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网上发布了“摊经济”的消息后,就有更多的人在肉眼可见的楼底下摆摊,卖辣条、t恤、水杯、袜子。各种关于经济形势大好的短视频满天飞,城管积极打电话催档,股价暴涨。朋友圈里也有不少急于创业的小伙伴,似乎是想推动地摊经济。
我特意在Xi安加了几个摊子群,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想听听真正的摊子主怎么想。虽然说的是一些零散的片段,但对于想冲进地摊市场的人,可以泼点冷水,冷静下来,再冲进去也不晚。
群里有新人加入,似乎也有不少人想赶上形势赚钱。有人甩了陕西文化创意国际大厦的定位,马上有人回答:“我以前在曲江文化创意大厦工作,就在三环旁边。”从端午节拿到农村的一些艾草摊贩到城市里卖,再到如何在社区里打造闭环零售,有很多议论。
我在想这里确实有很多商机,这时有人抛出了一段“成都女人一天赚4000元买奥迪车犒劳自己”的颤音视频,问道:
“这是在街边小摊卖毒品吗?”
1、 CG来了么?下货不?
大部分时间群内的人都在忙着摆摊做生意,CG和送货是人们交流最多的事情。“CG今天来吗?”“嗯,你在那个地方拿到货了吗?”这两个经常出现的行话是指城市管理和商品好不好。
可以说,CG和下车是摊主安身立命的两大支柱。选择一个不好的点是没有用的。如果商品卖不出去,选个好点也没用。城管来了就不让走,不然收东西就要罚款。只要记住一点:“正确的思维,没有城市管理的生活是不完美的”。
意外总是先于惊喜。比如一个小哥哥选了一个好地方。结果旁边跳广场舞的阿姨声音太大,周边居民反映噪音扰民。城管过来“抱草打兔子”把他踢出去。
地铁口、小区等区域也是摆摊的好地方。由于校门被疫情封了,最近一直没有贴。然而,一个小哥哥被安置在龙首地铁口,在群里抱怨,说不知道怎么回事,人流量很大,但他没有掉货。有人告诉他你不明白。现在的人比较懒,赶回家,宁愿在小区门口多走两步。
我几乎目睹了团体中的一场抢摊位大战。没什么大不了的。是小组里活跃的小哥哥。卖洗衣液的人叫单总(化名)。他虽然年轻,却是业内有房有车的老手。然而,人们很勤奋,有一天他们很早就占了座位。结果,一个老人过来说那是他的地方。
p>但总在群里描述当时的场景:“我就问他城管来了他跑不跑,城管撵的地方谁先到就是谁的,这是摆摊的规矩。人家固定摊位是交了钱的,有条子的。城管撵的地方就不可能有手续,谁早到就是谁的,不知道打哪来的生手,不懂规矩”。要不是当天下午刮了一场很野的大风,都忙着收摊,但总说非要跟那人理论理论。
要想抢到好位置,必须得赶早。群主是个卖女装的小姐姐,叫牛黄解独丸,那天开玩笑说,她每天晚上两三点睡,早上再五六点弄个早市,“我怕我活不成”。有人接茬说“你还年轻呢,你再说你活不成了,你让我们如何活呢?”但总跳出来接了两句,“我都是黑了2点睡觉,5点起床,弄个早市,中午睡觉,黑了继续。为了挣钱大家都辛苦”。群里沉默了一阵,没有人接下去了。

一会马家湾,一会梨园路,一会引镇集,一会长安区大学城,又说高新有造飞机的大概收入高,有时候吭哧吭哧过去发现正在施工,只能换地方,群里发来的定位来自西安四面八方,碰到离得近的搭把手支个摊子,吃个西瓜,都是些闲事。
不过,这天群里有人发了个地方,定位在殡仪馆尊体养护中心。有人在底下调侃说:“全是死人,整条路都是卖花圈的。”但总在群里@一下,问这地方下货不。得到肯定答复后,但总回一句:“哦,改天我也去下。”
2、 选品很重要
摆摊还有另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选品。比如说你不能进一堆捞鱼网在马路边卖,“给鬼都没人要”。还有前一阵流行的泡泡机,好多人存了一批货准备等过年卖,赶上疫情全压在手里只能前段时间卖,但这段时间再卖就没多大意思了。卖服装的存不住钱,刚卖了钱又要去拿货。卖小饰品最好在淘宝上先买个灯,一定要带上充电宝,弄扎实点就买个电瓶。位置不好或者选品不对,出来一天,挣不到20块钱,连车费都包不住,是常有的事。

群里好几个都说,最近咋感觉摆摊的比客户还多,是不是客户都跑去摆摊了。有人总结说,今年形势好,各自把眼睛放亮,看看摊子附近啥人比较多,要分析市场卖货。比如说早市上卖中老年人喜欢的蔬菜、万能胶、围裙就合适,年轻人大多喜欢逛夜市。
一入行就栽个跟头的不算少。有个群友心血来潮买了个压麻辣条机子,结果弄半天,味道出不来,到群里请教卖辣条的大师问题出在哪?说是2000块钱不能白花。结果群里七七八八说了一些也没说到点子上,有人在底下回了一句“大神把你教会了,大神喝西北风”。

