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与和君商学院北京学院拆解招股书的机会,我得以再次阅读科大讯飞的招股书和年报,了解一家科技公司的发展。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有不同的视角。我从企业家和创业者的角度来看。我对一家科技公司如何做到这一点很感兴趣,因为我也在做一个项目,以及如何使用AI来辅助财务分析。然而,这个东西的演示还很遥远。之前我也在头条写了对一些上市公司的感受,但是遇到喷雾器的时候没有照顾到。每个人的视角都不一样,创业者和韭菜的视角肯定也不一样。
言归正传。科大讯飞是我认可的企业,我用的鼠标是科大讯飞的米老鼠,因为我也是樊登读书俱乐部《一本书,一堂课》的作者,每个月要写几篇8000字的文章。虽然语音输入法有时候比较笨,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高效的。科大讯飞成立于1999年12月30日,相对较早。那是2000年的全球互联网泡沫。他是语音技术的先驱,但当时没有提到人工智能。上市创业8年后,发现8年往往是一家公司上市的时间。公司是行业龙头,占据了总语音市场的60%以上,无论是IBM还是微软,在中文语音方面可能都没有本土企业的优势。
很多学生提到了Nuance,觉得科大讯飞和Nuance是竞争关系。事实上,在创业之初,他们是合作关系,科大讯飞的技术严重依赖Nuance,这反映了中国科技公司的创业特点:类似的进口替代。我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外国人有技术。然后我们合作,我负责市场,你负责技术。市场培育好了,我自己开发,替代你的技术。2007年,R&D在科大讯飞的投资是营业额的11.13%,17年的年报中是21%,非常高。作为一家科技公司,不遗余力值得尊重。
从科大讯飞的客户来看,也反映了科技公司的一些特点:据我观察,科技行业的扩散是从高到低的。比如毛利率90%的语音支持软件,主要提供给各行业的二级开发者。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上海等经济技术发达的城市;毛利率71%的语音行业应用软件客户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呈现出一定的区域特征。2008年是工程建设,也就是软件公司基本接单,只集中在安徽,这个业务毛利率只有17.15%,算不上很不寻常的高科技。如今的AI行业也有这样的特点。买家首先是政府、军方和大型企业,从地理位置上看,北京是最集中的;然后渗透到中小企业甚至普通用户。此时的地理特征是从北京到其他前线,再到二三线,再到全国。因此,这样的市场路径对科技创业者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从财务报告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公司创业之初,接单比例相当大,60.9%的营业额是接单,1.2亿元,但毛利率极低(17.15%)。最重要的业务,比如语音技术,每个板块都有几千万的营业额,几乎等于一个新三板的水平。如果再细分的话,每项业务的收入会有几百万,这是一个创业公司的水平。但他们的毛利率在70%-90%左右。换句话说,这个占60.9%的业务,对毛利率的贡献只有24.59%。
有些业务不用做,这样接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有同学反映公司贷款太多,应收账款太高,也有同学反映短期贷款太多,都和项目有关。比如有4000万元的短期贷款,资金周转跟不上。
在科大讯飞的招股书中,
发行人承担的信息工程和运维服务与智能语音技术无直接关联。但这类业务对于发行人探索语音技术在教育、电信、政府等重点行业的应用机会,积累行业经验,为语音行业发展期补充利润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我把这篇文章命名为《夯实基础再换赛道》,因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科大讯飞一直坚持语音技术,接单比例从60%下降到25%,成为了语音技术方面的平台公司。接单业务一开始有实际意义,但我一直认为这个业务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剥离,因为直观来看,这个业务17年的占比已经达到了19.21%,毛利率降低了平均水平,不到20%。为了做工程,公司的存货、人员、营业额、应收账款等。受到影响。有些企业一开始有自己的使命,但最终可能会成为负担。
做。如果这一块剥离掉的话,ROE以及公司的估值或许还可以拉上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算一算。
图文无关
作者: 林昌华
林昌华,厦门大学经济学硕士,深圳盖亚智能有限公司CEO。其他兼职身份包括:雨果网特约观察员、樊登读书会“一书一课”签约作者、和君商学院福建班主任。本博客是我对人工智能(AI)产业的个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