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新的机遇,每个机遇都可能让一个普通人反击。最重要的是能够提前预测和布局。
那么什么是机会呢?比如80年代摆摊,2000年以后做电商,是用最少的成本创造财富,带来资产增长的方式,是普通人反击的机会。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未来三年如何抓住机会呢?我们应该从市场需求的变化中找到答案。
1、需求与市场的关系
2.互联网下半年的新需求
3.新的利润场景
一个
在不同的时代,普通人之所以能够反击,是因为他们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满足了市场的需求,然后他们从需求中抓住了红利。
为什么80年代街头小贩能反击?因为当时物资匮乏,做生意的人也很少,只要当时找到一条人流量大的街道,商品就能供不应求,物资是当时最大的市场需求。
90年代老百姓的反击是批发贸易。当时市场上的产品比较丰富,在市场上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流通。所以很多人通过低价入场,高价买单,获得了很多价差,从而实现了逆袭。
2003年后,电子商务成为一种新趋势,因为它可以通过价格战和网络效率抢占全国各地的消费资源。那时候每年都有几百万人在做电商,因为那时候材料比较丰富,最重要的是抢占客户资源。只要你获得流量,最低价格就可以反制。
但是15年过去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无论你做什么产品,在任何生意上都很难赚钱,这一切都与需求的变化有关。
二
现在任何生意都很难赚钱,因为市场正在经历大洗牌,这也是普通人反击的新机会。我们必须仔细阅读这个新的拐点,并提前布局。
因为在过去,无论用什么样的场景来创造财富,产品最终都是被卖出去的。这是因为过去市场上的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即使他们都是物质需求。
然而,近年来,大多数人不再缺少材料,因为在产能过剩的时代,任何商品都可以得到满足,而且非常便宜,但这时,人们的新需求出现了,那就是精神需求。所以在未来,想要逆袭的普通人,再也不能靠卖货赚钱,只能靠满足自己的精神。
因为人们有了智能手机之后,会在内容上花费大量的业余时间,所以有需求的时候就会有市场空间和机会。
这就像80年代摆摊一样,因为当时物资短缺,找个地摊卖货就能发财。今天市场上最大的需求就是精神,所以要想在今天和未来赚钱,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通过各种场景给需要的人提供内容和社会价值,这样才能连接更多的人,抓住新的反击机会。
三
那么精神需求市场的场景是什么,做什么,每一步如何分配
局,又该如何盈利呢?具体可以借鉴这3个方法。第一内容创业思维
在未来3年内容需求量还会持续增加,从我们目前的生活中就能察觉到,现在每个人一天使用手机消费内容的时间在4小时左右一天,而且随着大数据的赋能,人们对内容消费已经开始上瘾。
有大部分人每隔10-30分钟就有要一次手机,浏览各种内容,因为人们的精神需求方式已经从现实场景逐渐转移到了网络世界。
所以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只要生产内容(短视频、文章、直播等等),就可以在不同的内容场景去获得粉丝关注和广告费。
当拥有了粉丝以后,不但可以通过广告收益,而且可以实现带货等各种变现途径,因为只有能够与人连接,就可以产生持续的变现机会。

第二内容场景销售
正是因为人们的大量时间都停留在内容场景,所以未来想要卖产品,就要先去通过内容与粉丝连接,通过内容与粉丝建立信任,通过持续的输出专业的内容打造属于自己的IP。
就是从过去的囤货卖货思维,变成经营人,连接人,囤人,然后再通过内容场景与实现持续的销售变现。
比如我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拥有10万粉丝,就相当于活动了100万的隐形现金流,因为只有根据粉丝的需求去提供服务和商品,就可以去把粉丝变成现金流。

第三社交场景销售
精神的需求除了内容以外还有社交价值需求,就是我们可以把有共同爱好和共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建一个群,然后提升社群的社交价值,把社群作为一个与消费者连接的场景。
通过社群先囤人,然后根据粉丝的需求去提供内容,社交价值、商品需求。
也就是说在传统模式中我们需要投资几十万去开店,但今天不需要有任何成本,因为我们可以把社群作为店,作为一个场景,去连接需求者,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实现持续变现。
那么有1个群就相当于一个店,有10个群就相当于一个连锁店,这些店不但可以销售产品,而且可以销售知识、可以收取会员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变现。
对于未来3年-5年来说有很多创业的方式,但对于普通的草根来说,以上三种模式是最低成本高回报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