卖鲜花的说最近生意不好,就有人在群里点拨:“你看年轻人现在待业摆摊的多,都是经济下滑了。当你的生活都在考虑坐地铁和骑车哪个划算的情况下,很多人就不会买花了。尤其是鲜花,回家最多两周就败了。”反而像但总的洗衣液这类生活必需品比较好走。但总长吁短叹也是一肚子话,说洗衣液能坚持下来太难了,发一次货把人累得腰疼。幸亏他刚才灵机一动按套装卖了好些。
有新手想学着做冰粉。群里有人给支招:要学冰粉就去四川,然后把大小的店都吃一遍,吃完看那个最特色,去人那里交钱学。我学钵钵鸡去重庆待了一个月,吃了一个月的钵钵鸡。然后冒了一句陕骂,早上四点跟着老板煮料水,天天熬红油,打调料,切菜串菜。“啥行当都没有捷径”!
3、摆地摊的定位就是卖便宜货
确实有不少原来主要做店铺的想趁着机会做地摊生意。有个姐姐直接甩出一排法式碎花连衣裙的图片,说是本来打算做服装工作室,质量没有问题,准备150元两件摆地摊卖,让大家看看咋样。说是这样的质量在淘宝卖一两百以上,甚至上千的都有。
开始没有人言传,最后有人说还是太贵了。这位姐姐说主要是进价太贵,再便宜就挣不到钱了,这批货真的很好。就有人直接在群里教育:你不能拿店面的思维去摆地摊,这样你就凉凉了。地摊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你告诉说你质量好,保证质量,我信你个鬼。明天都找不到你,这就是客户的思想。

还有拿着康师傅厂家出的蛋酥卷礼盒来咨询的,说是产品从超市下架了,现在压库房了想清仓,之前卖90元一盒,现在摆摊想卖39.9元一盒,不知道行不行。有人回说早市上见过现做的。有人直接说你这地摊不好卖,“地摊斗士便宜货”。
不过这康师傅小哥并不死心,第二天在曲江写字楼跟前转悠半天,后来又去长安区大学城跟前的小区试试运气,好歹销出去一些货。虽然当天挣得钱不够油费和吃喝,但小哥心态很不错,十几年了第一次练摊还很兴奋,像是找到了门道一样,晚上又在群里乐呵呵吆喝着人第二天去南郊东窑村摆摊去。
还有想试一下300-500块的鞋子摆地摊有人买不。直接被人没好气地回了一句:“你可以试试,赔不死你!三五十的鞋现在都不好卖。”

新手小白卖啥东西比较好,有人在群里@但总。但总回了一句,先试试看自己能不能适应摆摊,不适应赶紧回去上班。
4、收到假钱
收到假钱大概是最让群友们愤慨的一件事。虽然说现在早就实现无现金出门了,但是做生意的人难免要接触现金。
群里至少发生过三起收到假钱的经历,有个哥们就在群里弱弱地问,你们摆摊收到过假币吗?虽然有人揶揄说,啥年代了,过我手上的钱,上手就知道了。但还是有人补充说,门口卖樱桃的阿姨,之前收了两张。这人就说,水印也看了,钢印上的字是凸起的,缝缝的金线也看了,后来干脆把钱往墙上摩擦。“不是说有红印就是真钱吗,这不是有么。”一天就收了三张假币,这哥们算是白干了。大家群情激奋讨论了一番,不了了之。
就连经验丰富的但总也被坑过。但总最倒霉的是,早上收了张假钱,车还被交警贴了个条,200块又没了。但总在群里骂,咋现在人越老越哈咧。说那老汉把东西一拿直接甩了张假钱跑了。本来一起来的搭档当时见人少上了个厕所,但总忙着另一边等反应过来都迟了。后来一问才知道,这老汉就是惯犯,一直在这一片拿假钱坑人,有一回买了一个年龄跟他一样大的老太太的樱桃,10块钱的樱桃,还让人给他找了90块。“下次见了直接给两耳光”。

有人说,但总你咋最近老让贴条。但总说,不知道么,早上卖了675,贴了一张条,去年一张都没贴过,今年倒霉的7天贴了4张,收了两假钱。每次上个厕所买个饭的功夫,但总就意外中奖,抱怨两句赶紧又去寻地方支摊,不然真的白干了。
我不确定地摊经济的风口是不是真的来了,到是群里有人说的有点道理。地摊还是经济好的时候生意好吧。现在年轻一代有购买能力大多都负债,很多摆摊的之前工作其实还不错。真的想出来摆摊的,先看看自己能不能扛过上面几关再说。
总而言之,按但总的话说,今年,一吃一喝不欠账,就算活滴好滴人咧。
欢迎加入西安集肆交流群
凡是有摆摊需求及货品供应链对接需求的,欢迎加入西安集肆交流群。对接商务,交流经验,【西安温度】设计改造也会在其中选取项目。长按二维码进群,如群二维码加满,可添加微信号zhenguaner2或zhenguaner ,稍候会拉您进群。

长按二维码进群
作者 | 图图 | 贞观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