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年轻人10大创业项目 返乡创业项目

近日,全国“万企万村”行动启动会在山东召开,标志着国家对数万家民营企业到农村投资创业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全面启动,这是参与乡村振兴、三农的一线人员期盼已久的。

“万企兴村”行动计划将成为全国农村振兴战略的“重头戏”!很多企业进入农村,农村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政策和机会是有的,但也取决于地方政府和农村基层吸引投资的能力。企业有思想,有资本,有人才。在农村能够率先吸引更多优秀民营企业投资的地方,乡村振兴的步伐会比其他地方更快!

民营企业进入乡村振兴事业,势必会给当地农村带来更多就业机遇。农民将会从以下几类身边企业获得上班机会,农民从“种地”变产业工人、“企业职工,也不是没可能性。

1、农业生产企业。这类企业进入农村,肯定会流转更多村集体和农民的闲置土地,从事农业产业项目。他们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使用现代化和机械化。至少,农业生产上更细致的工作,比如套袋、摘果和除草,需要农民来完成。

2.农业初级加工和深加工企业。随着乡村振兴,这类企业将转移到靠近第一产业的一线,这将为产业工人创造大量的就业需求。他们不可能从外地招人,更多的会在本地解决。在大量年轻人返乡之前,他们的就业需求仍将以农民为主。

3.农村手工业加工制造业。这对于还有一定技能的农村爷爷奶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就业机会,他们去这样的企业工作可能会被重用为师傅。

4.乡村旅游项目投资企业。乡村振兴中这样的企业会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景区安保工作者和服务人员,农民才有机会求职。

5.农业配套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村废弃物回收企业。有机肥制造、秸秆回收加工等项目将成为企业投资农业农村的热点,这类工作需要不怕脏不怕累的农民参与。

6.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如服装鞋类加工、电器电子设备组装等。这些企业技术要求低,利润薄。如今,随着大城市周边劳动力成本和场地成本的不断增加,一些人逐渐选择在偏远的小县城或城镇建厂,这将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7.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企业。乡村振兴,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投资,首先必须是大量的基础设施项目。这类项目对农民就业有很强的需求。

8.农村物流项目企业。如果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在农村投资,他们不可能像大城市那样在物流和搬运上采用全自动化,这需要更多勤劳的农民去做。

“万企”进乡村,有些工作农民干不了,必须要有文化的年轻人返乡参与,这5类返乡人才会更吃香。

1、工厂和车间设备操作方面的技术专业人员。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需要一定的教育水平。至少可以看说明书,从厂外工作的年轻人身上找到;企业在当地投资时,会优先考虑当地的海归。

2、企业管理、车间管理、项目管理、员工培训等高级人才。与大城市相比,当地农村地区的人才水平远远落后。这样的人才需要有一定的学历和企业经验。在企业上过课或接受过相关培训的管理人才回国后会更受欢迎。

3、企业项目和产品营销人才。在农村投资的企业不具备大城市周边的市场资源优势。推广企业产品需要大量营销人才;还是需要更多的网络推广人才。

4.广告设计和企业宣传策划人才。

随着企业越来越多进驻乡村,这类业务增多,并且需要在当地拍摄、取素材,业务量太小时城市里的大公司不会感兴趣,需要当地的人才去完成。


5,物流、仓库等后勤管理型人才。若有民营企业大量入驻乡镇,其物流、仓储等后勤系统势必会散乱分散,没有大城市集中,需要有类似工作经验的人才才能做得更好。


此篇完,林海结束语:“万企兴万村”行动,对乡村振兴来说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计划,给农村发展未来带来很多希望!农村资源与企业优势互补,村企联动,才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


此举若成功,企业得收益,农村将会变得更加繁荣,农民也会变得更加富裕,农村发展会出现双赢的局面!但企业进乡村投资,国家在农村划定的宅基地、基本农田、环保等“三条红线”要牢记,不能踩!那样,项目投资弄不好会因政策法律等原因导致失败,而且也会给农村带来“后患”。


同时,企业在利用当地资源时,要与农村农民形成公平公正的利益“共享”机制;不能坑了农民,也不能吓跑老板!实现“共同富裕”,才是最理想的目标!


作者林海:实名何国荣,此文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林海讲三农”。林海文章多来自熟读国家政策文件,并从最底层结合自身及身边观察所写!希望能带给更多涉足三农和乡村振兴事业的人阅读价值!喜欢就长期关注!


作者林海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