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乡村治理引路人,领路发展的村书记

好雨知时节

——盐城江苏大丰三级干部共话乡村振兴战略侧记

鄞州明贵益东网记者陈冰

3月19日晚,江苏下着毛毛雨。虽然有一丝寒意,但一切似乎都欣欣向荣。盐城市大丰区农业干部学校教室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乡村振兴靠努力!”“人民有希望,我们有力量!”参与小区的区、镇、村(居)党委书记正在学习交流,讨论乡村振兴战略话题,300多名村党委书记踊跃参与讨论。

培训班上,党员干部正在研究讨论乡村振兴战略的话题

立足“学懂”,当好学习宣传“先锋队”

党的十九大以来,大丰区多层次、全方位开展了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活动。采取报告会、座谈会、培训班、文化表演等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它采取人民群众爱听、爱听的形式,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送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让普通群众了解、理解、贯彻,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要深入学习、准确理解、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思想和行动同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统一起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把农业打造成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有吸引力的农民职业、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盐城市委常委、大丰区委书记王戎在培训班动员大会上发言说。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宝生表示,此次为期5天的专题培训,旨在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加油”“充电”,更好地贯彻落实十九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从今年开始,大丰区将以“好书记、好班子、好办法、好机制、好形象”为目标,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力争把全区放在农村。

基层组织书记为了让基层组织书记学习和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大丰区还邀请了市内外先进地区基层组织典型书记现场为他们“传经送宝”。为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我们特别邀请了对“三农”工作研究较多的中央党报传媒、盐城市委农办等相关负责同志,为区内“村官”及相关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乡村振兴专题讲座。通过理论和实践的解读和分析,深刻而清晰地回答了“党的十九大为什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乡村振兴的历程与未来”“乡村振兴要做什么”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受到了基层干部的欢迎。

正在忙着清理桌椅、组织会场的大丰农业干部学校副校长张艳梅说:“今天的培训是多年来人数最多、秩序最好的一次。“大家都认真听,仔细记,当针掉到地上时,都能听到响声”。西团镇九义村党委书记吴兴华认真聆听了整场讲座,感慨地说:“十九大以后,各级一直在宣传乡村振兴。今天,我们已经听到了乡村振兴如何在广阔的领域和成千上万的家庭中实施的要点,并了解了真相。我们可以在下面

一直坐在一旁听讲座的大丰区委组织部长蔡宝生深有感触地对大家说:“今天的讲座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高度,更有宏观视野。特别是如何解决土地、资金、人等问题。通过处理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增长、动力和能源”问题,给出了行动指南和良方。下一步要看如何把握十九大精神,大力组织实施和推进乡村振兴规划。

讲座虽已结束,但中央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好消息,早已在村党委书记中传开,犹如淅淅沥沥的春雨滋润着复苏中的万物。

"font-size:15px;">立足“弄通”,当好乡村振兴“领路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村(居)党组织书记是群众的贴心人、引路人,是基层的主心骨。书记站前头,发展才会有准头;书记带好头,群众才能有奔头。”刘庄镇民主村村支书季勇说。2016年开始,硕士学历的85后季勇担任刘庄镇民主村村支书,两年内,他带领村里一帮人积极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引进农业示范园区、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实实在在的变化让被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理,他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书记大能人”。


近年来,为让更多优秀人才服务农村,打造一支善谋发展、善带致富、善待百姓的“排头兵”。大丰区重点面向优秀村干部、致富大户、复转军人、优秀大学生村官、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选拔经济“能人”、管理“能人”、科技“能人”担任村党组书记,选派区、镇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年青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同时,把村党组书记的教育培训纳入干部年度培训整体规划,制定实施年度培训计划,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理论政策、岗位技能、任职资格等培训,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丰区农委绿色扶贫工作挂钩服务人员正在为低收入户栽植桃树。 朱明贵 摄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区乡村振兴和‘三农’事业蓬勃发展夯实干部人才基础。”大丰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从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制订并实施培训计划,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千方百计吸引青年回村、乡贤回归,引凤还巢,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立足“做实”,当好带民致富“领头雁”。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是基础,以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做实”更是关键,而“乡村振兴”战略也正在大丰这片热土上被生动实践着。


虽然一直细雨连绵,但是大桥镇东方桃花洲踏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景区农家乐门前排满车辆,周边卖特产的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说起景区发展,大桥村60岁的老支书吕冬官如数家珍,从2015年起,大桥镇通过流转土地规划建设了景区,去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景区的火爆让周边的农户看到了商机,土特产成了游客眼中的“香饽饽”,特色民宿、果品采摘、农家乐等休闲度假产品也应运而生,农民收入也自然“水涨船高”。


无独有偶,大中镇恒北村走出了一条带民致富的新路。该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利用套瓶技术衍生出“恒北酥梨酒”,推广早酥梨树体改造及生草覆盖技术,新建气调果品冷库、梨博物馆、游客休闲果酒吧和电商销售平台等,引导带动村民发展农家乐、民宿项目,延伸开发梨子五级产品。继续围绕推进“四化同步”,加快全村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通过产、学、研、加、销、旅的模式,让产业更加兴旺起来。不断增强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农产品的含金量,在更高平台上打响产品品牌知名度,同时加大拓果、电商、民宿、农家乐扶持和奖补政策争取力度,培养本村年轻人,带领村民运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电商,发展乡村旅游,增加销售动能,让全村老百姓得到更多收益和实惠,使乡村振兴真正落地生根。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在小海镇江北村,村干部们变身“店小二”,及时为种植大户、农场主提供土地流转、配套设施、市场流通等方面的服务,在村里掀起了“土地革命”。截至目前,全村流转土地近3000亩,成立了6个家庭农场。农户们流转土地有了更多收益;大户们发展规模种植,带动了高效生产。农村土地“动”起来,不仅农民群众“富”起来,村集体经济也“壮”起来。村里每年还增加了10多万元服务性收入。集体经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涉及水利工程水费、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项目,都由村里“买单”,去年江北村里还实施了很多惠民工程。“十九大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未来的农村必定大有作为。” 江北村党总支书记董加旺信心百倍地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央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大丰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及时提出“突出融合发展与动能转换两大重点,大力促进乡村振兴”实施方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正信心满怀地“迎来春色换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