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4月27日晚,据新闻联播,《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我们对此评论如下:
一、此次 《方案》 落地并非是超预期事件
从2018年2月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授权有效期延长,到2019年科创板上市合并重组,再融资新规今年生效,注册制改革进程持续推进。时间安排上,也符合我们在2019年12月公布的2020年度展望中的预期(一季度末至二季度,预计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将密集实施)。
二、创业板注册制落地,并且框架开始逐渐清晰
与去年的高层综合讨论相比,这次涉及的改革细节更多。比如在板块改革安排、制度安排、基础制度完善、配套改革制度安排四个方面有相对详细的表述。具体来说:
1.在板块改革安排方面,主要包括优化发行上市条件,支持红筹结构等公司上市,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如股票和增量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等)。);
2.在制度安排上,注册流程分为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两个环节;
3.基础制度的完善主要包括:构建市场化发行承销体系,建立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要参与者的询价、定价和配售制度,完善价格涨跌幅限制制度(IPO上市前5个交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随后价格涨跌幅限制由目前的10%调整为20%),加强监管制度和信息披露规则体系。
4.配套改革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加违法成本、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中长期资本入市等。
在三、此次定调之后,关注更进一步的相关细则的出台,,比如第一批创业板企业什么时候会在注册制框架下上市,老股公司会如何过渡,退市规则如何设计。
四、注册制落地的可能影响及相关机会
1.风险偏好方面,改革政策的里程碑式实施将对相关行业(如券商、TMT等)产生积极影响。)而创业板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这可能会推动阶段性行情的出现。但目前仍处于Q1财务报告密集披露期,需关注疫情冲击上市公司业绩带来的大规模业绩变动风险;
2.资本方面,创业板的资本吸引力可能大于科创板。与科创板主要聚焦科技行业相比,创业板覆盖行业更广,新发行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也将更高。资金需求预计大于科创板(截至2020年4月27日,科创板融资融券规模占A类总规模的2.24%);
3.市场风险方面,价格波动放松后,较高的价格波动可能会给上市公司带来较大的股权质押风险,涉及股权质押业务的相关机构应注意此类风险。参考2015年股市大跌和2018年创业板指数大幅下跌的单边熊市,大股东质押率同期呈上升趋势。目前不同的是,随着近年来监管的完善和加强,大股东股权质押率并未处于历史高位。截至4月27日,创业板的平均质押率为14.24%,处于近五年来的15百分位水平,与2018年最高的平均质押率19.59%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4.市场参与者机会方面,对于券商等机构而言,创业板注册制实施后,新企业发行上市的需求将带来更多IPO、并购等业务机会;面向公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