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国互联网公司里只有阿里市值超过6000亿美金?从结果看秘诀:做商业、做科技、做生态
近十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一大批收割数字人口红利的互联网巨头诞生,不胜枚举,给人们带来了一个误区:互联网世界‘流量为王’。但事实上,按市值计算,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Alphabet、微软和苹果都不是脸书的对手,但这并不影响它们的估值,它们的市值无一例外几乎是脸书的两倍。市场不是傻瓜。流量分红的大水漫灌故事可以讲五年,但不能讲十年。基础设施、前沿技术的投入、技术能力产生的强大服务能力,才是未来公司真正追求的核心竞争力。这也引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有些公司只是互联网公司,有些则是科技公司和商业基础设施公司。
近日,阿里巴巴股价逼近240美元,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它是美国股市前十大公司中唯一的中国公司,近年来成为常青树。这到底是为什么?
事实上,阿里巴巴自创业以来就有着明确的自我定位,那就是能在基础设施、业务和技术上服务最广泛的小企业和消费者。不同于一般的流量公司和电商公司,阿里想做的是一个以商业为外部,以科技为内部的开放生态。
20年前,在阿里起步阶段,第一批呈现给大众的产品是阿里巴巴国际站、1688和中国供应商。在各大公司全力挖掘信息流潜力的时候,马云率先预测中国电商将经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个阶段,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构建支撑这些产品的底层系统。
20年后,阿里不仅发展了淘宝、天猫等核心电商业务,还与蚂蚁、菜鸟、云计算等阿里的动物园部门形成了有机整体。既促进了平台的内生增长,又推动平台形成更全面的可对外输出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而其他公司还在卖货、卖流量的阶段,就已经迈出了‘做全社会的商业基础设施和运营体系’的一步。
这和阿里的出发点有关。阿里的立足点是当初和现在服务中小企业。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当行业争先恐后地从有能力上互联网的大企业做起时,阿里巴巴就早早瞄准了服务中小企业的未来价值。服务中小企业一定不是最赚钱的,但一定是最值得向往、最值得做的。所以阿里创业的时候,做的是中小企业和中小商家的信息和交易平台。当他做对了,获得巨大的市场规模和交易转化才是自然的结果。与中小企业一起成长起来的阿里,也承担了平台中介的角色,使得互联网服务的真实业务需求在处理买卖双方、平台之间高度复杂的三方关系时形成了强大的系统能力。
纵观阿里的成长史,不难看出阿里不同于其他单一性质的公司。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电商公司,也没有任何流量焦虑。如果阿里现在是一棵参天大树,它自身完整的商业体系可以支撑它在未来繁衍成为热带雨林。毫不夸张地说,阿里的成长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