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黑户大额贷款口子 正规大额分期借贷平台

2019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714高射炮”骗局,一时间,在业内堪称牛皮癣的非法高利贷引起各方关注。

现在三个月过去了,关于“714高射炮”的故事还没有停止。财务主管最近的财务调查发现,老男神林志颖代言的小黑鱼,依然逆风引导高炮平台,甚至让它“蒸蒸日上”,平台年化率接近1000%。

01“牛皮癣”难除:小黑鱼导流高炮平台,有口子年化785%

今年“315”被央视曝光后,市场掀起了“714”平台的浪潮,很多人直言:“714”这次凉了.

真的很酷吗?

司库注意到,从“315”到现在,为了避开“714”,越来越多的平台把产品改成了“715”、“816”等。但实际利率仍然高得惊人,而且银屑病在这个行业仍然复发。

财务主管的财务实践截图

司库金融发现,仅从系统页面的信息来看,黑鱼APP引导的数十家贷款平台都没有问题,丰富的音乐、满分、周转宝箱、同程借钱、行者金衣、鲜花等各种贷款平台都充满了“安全和拘谨”。司库金融作为借款人,随机开通了名为“乐”的贷款开通,下载了相关APP,并根据提醒,开通了通讯录权限,提供了个人详细信息,开通了运营商权限,获得贷款金额1500元,贷款期限15天,到期还款1522.5元。据此,贷款年化利率为36.5%。几乎没有超过36%监管要求的红线。

但是你认为你认为的是你认为的吗?确认贷款后,招数就出现了。点击“申请”后,系统提醒贷款需支付商品费247.5元,实际收到金额为1200元。这不就是穿马甲砍头吗?但是,为什么200多元的商品费最后变成了300元的扣款?

为进一步确认,司库财务以平台用户身份致电分期音乐客服,对方明确表示247.5元为平台扣除的商品费,借款成功后可在商场随机抽取,剩余52.5元为平台服务费,系统提示中不会出现。

财务主管的财务实践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商品成本是强制性的,而不是为了需求。用户要想借到成功,必须支付300元的商品和服务费用,而这些商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格。被砍头后,司库反复计算,贷款实际年利率为785%,比36%的监管红线高出20多倍。

官方数据显示,黑鱼APP是黑鱼科技旗下产品,由南京金桥商务咨询有限公司100%控股,其创始人兼CEO闫海峰为途牛旅游网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2018年8月,黑鱼科技完成两轮超13亿元融资,目前估值已超过5亿美元。2018年4月,小黑鱼邀请老男神林志颖为其代言。

司库了解到,在小黑鱼分流产品中,有几个贷款期限为7-16天,其实际年利率已不能用36%的监管要求来衡量。可以说,这些产品根植于“红灯区”的最深处。

02 回租模式再现:假回收真借款 花不缺年化近1000%

为了验证小黑鱼分流高炮平台是偶然还是常见,司库以借用用户的身份尝试了几款其分流的app。除了基本的高炮平台,一个叫花的洞很特别。打开a。

PP后系统显示这是一个靠谱租赁平台,小黑鱼也给租赁平台导流?


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花不缺所谓的租赁服务其实就是现金贷,穿上“回租”马甲后,其实际年化率高达975%,也就是说,花不缺在打着回租名义在行现金贷之实,通过手机回租模式绕过监管,在现金贷江湖用更野蛮的一种方式收割用户。


具体来看,用户需要向花不缺提交手机的相关信息作为“抵押”,从而获得相应额度的款项。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抵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抵押,而是通过电子合同的签订,暂时把手机的所有权和处分权移交给平台,平台根据手机估价给用户相应的借款额度,手机不用邮寄给平台。


租约到期后,用户可以选择继续租用或赎回。如果用户选择赎回自己的手机,需要支付给平台回租手机时等同的金额和租期产生的租金。


早在2018年5月30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文件,针对行业内存在部分平合通过手机回租违规放贷、强行搭售会员服务和商品变相抬高利率、恶意致借款人逾期、虚假购物再转卖放贷等方式变相开展“现金贷”业务的乱象,要求相关部门进行整治。如今看来,小黑鱼依然在开展此类业务,顶风作案。


司库财经以借款人身份在花不缺APP进行体验时发现,想成功租赁除了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必须给平台授权通讯录、微信、QQ、支付宝、淘宝、相册等各种账号信息。信息验证成功后,司库财经获得了1400元的借款额度,借款期限为16天,只能分两期还款,每期需还款999元。据此计算,此笔贷款的实际借款年利率为975%,已经快接近1000%了。


