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免加盟费的连锁小超市,京东超市实体店加盟需要多少钱

文字|AI财经社田小川

小芳编辑

JD。COM似乎已经将目光放在了便利店领域,在经历了一波“关门”之后,依然雄心勃勃。

近日,有媒体记者了解到,JD.COM成立了新的团队,想要开展直营便利店业务。团队的一部分是从老便利店品牌711挖来的五名管理人员。

对此,JD.COM官方回应称,JD.COM便利店是无界零售的产物。对于便利店老板来说,JD.COM提供货源,出口品牌、模式、管理,会坚持这种模式,不准备经营大型自营店。

此前,JD.COM一直在积极推进其“百万JD.COM便利店计划”。2017年4月,集团创始人刘定下目标,称未来5年,全国将开设超过100万家便利店。

五年,一百万家店

一年后,刘在2018中国互联网数字峰会上透露,截至2018年3月,每周新开1,000家便利店,每天收到5万份申请。

刘今年的目标是到2018年底每天开1000家店,未来在每300米开一家便利店。对此,很多便利店从业者表示,JD.COM的便利店都是夫妻店,一周换1000个门并不难。

2018年3月20日,JD.COM商城新路径事业部总裁郑宏艳在JD.COM新路径无界零售战略发布会上表示,2017年,JD.COM已在JD.COM完成45万家便利店的布局。据郑宏艳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JD.COM已经完成了近一半的五年目标,其余55万人预计将在2018年完成。

不过,按照刘设定的目标,到年底每天将开1000家店,2018年最多36.5万家。郑宏艳给出的数据明显高于这个数值,两人的口径也不一致,这背后的谜题局也被外界质疑。

JD.COM的便利店采用加盟店的模式。根据AI财经社的调查,传统情侣商店可以挂“JD”的牌子。COM便利店”最低存款5000元。这就是为什么JD.COM敢于喊出数百万的口号。

加盟JD.COM便利店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根据个体门店的规模和地理位置进行区分。店铺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自选旗舰店需要交2万元定金,装修会更加精致;60-100平米之间可选精品店需要1万元;30-60平米之间的店铺可以选择质量最好的店铺,5000元即可成功加盟。这种形式也是目前最常见的。

加盟商不需要支付系统使用费、品牌合作费、培训费等。但他们需要自己承担门店必要的装修和改造费用。加盟后,该店可承接多项功能,除了常见的百货销售如个人护理和美容护理、日常护理和纸张清洁外,还有JD.COM代购、网上订购、等待发货、充值话费、门票和酒店预订等。

但即使只是换个样子,要实现一周1000套房子的目标也不容易。2017年6月,JD.COM百万便利店项目负责人、新通路业务部副总裁杜爽从JD.COM辞职。离职的原因是他无法承受“今年开50万家便利店”的压力。

“京东百万便利店”的目标。COM”尚未实现,但网上关于JD.COM便利店倒闭的消息从去年一直持续到现在。虽然目前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通过地图搜索发现,JD.COM部分便利店已经关闭。

对此,AI财经致电JD.COM新通道,对方表示:“无论哪种合作成功或不成功,部分地区地理位置差或客流不佳,都可能导致后期合作不成功。”至于“闭店潮”,

说,京东表示这些店铺不能说是倒闭,只能说是申请结束合作,店铺实际还是开着的。


互惠还是“互相伤害”?


越过北京,刘强东将眼光更多的瞄准了千里之外的乡下。


2017年刘强东宣布百万便利店的计划的时候就表示,未来五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有一半在农村,每个村都有。


时代在发展,随着居民收入的提升,便利店的升级换代势在必行。那些杂乱、拥挤的货架,叫不上名字的小食品,还有坐在门口收钱的大妈或大爷,在将来都可能会被永远留在记忆里。


京东将商业版图画到农村,一方面,可以说是精准地抓住了市场的空缺,并且扶植这些小卖店主,从而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另一方面,这也可以说是退而求其次的结果。目前国内一二线城市的便利店已经陷入红海,7-11、全家、Lawson、好德、国安还有一系列连锁品牌都已经迅速铺开并在类似的商业模式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后来者很难谋求生存空间。


离开大城市,目前中国农村或者四五线城市的便利店市场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AI财经社调查发现,京东的品牌在四五城市是有着较好口碑的,刘强东个人白手起家的成功故事对想要做些小本生意的创业者有着莫名的吸引力。一位开店半年多的河北廊坊便利店主表示:“选择开京东便利店,就是因为信任京东,京东也是一步步做起来的,而且老百姓的口碑比较好。”


