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猫运动生活馆被查封。本报记者詹摄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詹一佳、毛、)9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复盘“健康猫”融资骗局——打着赴美上市幌子,爆雷前还开发布会忽悠投资》的报道。
“我最初的打算是和大家一起创业,股东和员工都很支持我。”面对“刷单风波”和“雷爆危机”,健猫平台创始人、广州大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法人杨丽丽在8月24日上午的“媒体沟通会”上立誓。
但三天后,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对该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立案侦查,刑事拘留杨华利等9名犯罪嫌疑人。
8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约课APP变疯狂刷单平台,“转型创业典型”炮制骗局——“健康猫”爆雷事件调查》刊发后,大象公司的很多股东和员工一转身就找到了我们的记者。
在他们眼里,自称“体育人才创业平台”、“帮助运动员攀登人生第二高峰”的健康猫平台,不仅鼓励个人教练刷业绩,还打着“赴美上市”的幌子,不断诈骗股东投资,像“割韭菜”,让股东血本无归。
“去美国上市啃鸭脖”
名为融资实为诈骗
大象公司(“健康猫”平台)成立于2015年3月,业务包括线下教学的民办教育O2O服务线上预约、社区投放智慧共享运动器材、线上商场销售运动健康产品、组织“精武门”等赛事、开设线下生活健身中心等。
其中,自学O2O服务是健康猫的主营业务。私人教练在健猫APP上销售健身课程,健猫除了课费外,还会给私人教练一定的补贴。
2015年11月,大象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完成A系列融资,由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家体育投资公司共同投资。其股东包括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国家冠军、体育大学教授等。融资金额3500万元,估值3.5亿元。
“在C轮会议之前,杨丽丽表示,有很多风投对健猫项目持乐观态度,会有‘国字号’机构进来。因此,在新闻发布会上投入的所有资金都将达到一定的私立教育水平。”一位曾亲自参与C轮新闻发布会的股东告诉记者。
据部分股东称,杨华利早就宣称“健康猫是体育人的共同事业”,号召民办教师共同投资入股,“在纳斯达克上市吃鸭脖喝啤酒”。因此,许多私人教师从健康猫的任命中赚钱,并投资于该公司。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健猫平台上A、C轮融资的信息在网上很容易搜索到,而B轮的融资情况却很难找到。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本轮融资充满“斤”。
“B轮融资大概从2016年底开始。2017年3月,我们将各自地区募集的投资资金划转给公司,但未签订任何协议。”健康猫的一位股东表示,大象公司让同区域的民办教育团队成立公司投资,公司法定代表人集中持股。共有14家公司组团投资5100多万元。但是这种融资并没有体现在投资款上,而是要求民办教育人用活期资金进入公司的商业账户。
据杨丽丽在被拘留前向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提供的一条信息,健康猫是由1000多名体育人士作为股东共同投资的创业平台。然而,一些股东表示,尽管协议中声明他们有“知情权”和“分红权”,但事实上,他们甚至从未看过公司的财务报表。健康猫从来没有开过股东大会,也没有办法谈分红。
杨丽丽此前指责私人教师通过“记账”进行虚假预约,导致公司亏损。许多私人教师反驳说,这种“计费”行为是公司默许和鼓励的。健康猫股东和私人教育团体联系
="font-size:15px;">健康猫经常对外发布“好消息”,其经营数据看起来也十分“亮眼”。杨骅力被刑拘前曾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称,大象公司2017年营收达到了10亿元人民币,已经在社区投放了几千台共享跑步机、在全国开设了上百家生活馆、与4000多家健身房建立了业务联系等。然而,多位健康猫资深股东和员工们却向记者反映,这些数据和信息都属于严重“注水”:
——社区共享跑步机去年9月才投放市场,目前了解到实际投放数量不足1000台;
——经私教内部汇总统计,实际开张的生活馆只有50多家,而且能盈利的非常少,大部分都是靠合伙人、私教贴钱支撑经营。
——与健康猫有所谓业务往来的健身房也就几百家、肯定超不过1200家,虽然这些健身房在健康猫SAAS系统上仅注册了账号,但并不一定都在使用……
除数据“注水”之外,年会、发布会也是健康猫对外传播“好消息”、忽悠更多投资入骗局的重要手段。
不少私教曾向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反映,今年年初平台上就开始出现课时费没有到账的问题,当时健康猫给出的借口是国家金融政策变动、软件系统升级改版等。一位技术部门的员工说,实际上当时健康猫的资金链已十分紧张,年会时间一拖再拖,员工年底“双薪”发不出来,大家辛苦加班的成果也无法收获,一时间人心惶惶。
杨骅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进行“内部洗脑”。健康猫今年1月底在广州花园酒店开了一场有上千人参加的豪华年会,会上不仅邀请了律师来给股东、员工和私教们讲“上市前景”,而且宣布了某银行提供20亿元战略授信的“好消息”。
