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什么是创业设计思维,什么是创业四维

在互联网产品行业工作19年,做产品咨询5年。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以创业思维为主题的方法论,主要讲四个内容:

1.产品经理遇到的问题。

2.创业思维的要素。

3.如何在公司内部创业?

4.那些坑和情商。

今天的话题是,创业思维有助于你在职场中取得进步。

一、产品经理进阶遇到的问题

:谈谈整个产品经理市场的现状。

因为我带了自己15年的团队,我也会面临很多关于招聘的事情。

在招聘过程中,产品经理分为三类:

1.正规军;

2.非正规军;

3.半路出家换工作;

有些产品经理非常幸运。他可能一毕业就进了这个batjz。进入后,他将接受产品经理的系统培训,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这些产品经理出来之后,他们的职业生涯历史基本上是非常顺利的。

但是,对于一些毕业后可能会去一些中小型创业公司的产品经理来说,他们中的一些人非常幸运,可能会遇到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导;但是还有其他部分他可能不会遇到这样的专业领导,所以他可能会在这个市场上挣扎。

1. 基础产品经理遇到的进阶问题

.我对自己特别满意,但是为什么我的领导对我不满意?

流程的雏形还行,为什么说我能力不好?

天天加班,为什么绩效考核这么差?

快速响应所有需求,为什么对我不满意?

裸辞不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吗?

2. 高级产品经理遇到的进阶问题

.这个团队组织混乱,成了一个讨人喜欢的领导者。

老板对我不满意怎么办?

如何应对职场反派?

如何做出成绩?

3. 产品经理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

如上所述,有三种类型的产品经理,他们做产品经理的初衷是不同的,但如果你来自爱情,你的最终目标一定是创业.

它不仅是外部的独立创业,也是团队的内部创业。

产品经理心态上的调整:

1)工作=薪酬团队氛围:

很多年轻人上班觉得工资不错,团队氛围好;我面试的时候问他们为什么离开上一家公司。如果他们回答球队氛围不好,我基本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要他;我觉得如果你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就不会因为这个原因换工作。

2)上班=带薪学习:

如果你要求更高的产品经理,他会要求好的工资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p style="font-size:15px;">3)上班=薪酬+学习+创业:


我个人觉得在职场上要有一个快速进阶的通道的话,应该把工作看成一个不错的薪水、一个学习的氛围,并且加一个创业的思维


4. 那创业思维是什么呢?

创业思维=全力以赴+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 全力以赴:首先它是由你的综合能力来决定的,你能力如果有限,你全力以赴也是没有用的。


· 解决问题:要有方法论,很多产品经理其实在职场可能做了5年7年,他们可能都没有自己的方法论。


· 创造价值:实际上首先要目标明确,你才可能去找到你的价值点。


5. 产品经理职场法则


首先你要活下来,这是最基本的;然后活下来之后你还要活的好;然后你要升级,然后你要做管理。


活下来:


1. 公司选择:这里面有一点对于基础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选择公司。


2. 领域时间窗:有一个加权因素,就是需要看领域的时间窗,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时间窗发展的前景是不一样。对于初入职场产品经理来说,如果你选对一个公司,并且抓住这个领域时间窗的话,那他对你的整个职场的进阶都是非常有助力的。


3. 简历:基于前面的情况,你需要进入这样的一个公司,就要花功夫把简历做到好。


4. 团队融入:当你进入这个团队之后的话,你就要考虑这个团队融入了;看起来跟产品经理的基本功或者是硬实力不相关,大家都说产品经理是无冕之王,也是整个互联网公司的交通枢纽的核心,需要跟他沟通交流的人非常多。所以产品经理的综合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


5. 目标与成绩:得清楚自己的目标,并且做出成绩。


6. 直接leader的价值观:直接leader的价值观是特别关键的,比如说当你去面试的时候,你发现你的直接leader跟你的价值观不太匹配的话,那这个时候,这样的企业你就要慎重的去选择。


活得好:


进去之后发现职场进阶道路很崎岖,怎么活得更好?我们要做什么呢?


1. 高效:有些团队的沟通其实会造成很多时间的损耗,比如说加班严重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低效的体现。


2. 协同:以前做产品相对比较单一,对协同要求不高,但现在随着终端的多样化发展,协同变得重要。


升级:


1. 方法论:比如说腾讯对产品经理的职级考核,很重视他的方法论,也就是说你必须是要有自己方法论;就算做了五年十年,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方法论,那你依然很难做到高级产品经理。


2. 积极主动、有责任心:有了方法论之后,你还需要有积极主动,有责任心。


管理:


升级完之后成为管理者。


1. 老板的价值观:很多产品经理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他跟团队或老板的价值观不一致的话,他也有可能会怀才不遇。所以这个时候要尽量的调整自己跟老板的价值观。如果你确定要留在这个团队,那就要跟老板的价值观是一致的。


2. 规划能力:需要具备规划的能力,当你作为一个高级产品经理的时候,就不仅仅是画流程和画原型了;这个时候需要做产品的战略布局,产品的规划等等,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


