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记者孙)改革开放40年来,为积极鼓励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在解决企业融资难题、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的同时,加大支持企业建立博士后研究中心力度,巩固夯实高端人才“蓄水池”,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济宁五星仪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供水、智能供热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曾经“没有办法筹集资金”,公司负责人表示,以前公司主要是无偿资金,没有担保很难从金融机构筹集资金。如果他们通过民间信贷或小额贷款公司筹集资金,高昂的资金成本也是企业难以承受的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及时了解到济宁市有业务保障基金,2016年我们也在积极申请,”济宁五星仪表有限公司业务管理总监蒋说,“手续非常方便,我们成功申请了200万的扶持资金。政府给了我们50%的折扣。手续非常方便,大大节省了我们的融资成本。”
融资难是长期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创业担保贷款可为小微企业提供三笔贷款,每笔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400万元。同时,小微企业贷款最长贴息期限为2年,贴息按签订贷款合同当日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
据了解,截至10月底,全市今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65笔、贴息资金7.88亿元,直接扶持创业人员12258人,带动就业63933人。其中,小微企业贷款103笔,金额2.96亿元。聋哑人张晓,主要在山东美源陶文化有限公司负责绘画艺术创作,月薪2500元左右。公司里有14个像张晓一样的残疾人。根据补贴政策,政府每季度补贴企业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平均每人每月补贴2600元。
为降低企业用工成本,鼓励吸纳就业困难人员,按照“先缴后补”的原则,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为就业困难人员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社会医疗保险费,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进行补贴。
截至今年10月,全市累计发放创业岗位发展一次性补贴3411.3万元,发放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8913.95万元。人才引进是从事卫星导航信号研究和处理的企业最大的困难。自2015年济宁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工作站成立以来,山东航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高新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与市级工作站联合培养模式,引进4名博士进站研究,为企业获得近20项知识产权,为企业项目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济宁北斗导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常海宁说:“我们获得了市人社局20万启动资金的补贴,以及近18万博士后津贴的补贴。这部分资金为我们的企业留住了人才。对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现有国家级博士后研究中心1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8个,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工作站29个,各类博士后创新平台总数已达48个。2014年以来,市财政累计投入752.75万元用于新站、科研项目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