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智慧树创新创业课答案,朱恒源创新创业答案2020

大数据文摘作品

记者:魏子敏

“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的变化不是(弯道超车),而是(产业转型)。”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主任、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院副院长朱恒远用量子力学中的“跃迁”一词描述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变化。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当低能级轨道上的电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后,可以跃迁到高能级轨道。在工业的新轨道上,一切都将被重新排序。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担心,如果只是弯道超车,(美国)可以阻止你在路上抄袭。但如果跳下去,一定是一个[拳打死老主人]的过程。”

当中兴通讯“换芯”事件成为热点,中国制造业被推到风口浪尖时,《大数据文摘》在清华经管学院与朱恒源见面,与他畅谈“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

“中国市场是全球市场的缩影”

根据大数据文摘:'s的跃迁概念,实现轨道变换的条件是吸收足够的能量。中国制造业变革的能量来自哪里?

朱恒源:中国有几个优势。

首先,事实证明,中国企业通过40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制造体系,也积累了一些能力。的这些能力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是有效的。

中国是全球基础制造能力最集中的市场。因此,如果有新的范式,很有可能来自这里。这就是美国焦虑的原因。

美国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麻省理工学院在2013年的一份报告中提到,如果制造业全部走出美国,只剩下设计和创意(工业),美国制造业的附加值将大幅下降。

虽然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可以在产业链上获得丰厚的利润,但这部分成果实际上是极少数人享受到的,整个制造业的产值也变小了。这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分裂。

第二,中国这一代的企业家和制造业的群体创业精神还在。

现在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新生代企业家继承了改革开放初期老一辈企业家的开拓精神。

过去我们技术能力的积累主要是在技术和人才能力上。虽然我们没有尖端技术,但所有尖端技术最终都必须经过大规模应用的锤炼。

大规模应用在哪里?这是中国第三个最重要的优势。

随着中国从中上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我们巨大的消费市场可以让任何可能的商业技术在这里找到应用的土壤。

中国市场有几个特点:一是需求规模大、市场大,购买力强;另外一个是层次差异大,高端的也有,稍微低端一点的也有,甚至更低端的,也有。

>


从需求上来讲,中国市场是全球市场的一个缩影。为全球不同市场用户服务的企业,几乎都可以在中国找到相应的试验田,并能从中培育出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


门类齐全、水平参差的多样化制造业主体,构成了全球最大的一张制造网络体系,这是中国制造业面对新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制造业产业革命的优势之一。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网络、人才和技术,有可能向未来的工业物联网时代迁移。


另外,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四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一大批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商业的、极具雄心的企业家队伍,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如果这一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在中国就有可能最先演进出一个用工业互联网连接的、辐射全球的新制造网络。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产业跃迁。不是亦步亦趋地重复已有先进国家的老路,而是拥抱技术-经济范式变迁的机遇,发展出新的产业范式,并让这一产业范式惠及全球。


“智能的基础是数字化,关键是找到场景”


大数据文摘:现在中国很多工业企业除了数字化变革,也在讲智能变革,是否操之过急?


朱恒源:制造业领域正在展开一场基于智能化的产业革命。这场革命,基于新的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最终将形成生产设施在社会中网状分布,产能将会被多个商业主体共享,生产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按需定制。用一句术语概括就是,最终会形成智能制造。


智能的基础是数字化。就整个范式变迁的过程来看,这两者一定不是齐头并进的。一定是在那些数字化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集中的领域,先找到一些智能化可以应用的场景。


而这些应用的场景它会进一步催生数字化的进程,并进一步向其他领域扩散。现在要做的事情其实是选中(数字化)集中的场景。


大数据文摘:什么是数字经济?迄今国际上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通用的、统一的说法。您能不能给数字经济一个定义。


朱恒源:其实骨子里我是有一点反对给它定义的。


在将来的经济活动中,数字和数据才会成为重要的核心的资产和资源,然后使得整个生产过程都数字化,我不太倾向于给它一个定义。有些词在中国和美国的用法是很不相同的。


比如“经济”这个词,我们说的“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中的“经济”和美国的严格学术概念上“经济”之间是有差别的。


什么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经济?其实就是互联网带来的整个的产业的繁荣。那么数字经济,就是指在整个人类的生产消费和沟通过程中,数字和数据化的过程能带来的发展的机会。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4月22日至24日在福州举行,而朱恒源也将作为嘉宾,现身22日主论坛之后的闽江夜话“工业之舟”,与现场更多工业和数据大咖交流分享中国制造业的“智造”之变。大数据文摘将对现场专家的对话和观点进行持续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