3. 管理能力:项目管理、团队管理、资源管理、关系管理等等,关系管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比如:你管理你跟你上级的关系、你跟你下属的关系、跟你同级的关系、你跟你客户的关系,关系管理也是作为高级的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


二、创业思维的要素

首先你要有一个综合的能力:


1. 时间窗;


2. 资源;


3. 微创新;


4. 规划;


5. 执行;


6. 计划;


1. 要素一:产品经理能力模型

产品经理的能力是经验、知识、技能组成。


技能:软技能和硬技能,硬技能就是必备的画流程、画原型、项目管理等等。


软技能是信息获取、调研分析、需求管理、创意创新、全局观、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同理心、审美、沟通能力、演讲能力、资源管理能力,项目管理呢。


知识:你的学习能力,你如果你有足够强的学习能力,你的领域知识是完全可以学习的。


经验:不等于经历,所以如果你要具备经验的话,那你一定是要不断的总结反思,然后输出方法论,不断的学习,互联网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产品经理是不能停止学习的。


重点能力:首先我觉得知识和经验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需要具备进阶能力。


1. 大局观;


2. 系统思维;


3. 逻辑思维;


4. 项目管理;


5. 需求管理;


6. 时间管理;


7. 关系管理;


8. 资源管理;


9. 沟通管理;


10. 执行;


2. 要素2:时间窗

抓住时间窗,互联网大佬说过:风来了猪都会飞,另一个互联网大佬说:风停了最先摔死的也是猪。


下图为企业时间窗的时间,也是我在职场从事互联网的时间。




我们如何能找到时间窗?


1. 信息获取能力;


2. 分析的能力;


3. 洞察力;


怎么抓住时间窗?


1. 带宽:随着5g的到来,视频业务、VR等是否会蜂拥而上。


2. 高频;


3. 痛点;


4. 用户意识:互联网医疗的意识变强,在线问诊等。


5. 国内情况;


6. 国外发展;


7. 终端设备;


整合这些因素,才能对时间窗有意识。


总结的一些就是未来5年的一些热门领域:


1. AI、智能硬件


2.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3. 区块链;


4. 知识付费;


5. 新零售(直播、视频);


6. 健康医疗;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的话,如果你希望你的未来五年成长很快捷,可以在就业上或者在创业上,往这些领域去靠拢。


3. 要素三:资源意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创业不能凭空而起。


创业需要资源:


1. 人:团队;


2. 财:资金;


3. 物:场地、资质;


4. 商业链路:商业产品的价值链;


4. 要素四:微创新

我认为整个中国互联网基本上都是微创新。


为什么提倡微创新而不是创新?


好处:


1. 前车之鉴、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2. 创造习惯不易,优化习惯见效;


3. 取长补短、因地制宜。


比如:开心农场游戏,在国外是一个互助种菜的小游戏,当开心网来到中国后,刚开始并没有多少用户,因为不符合中国的民情;所以他因地制宜做了一个微创新,把互助种菜改成了偷菜,所以开心网的开心农场就火了。


5. 要素五:规划——计划——执行

根据我们的目标把规划做好,做好规划后做计划,然后进行执行。


马云也曾经说过:一个一流的创意,三流的执行,那我情愿要一个一流的执行,三流的创意。可见执行的重要性。


那我们要把这个执行做到位的话,首先我们是要不断的检查、调整、改进,我们才能把执行做到位。


我们做规划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一些要点:


1. KPI和OKR:如果没有切合自身的公司或者自身团队的要求,形式化的去执行,并不能起到效果;KPI和OKR更多的是为商业目标服务的。


2. 组织架构:是为了商业目标而服务。


3. MVP:最小化的可行性的产品。


4. 敏捷开发和A/B test:快速开发产品和验证产品的方法论


5. 变更控制:我们在接了一个需求时,由于团队没有对变更进行控制,所以做出来的东西与初衷不符。


6. 激励政策;


关于执行的重要性,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图:




如上图,虽然你有好的想法,但团队最后做出来不符。


在这个过程中,执行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不断的执行检查,调整改进,才能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


三、如何在内部创业

1. 如何做准备

从一开始做产品经理就要做好四方面的准备:


1. 学习:硬技能、软技能、知识。


2. 人脉:创业离不开人,你的老板、同事、下属等都是你的人脉。


3. 机遇:国内外行情如何、是否具备资源、时间窗。


4. 资金:有资金意识,在做产品时,考虑投资多少、成本多少、收益多少。


2. 实操

1)规划:在团队内部做新产品,首先是规划,行业竞品分析、市场分析、商业模式、产品定位等等。


2)领导支持:做完规划,与领导沟通,获得支持。


3)组建团队:团队为你的项目目标负责,团队组织的架构关系到创业的成败。


重点说一下组建团队:组建团队是决定你整个创业成败的关键。


高质量团队=自身素质+协同+高效


团队管理三要素:目标明确、权责明晰、奖惩分明。


4)创建产品:MVP、用户体验、敏捷开发、系统思维。



重点说一下上图中的产品模型和产品功能架构:


产品模型:在内部,从零到一创建一个产品。


那这个时候是需要有一张指挥的蓝图,那究竟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未来我们我们产品要构建什么?