京东便利店的快速发展有赖于京东此前建立的良好口碑,如此急速的扩张却存在过度消费品牌价值的隐忧。


首先是贵。对于京东便利店,不少人觉得商品丰富新奇,印象较好,但也不少顾客的直观感受是贵。“一般小便利店的饮料比超市贵1快,京东便利店贵5毛。”有惠州的网友吐槽楼下的京东便利店。


其次,便利店卖的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店主的进货价本来就不便宜。这些也是很多新加盟者觉得京东便利店“坑”的主要原因。京东方面在合作说明中明确要求京东掌柜宝的进货量要占全店的50%。然而多家便利店主都表示从京东掌柜宝进货并不便宜,甚至比从原来的供货商手中拿货更贵,这样一来便利店主的利润就被压的很低。


有一位新加盟的店主表示:“虽然开店之前就知道利润不会很高,但没想到这么低。旺仔铁罐245ml的给货价48瓶200块,合4.17块钱一瓶,让我卖5块,但我们这的大超市只卖4.5元。”


还有店主表示掌柜宝中的货种类严重不全,满足不了店里的日常销售需求,而京东能够提供的便宜货,在当地不常见也不好买。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想要加盟呢?实际上大多数人想要的是“京东便利店”的招牌。在松散的结盟背后,很多店主交钱挂牌之后还是按照之前的老样子经营,至于50%的进货要求,以及100%无假货的品质保证,在山寨横行的乡村市场,能够完全遵守约定的店太少了。


绝大部分便利店披着京东的“壳”,化着现代化的名,本质还是小卖部。


对于开在全国各地的便利店,京东显然无力做到定期逐一检查,同样也无法保证提供专业的经营指导,一旦便利店因京东监管不善的原因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蚕食的是京东自身的品牌价值。


有人生意兴隆,有人艰难维持


巨头们的商业嗅觉往往非常灵敏,瞄准便利店市场的可不止京东一家。


全国的便利店市场看似饱和,实则空间很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260多个品牌的便利店大约有10万多家,市场规模超过1300万亿元。按照业界共识,大约每3000人口支撑一家便利店,照此算来,全国至少需要40万家店。


而目前的便利店市场,行业集中度低,几百万家夫妻店星罗棋布。占据大城市的品牌便利店,也多四方割据。美宜佳与天福主攻广东,唐久与金湖占据山西,全时与好邻居偏好北京,红旗连锁盘踞四川,苏果占领江苏。


随着罗森、全家等老牌日系便利店宣布要加速布局国内市场。国内的巨头们也纷纷宣布便利店的“大跃进”计划,除了京东,阿里零售通2017年宣布,将在2018年覆盖100万家天猫小店,苏宁小店也宣布,计划2018年在全国开出1500家门店。




(图片来自网络)


京东以改造“夫妻老婆店”的方式迅速扩张,对于店面的管理问题他们显然无暇全面顾及。然而以数量取胜终究不是最好的归宿,越是追求“量”往往越忽略了“质”的要求。


同样在北京,AI财经社调查发现有些京东便利店生意兴隆,日流水7000-8000元,也有的店生意难做流水不到2000元。不过就像有的便利店主自己所言,“师傅领进门,经营主要还是靠自己”,对于便利店而言,好的位置和一定的客流量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


对于这些便利店主,京东除了给予品牌和一定的物流支持,在经营管理、门店硬件等方面京东还需要作出更多努力。


2017年11月初,位于北京广渠门外大街和通州区马驹桥附近的京东便利店相继开业,这是北京最先开业的两家京东便利店,AI财经社调查发现目前经营状况良好,有店主表示,“京东总部会派人提供方向上的指导,因为离总部近,京东经常来巡店找问题,基本一周一次。”但京外一些市县的便利店主则表示没有接受过经营方面的指导,也无人来检查店里的经营情况。


对于未来京东便利店的发展前途,一位在北京回龙观开店近半年的年轻店主表示:“以后这个行业会怎么样不太好说,像河马生鲜、苏宁小店的这种直营性质的店铺发展起来会对个人店铺带来很大冲击。”


便利店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加持,前期更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主要集中于门店硬件、库存、系统、渠道。对于个人才说拿出几万块钱开家小店容易,但是连锁店的优化却是一门复杂的科学。京东想要利用渠道优势短时间内将便利店就开遍全国,省去了大部分真正便利店的步骤和大量资金。


然而,中国农村或者县城松散“小卖部”们根本无法付出更多的财务和智慧对自己进行更新,更遑论迅速抢占领市场。


而从电商的角度来看,未来线上线下融合必然是大趋势。然而仅仅是移动互联网的发达,尚不足以完美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协同,这个过程需要有人试探也需要扎实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