司库财经实操截图


可以说,一部评估价值为1400元的手机回租,16天后用户还要多承担近600元的“租金”。


司库财经实操截图


业内人士表示,手机回租模式中,由于一些用户无法及时续约而引发的手机被锁、隐私被肆意传播等一些列暴力催收问题十分严重。总体来看,这类业务极容易引发放贷资质上的监管套利问题,容易产生各类风险隐患。


03 顶风作案:贷超平台“过顶传球”法收割韭菜


一个多月前,苹果在一封拒审邮件中回复称,“App Store将不再接受P2P及小额贷产品上架”,继3.15超利贷以及p2p行业频繁暴雷导致苹果全面落实监管。


本应被苹果封杀,可司库财经却依然能用苹果手机在小黑鱼导流的这些714高炮产品借到钱。难道是苹果系统出了bug?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实际上,在被苹果APP Store封杀后,用苹果手机点开小黑鱼中相应的借款产品,按照步骤注册下载后,相应借款APP界面显示无法打开,但像小黑鱼包这样的贷超平台却想出了一个十分巧妙的办法---“过顶传球”。


所谓“过顶传球”在通信领域就是指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这种应用和网络运营商提供的通信业务不同,它仅利用运营商的网络,而服务由运营商之外的第三方提供。


放在这里,主要表现在苹果手机通过小黑鱼下载的借钱应用无法打开后,系统会提示打开手机设置,在通用里面信任与该APP对应的链接,再返回应用,就能顺利打开了。简而言之,这些平台直接面向用户提供应用和服务,使运营商沦为单纯的“传输管道”,从而完美避开苹果APP Store的审核,继续为苹果端用户提供借钱服务,收割一波又一波韭菜。


司库财经实操截图


目前来看,这种做法已经成为了大多贷超平台的普遍行为。但是,众所周知,这种绕开应用市场的做法容易造成网络欺诈等一些列风险问题,加之714高炮平台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用户很难辨别和防范。如果风险不断滋生,最后集中爆发,整个市场被不断扭曲,导致越来越多的用户深陷泥潭,这不仅影响金融稳定,还给监管工作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04 警惕风险:用户要理性借贷 爱惜个人信用


为何714高炮会屡禁不止,甚至更加疯狂?


业内人士表示,714高炮暴经营者是通过收取高额利息、服务费、违约金等来实现盈利。如果一家放贷公司放出了一亿贷款,按30%的高坏账率来计算会产生三千万坏账,但贷款利率达到约42.86%(粗略估算)后就可覆盖掉这部分坏账,利息超过43%完全可以覆盖掉获客成本、运营成本等,逐步实现盈利。


此外,有的714高炮最高利率能超过1000%,滚出来的坏账还能直接折扣卖给线下催收公司,这些公司把很多人的债权集合到一起,形成大额的债权,然后用暴力恐吓的手段来要债,收取高出本金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违约金,使其雪球越滚越大,从而牟取暴利。


事实上,“714高炮”这样的贷款产品之所以很有市场,还有一个原因来自用户本身,简而言之,就是有时候用户只顾满足一时之需,根本没看清前面的套路有多深。这也助长了很多“714高炮”平台的嚣张气焰。


今年以来,我们看到过多个“714高炮”平台不断被曝光,有关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我们能看到案例所涉及用户的愤怒和无奈,也看到有人在误入多个违规现金贷编制的大网后,困束在其中,毁了自己也毁了家人。


事实上,除监管有所作为,广大用户也要仔细评估自己是不是真正有借款需求,不要歇斯底里冲动借贷;要看清借贷条款,能够识别放贷人的种种套路,防止误入债务陷阱。“714高炮”虽然猛烈,但只要树立正确观念,擦亮眼睛,就不会那么容易被收割。同时也要提醒广大借款人,遵守契约精神、爱惜个人信用,按约还款,避免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最后借用今年3·15晚会主持人所说的一段话:“714高炮”这类新型侵权方式,实际上包含了消费环境的很多难点,它涉及灰色地带的软件、被泄露的个人信息、恶意的催款电话、消费者的疏忽,以及获取正规金融服务的不便。它的出现考验着我们治理消费环境的综合能力,需要用全新的互联网思维,调动各方力量,建立共治共享的普惠格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责任编辑:程宇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