这个时候我们来建造一个产品模型是很重要的;比如:帮医院做流量,有很多用户做完流量分发就走了,没有留存在我们的社区;所以我们就想打造一个社区,为医院和用户提供一些品牌、服务等价值,提供底层的数据支撑、代运营、API接入等,这样就构建了产品模型。


比如这个例子:利用矿机把用户的闲散的带宽收集起来,卖给中小企业,通过差价带来盈利的一个产品的生态体系,如基础服务、增值服务、开放平台等。


当你要从零到一构建一个产品的,你需要用一些图或者文字把你整个产品的生态链路使用场景、用户类型等等把它讲清楚。


产品功能架构:你发现做产品经理足够久了之后,就会跟研发之间有一个混淆。


比如:研发的一些中台和我们做的To b业务,各种端的交错,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把中台功能模块解耦的话,那我们其实是很难做出一个系统平台并且不断发展的产品。


5)实现业绩


· 运营:内容、流量、活动;


· 推广:SEO、SEM、ASO、渠道合作等;


· 销售:直销、代销、分销等。


目的是是为了变现,后续可能会有融资的一个过程。


小结:当我们从零到一做一个产品时,不要从点到面,要先建立面再去做点。


创业团队先从点开始做,这个过程会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一开始就有一个面,然后再去做点,这样的话创业路径会清晰很多。


四、创业的坑和情商

1. 创业的坑

商业而不是理想:


· 先有市场再有产品、先有产品再有市场;


· 一开始不要做大而全的产品。


为了快而打补丁(上面讲到的点和面的问题):


· 重构的痛与成本:由于他以前快速做功能,不停的打补丁,所有的功能模块都不区分,导致我改功能模板时经常崩盘、挂机;重构的成本很高,需要一个团队大半年的时间,几百万的花费。


· 构建全局观、系统思维、解耦:如果有全局观、系统思维和解耦思维,你在一开始构建的时候,代码的颗粒度是非常细的,交互层的这个状态的颗粒度一定是粗于代码级的状态。


组织架构与目标的重要性:


· 目标、团队统一;


· 目标、团队矛盾;


例如:abc三个团队都有kpi,他们要共享的资源是d团队,d团队也有自己的kpi,所以d团队为了完成自己的kpi而去牺牲abc三个团队的kpi。


在这种情况下的组织架构就是矛盾的。怎么解决呢?


如果d团队是共享团队,那abc定kpi,d团队就不需要定额外的kpi了;或者d团队的kpi是从abc团队里拆解出来,这样才会形成助力,达成业绩目标。


项目损耗:


· 项目目标无从考核;


· 不考虑项目的投入产出;


比如两百万的项目,三十个人投入半年,人均成本两万,后面发现亏了;少做项目,公司就赚了。


这种损耗型的项目,包括整个项目目标是无从考核的,所以这就是很多项目团队踩的一个坑。


激励:


· 没有动力型:大锅饭,每个人都有,但每个人很少。


· 有失偏颇型:如这个项目是销售谈来的,产品团队、研发团队都要跟着加班,销售提成最高,产品、研发没有奖励,这样项目能做好么。


· 不计成本型:用应收来分成,就是不计成本,甚至会亏损的。


一家言:


· 授权;


· 管理目标而不是事无巨细;


小企业是老板说了算,如果想把公司做大,要懂得授权,在整个管理的过程中是管理目标,而不是事无巨细。


2. 情商

· 善待你的老板和客户;


· 知道需求方要什么;


· 做事令人舒服;


· 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不受干扰;


· 靠谱(守时、诚信);


· 远离是非。


解释两点我认为重要的:知道需求方要什么、做事令人舒服。


知道需求方要什么:


很多基础的产品经理会变成需求的搬运工,需求方要什么就照做,后面发现效果不好还要被老板批评;因为需求方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MBA的一个例子:食客投诉说餐厅椅子太硬,老板没换椅子,把厨师换了。


食客嫌弃椅子是因为食物不好吃,主要功能不够好;当你的主要功能没有达到的时候,他会抱怨其他的次要功能和增值功能。


但是如果你这个时候认为客户的抱怨是对的,你认为次要功能和增值功能出问题了,你只去改了次要功能和增值功能。


实际上这个时候是核心功能出问题了。


做事令人舒服:


比如我中午快下班的时候收到邮件:徐总赶紧帮我看一下这个方案,因为下午两点要开会,那我只能用吃饭的时间帮他看方案。


过了几天,他又在周五发了一份邮件:徐总帮我看一下方案,下周一要开会。


如果你在选择下属的时候,你会选择跟这样的人合作吗,还是会选择一个不让你那么紧张的人。


因为你一旦跟他合作,是不是就意味着你永远都要加班,如果每个下属都这样,这个领导吃得消么。所以当你想给下属升职或者加薪的时候,你会选择他吗?


很多产品经理他不是故意的,他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我觉得这一点也是一些初入职场的产品经理需要注意的。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


作者;徐静 新浪健康产品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