静)当前,不少村庄正在老化空心化,各种乡村特色的闲置资源越来越多。如何将“沉睡”的农村资源转化为资产和资本,最终产生红利造福于民,成为追求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酒吧、书店、咖啡馆……走进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双溪村张西自然村(以下简称张西村)。据介绍,近年来,在山海合作的助力下,张西村通过实施“让村民更有意义、赚更多钱”工程,在“沉睡”中唤醒、盘活了古村落资源。

山海协作推进资源置换

张西村位于海拔700米的千里岗山上,有108户350人。2014年,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张西村异地搬迁。在随后的两年里,有57名村民选择下山定居,他们的老房子大部分都归还给了村集体。

张西村的风景。郑

“当时张西村不是很受欢迎,但古村落保护得很好。”双溪村党支部书记王松华说,村集体收储的48栋农房,大部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大部分是一层泥木结构的平房。

如何将张西古村落资源转化为村里的财富?这个问题成了王松华和双溪村两委成员心中的一块“石头”。

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在衢州市柯城区、杭州市余杭区山海合作项目的推动下,“更有意义、更有进步”项目正式启动。村集体收储的农房资源由双溪村集体与第三方科技公司合作成立的柯城苏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游公司)统一装修运营。农村住宅产业“播种”在张西村。

“房子还没有存放,但家里还有空房间的村民也可以和苏游公司合作。房间改造由村集体出资,移交给苏游公司。收入公司分成四六个农户。”王松华说。

据介绍,“智多张西”项目一、二期已投资1700多万元,改造农房32栋。在“苏游”公司统一运营的共同努力下,张西村解决了资源规划、资金投入、配套建设、宣传推广等问题。村里闲置的民宿变成了高端民宿、咖啡馆、酒吧、餐厅等业态。在这些业态中,85%以上的从业者是张西村村民。

“聚合效应”拓宽增收渠道

“智造西部”项目的实施,让沉寂多年的小山村热闹起来,来到这里的游客带动了村民住宿餐饮业的发展。村集体经营收入从每年不到2万元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30万元。

张西村的风景。郑

除了村集体经营收入增加外,张西村村民收入也有所增加。

村民张三全的老房子被苏游公司建成了“植入式民宿”。装修后的两个闲置房间开放迎客后,张三全每年可分得9000多元。

同时,张西村聚合村庄资源,连接市场。2019年,苏游公司投资20多万元为村级制茶厂添置新设备。新设备投入使用后,提高了制茶效率和质量。

“我们统一打造了‘张小西’茶叶礼盒来实现

181067699460" mention-index="0">高山茶产供销一体化运作,带动村里50多户茶农增收。”王松华说。


据王松华介绍,从前,张西村高山茶茶青的市场收购价为每公斤36元,优宿公司介入后,茶青的收购价格提高到每公斤60元,张西村村民种茶的受益水涨船高。


“一些原本搬到山外的村民,开始拼车回村采茶叶。”王松华说,随着张西旅居产业的发展,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了家乡。


已在张西村游客接待中心工作两年的张容告诉记者,虽然工资比在外打工略低,但是村里生活成本低,并且有充足的时间照顾家里的小孩,这让她感到满意。


“年轻人是乡村振兴最有生机的力量,张西的发展为他们找到了一条回乡之路。”在王松华看来,决定年轻人是否愿意留在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乡村能否为他们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创业平台。


“智多张西”项目的实施,正是对搭建这一平台的探索。


通过植入乡村旅游新业态、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组建以村集体为主的运营主体,张西村以公司化的模式,把农户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并进一步盘活村中闲置资源,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为乡村资源的整合、变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