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10万开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风险很大吗

对于融资融券的或有风险,要预留足够的空间。

徐涛

12月10日,任栋控股(002647)股价仍为“一板”跌停。连续12个交易日股价下跌,除了第一个是标准的“一字板”。抛开其他不说,一口气跳水的势头相当震撼。如果按照首次跌停前一天(11月24日)60.17元的收盘价计算,截至昨日,任栋控股的股价已经下跌了71.76%。考虑到目前整体氛围,潜水还处于高潮,似乎没有结束的打算。

股价暴跌这么厉害(任栋控股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会造成衍生问题和风险,显然需要做好准备。需要认真面对的风险点之一是股价持续下跌突破融资板块带来的风险。事实上,早在任栋控股“五连跳”之时,就有投资者开始讨论,在融资板块告罄、券商强制平仓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投资者是否还需要偿还欠券商的债务。从这个角度来看,风险的迹象已经出现。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前几天也采访了一些券商。当然,券商的态度很明确,公司会向投资者追讨债务,甚至不排除通过诉讼追讨债务的最终手段。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融资(包括证券借贷)合同的约束下,投资者想借多少就借多少,这是很自然的。

当然,也有投资者从自己的角度认为,融资已经“支付”了相当数量的股票(而且冗余足够大)。当股价跌到“红线”时,一旦券商采取强制平仓行动,就意味着股票所有权发生了实质性转移。当投资者失去股权时,其偿债义务也随之丧失,双方的借贷关系自然解除。至于券商最终能否卖出股票,收回债务,需要他们来承担责任。

虽然还有一定的讨论空间,但投资者很难从借贷双方的合同规范和市场实践中获得支持,也没有可操作性。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在融资融券业务中,券商自然占据主动,成为强势方。但在注册制逐步铺开的背景下,公司退市越来越常态化,信息量巨大,识别难度加大,市场风险点越来越复杂,券商靠实力,风险明显存在。仍然以任栋控股为例,如果一个被迫平仓的投资者拒绝还债或资不抵债,似乎无论证券公司如何经营,其经营成本和风险都会上升,难以化解。

从历史上看,类似任栋控股连续“一字板”下跌的事情有很多,都或多或少对市场和市场参与者造成了不利影响。在融资融券屡见不鲜的情况下,似乎越来越多的此类连续跌停提醒市场和所有市场参与者预留足够的空间来应对融资融券的或有风险。当投资者增加杠杆时,他们应该谨慎。他们不仅应该看到诱饵,而且不应该看到鱼钩。当证券公司进行融资融券时,也是如此。他们应该更加重视风险防范。

(作者为证券时报记者)

本文来自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