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右)在街头直播卖农产品时与“粉丝”交流。
拉姆准备直播。
朔州市平陆区残疾女青年拉姆身体残疾,自食其力,她成长的每一步都表明“青春是为了奋斗”。
拉姆挺直腰板、勇往直前的奋斗之路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了震撼。
拉姆用充满激情、激动人心、感人至深的青春故事告诉我们,有奋斗就会有收获。
拉姆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带领村民致富,为新时代奏响了一曲雄壮、优美、高亢的青春之歌。
当这一天不是无处不在的时候,青春就来了。苔花小如米,也学牡丹。
朔州市平陆区残疾青年拉姆半瘫痪,行动不便。正如诗中所言,她像苔藓一样弱小,但经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尝试和努力,她自信从容地绽放着自己的风采。
拉姆的励志故事通过互联网传播,在当地广为人知,这让人们接受教育,并从中汲取正能量。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作者走近拉姆,听她讲述自己感人的奋斗故事。
苦难的记忆
1988年出生的拉姆,本名杜文祥,平陆区双年乡上壁村人。
拉姆从小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她从来不爱哭,喜欢和男孩子一起玩,八个月大的时候就走路,从早到晚胡乱跑。可能是我跑得太累了,6岁的时候得了脊髓炎。从此,在父母等人的陪伴下,拉姆开始了他无尽的求医之路。
拉姆说,在她生病之前,她感觉到了警告,突然她不能走路了。睡了一两天后,她又会走路了。过了几天,她就一次次走不动了,高烧,嘴唇发紫。起初,她的父母把她带到区医院,医生在了解病情后建议他们去大同看病。当时拉姆一家是晋西北一个贫困村的贫农户,家里留守,交不起住院押金。然而,拉姆的母亲没有放弃。她试图为女儿借钱,最后筹到了定金,住进了医院。然而住院一个月后,病情根本没有好转,医生也无能为力。
拉姆有四个兄弟姐妹。他哥哥身高只有1.1米,是智障。他的心理年龄停留在七八岁。他的姐姐和哥哥都很年轻,都在学习,两个人都需要照顾。为了治疗拉姆,全家人的生活更加不堪重负,陷入困境。医院几次发出危急通知,亲友劝她父母放弃治疗。然而,拉姆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凭着自己的倔强和信念,独自一人带着女儿在大同呆了三个月,医护人员被母亲感动,想尽办法给予治疗。
也许是上帝的感动,拉姆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从腰部以下失去了知觉,成了一个半身不遂的残疾人。当她从大同回到平陆时,拉姆的母亲身体很瘦,从50多公斤变成只有40公斤。
抱怨总比挣扎好
少年时,拉姆因为半身不遂而不能读书。她整天看着以前的朋友跳来跳去。她很自卑,想哭,性格变得很自闭,很敏感。抱怨疾病对这个苦难家庭的打击,抱怨命运的不公。幸运的是,她的父亲曾经是一名乡村医生,经常教她学习张海迪自强不息的精神。拉姆幼小的心灵开始以张海迪为榜样,走上了自学的道路。
对拉姆来说,他贫穷的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聪明又渴望学习拼音的拉姆,学会了查字典,一个接一个地学习新单词。她从小就喜欢文字,她爸爸给她买了《新华字典》 《三字经》
data-gid="7727302" qid="6538927222856619272" mention-index="0">百家姓》《东周列国志》等。稍长大一点,又给她买《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四大名著,她全部认真阅读,还用胳膊支撑着身体抄写一遍。姐姐从学校带回的课本,她也总是要抢先看一看,读一读。拉姆逐渐走出心理的阴霾,从书籍里找到了乐趣,生活意志力和思维能力逐渐增强了。2009年,转变拉姆命运的时刻来临了!随着国家关爱残疾人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拉姆有幸被平鲁区残联选送太原参加了为期40天的短期电脑培训。培训班里她如鱼得水,比其他人更努力。她的母亲每天把她从培训学校的二楼教室背上三楼宿舍,又从三楼宿舍背下一楼食堂,陪伴她取得了结业证书。拉姆还荣获优秀学员。
通过培训,拉姆感觉打开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扇窗口,接触到了后来促使她走向新生活的互联网。
拥有十几万“粉丝”
从太原回来以后的拉姆,眼界开阔,思维改变,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进城”。母亲支持她,卖了家里的一头驴,在平鲁县城租了一间房子,买了一台电脑,添置了一张双人床,拉姆和母亲先行搬进了城里。母亲每天出去打工,拉姆在网络上给人打验证码,淘宝刷单,生活的艰辛难以想象。说起当初的情景,拉姆说:“每天就是刨一爪,吃一爪,第二天接着刨,从不敢懈怠。但是心里是快乐充实的,小梦想实现了很多。”但是,拉姆心中有更大的梦想,她下决心一定要自己奋斗不给家庭拖累,让全家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拉姆的聪明才智逐渐有了用武之地。她虽然没有健全的四肢,但是有好口才,有聪慧过人的头脑,拉姆很快拥有了自己的快手直播。她在网络上总是用无比轻松的语调讲述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永远不在意别人讶异的眼光,并且努力对自己充满自信。直播中,她展示的是一个青春美丽、积极乐观、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形象。不久,她就拥有十几万“粉丝”,成了享誉朔州的知名“网红”。
对拉姆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轮椅上助乡亲致富
成为“网红”的拉姆,利用自己的影响开了网店和实体店,推销自家生产的原生态辣椒油,而且帮助乡亲们推销莜面、豆面、荞面、糕面等平鲁小杂粮土特产,由于拉姆的品牌和信誉度好,销售量逐渐加大,每年能收入十几万元,而且帮助老家乡亲们增添了一项致富门道,她也被评为朔州市残疾青年创业典型。
平鲁区阻虎乡白兰沟村农民杜海,由于车祸造成腿部残疾,勉强能够种地、收入微薄。拉姆了解他的情况后,在电商平台帮助杜海,把他收获的小米、荞面、豆面、莜面、土鸡蛋等在网上出售。由于这些原生态的土特产口感好,都卖出了好价钱,杜海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与此同时,拉姆通过自己学习到的相关知识,编辑产品推送信息,设计产品特色展示,利用自己的直播平台给杜海家的土特产进行宣传介绍。此外,她还带上杜海家的农产品和宣传资料到周边区县推销,使杜海每年都稳定增收5000多元。
白兰沟村另一名村民杜衡,由于身体残疾一直未婚,现在60多岁还养着60多只羊以维持生计。在拉姆的帮助下,运用互联网平台,杜衡家的羊肉远销外地,杜衡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改善。
眼下,拉姆家乡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她的带动下,把平鲁的优质农产品推销到全国各地。现在,拉姆在做好自家生产的辣椒油推销的同时,也帮助了数以千计的乡亲推销他们的农产品。同时,拉姆还将自己的产业链不断延伸,以带动更多的贫困农户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有理由相信,拉姆蓬勃的青春力量,必将塑造出新时代自立自强女青年的新形象。
郭俊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