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项目投资评估三千字论文 投资项目评估论文大全

作者:赵志疆

陈医生,39岁,2013年毕业于名牌大学,曾在湖南某三甲医院担任外科医生。白天在科室轮转,晚上参加急诊手术,周末在医院值班,自愿报名加入武汉抗疫一线.在外人眼里,陈博士是那么勤奋,前途肯定是光明的,但没想到他转正了。因为没有完成医院规定的“科研任务”,陈医生要么转岗做技术员,要么辞职。据媒体记者调查,在一些医疗资源高度集中的“超级医院”里,像陈医生这样因为“科研”而不能调动、不能评优、不能晋升的年轻医生不在少数。

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这原本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然而,在一些“超级医院”,许多年轻医生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写论文。更有甚者,一些年轻医生不愿意去诊所,更愿意去实验室。因为进入实验室比在诊所工作容易,收入也不低,更重要的是在实验室容易产生“科研成果”,职称晋升也相对较快。医学科研应以临床实践为基础。重视科学研究而忽视临床实践,显然是本末倒置,但离开临床实践的科研成果只是一个凌空抽射。这类医院的内部环境令人担忧。

年轻医生对科研和论文情有独钟,无疑是因为医院对此有明确的要求。“年轻医生不拿话题,不争项目,不发论文,医院怎么能排名?医院的金字招牌怎么保证?”医院负责人的言论代表了很多医院“一把手”的心声。随着各种医院排名的上升,跻身“十强”、“五十强”或“百强”已经成为许多医院的梦想。老牌知名医院为了保住原有的金字招牌,紧盯科研论文不放松;不知名的医院为了赢得弯道超车的机会,将科研论文作为“少投入、快见效”的必经之路。在堆积论文的竞争中,医院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成为无人问津的内容。是不是很奇怪?

医院里发生的事情很容易让人想起大学。近年来,各种“大学排名”,如鲫鱼,简单粗暴地按论文数量排名。埋藏在各种排名中,虽然医院和大学对此有怨言,但数字繁荣的诱惑力往往让人欲罢不能。毕竟提高论文的“产出”要比提高医学教育机构的综合实力容易得多。这种畸形的市场需求甚至催生了论文抄袭、科研腐败等一系列衍生问题。论文是科研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论文数量成为衡量医院和高校的重要依据时,必然会将论文数量分解为医生和教师,成为重要的考核指标,甚至成为评价职称的主要依据。问题是,医生忙着写论文的时候,谁来给病人把脉?当老师忙着写论文时,谁来回答学生的问题?

评价一个医生,病人最有发言权;评价一个老师,学生最有发言权。无论医生还是老师,实现个人价值的最佳场所在于一线实践,而不是炮制论文。虚拟火中燃烧的造纸工业应该冷却下来。第一步,改变医院和大学的排名机制,调整医院和大学内部的人才评价体系。无论如何,一篇论文不可能涵盖一线实践的全部内容。(赵志江)

来源:光明网。实时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