“其实,这20亿元根本不是授信给公司,而是以信用卡和创业贷款的方式授信给公司私教。但私教们都误以为这是公司获得的授信,以为公司不缺钱,很多私教还继续往里投钱,帮健康猫躲过了一次危机。”上述资深员工说。后来有的私教发现办的信用卡迟迟没下来,情况不对劲向该银行询问时,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早就跟健康猫终止合作了”。
直至今年6月,健康猫还在继续包装“2019年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幌子,并邀请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来公司进行财务审计,成功制造出“C轮融资”。
大象公司当时宣称,此轮融资主要由北京、上海、广州、福建、广西、山东等地的国内10多家体育产业公司、30多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等参投,共融资5亿元人民币,将用于未来进军境外资本市场。
“和B轮融资操作手法一样,一共13家公司组团投资,实际到账应该只有两个多亿,其实全都是私教投钱。”一名私教告诉记者,其从没见过任何投资机构给健康猫投资,所谓的“冠军入股”其实也是假的,只是噱头罢了。
威逼股东签字“作证”
被抓前夕转移资产
C轮融资之后不久,健康猫平台就发出封盘公告,以“提现系统出现问题”为由,禁止私教提现补贴和课时费。杨骅力8月初向公安机关报案称私教们“刷单”涉嫌诈骗,但此举不仅遭到私教们“贼喊捉贼”的反驳,而且有不少股东反映遭到威逼或瞒骗进行签字“支持公司”。随后,不少业务资产遭到莫名其妙的转移。
一位股东私教反映,8月10日公司突然召集股东开会,现场有不少黑衣保安“看场子”,包括股东和工作人员在内的所有入场者手机都要上交。
杨骅力在会上先是给股东“洗脑”,说“我会带着你们一起把钱追回来”,又说为避免股东们也陷入诈骗的“法律风险”,要求股东们签一份“和解协议”。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8月24日在大象公司还看到了一份有大批股东签名按手印的附件,它被附在公司的一份汇报材料之后,作为股东支持公司打击私教“刷单”的证据。
有股东告诉记者,杨骅力说签名是要写联名信捍卫公司权益,但他并不知道附件之前的材料写了什么内容,仅被通知到场对一张仅有“附件九”的空白页进行签字按手印。
在获得部分股东“支持”之后,大象公司的下一步是以“保障私教合法权益”为名威逼利诱私教们签订“和解协议”,让私教承认刷单行为。
这份协议要求扣除私教全部补贴,只返还30%的本金现金,另外70%的本金以购买健康猫电商产品或“共享运动器材的代理商款项+20%的跑步机广告收益”抵扣。
多位看过这份协议的私教坦言,这就是一份赤裸裸的“不平等条约”。而杨骅力被刑拘前向记者炫耀说,已经有200多名私教承认错误并签了和解协议。
“我们下一步将会利用社区智慧场馆系统,从门禁、运动器材实时数据的传输、徒手运动时人体数据的采集系统,全面监测一个场馆的运营情况,避免刷单问题。”杨骅力当时说。
然而,当时的健康猫平台资金链已是危如累卵。一位资深员工说,公司七八月都没发工资,健康猫商城的供应商从5月就累积未结算月度款项,子公司的报销流程在6月底就停滞了大部分。
更令股东们感到愤怒的是,在对股东和私教们进行威逼利诱的同时,业务资金遭到了莫名其妙的转移。
“不少生活馆注册完之后合伙人的银行卡和U盾都放在公司,8月22日晚上大部分生活馆的存款都被大象公司调走,而合伙人一无所知。”健康猫公司一位合伙人透露,杨骅力的解释是担心生活馆合伙人挪用款项、要由母公司代为管理。
在这名合伙人的记忆中,直至8月26日深夜,杨骅力依然活跃在公司的各个微信群中,继续称公司是刷单的“受害者”,不断威胁股东和员工。
然而,8月27日上午,大象公司多数员工都从网上获悉了公安机关对健康猫平台涉嫌非法吸存立案的信息,原先一度犹豫的股东们也有不少人选择了去公安机关报案提供材料。
本是一个好产业
整成一个烂摊子
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宏太智慧谷3号楼的大象公司办公楼入口已贴上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的封条。玻璃门上另有一份《公告》显示,大象公司、健康猫平台相关资产已被公安机关查封。
这几年来,健康猫凭着股东和私教们投入的庞大资金,业务版图拓展到健身场馆、共享健身器械、保健理疗、格斗赛事、体育电商、体育综艺等领域。而随着健康猫平台被查封,这些业务基本都陷于停滞。
“公司被查封之后,服务器因欠费也被关了,健康猫APP也用不了了,现在全国的共享跑步机都处于停滞状态。”一位子公司员工反映说:“很多生活馆也无法经营了,因为房租是公司交,公司一关房东就要收回店面。这些业务本身没什么问题,现在被杨骅力害惨了。”
多位健康猫平台的股东和私教说,健康猫平台的刷单骗局和融资骗局损害了体育产业的声誉,给本来很有前途的全民健身产业抹上了阴影。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政策的红利让众多创业者和资本杀入体育产业,体育产业的创业和投融资空前活跃,但同时也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
一名私教对记者说:“我们确实认为体育产业大有可为。不少体育人全身心扎在里面,为了开设健身馆、共享健身器械跑市场拓展业务,倾尽所有支持他,结果却换来一身债。”
“很多体育人现在都抬不起头了,别人会觉得我们都很傻,竟然被骗成这样。”一位3年前就开始接触健康猫的私教感慨说,他最担心的就是以后市场和民众再也不相信新兴的体育行业、健身产业了。
一名离职员工认为,建立体育人创业平台的想法是好的,但从始至终健康猫都没有找到恰当的商业模式,除了靠私教刷单、投资,没有真实项目盈利,不具备造血能力。“社会上不乏这样的公司,最初像打鸡血一样热炒创投概念,拿到A轮融资之后就不了了之,健康猫事件对整个社会具有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