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因市场大幅调整,被投资者戏称为“韭菜-月韭菜”。今天a股整体大幅反弹,主要股指早盘跳涨。然而,创业板上的低价股被彻底关掉了。
得益于市场的成功,今日上市的创业板注册制第三批新股龙利德、万盛智能、海昌新材分别高开590%、449%、322%。后来由于涨幅过大,都是高开低走。
盘面上,家居用品、旅游、保险、酿酒等板块涨幅居前,低价股、环保、钢铁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净流出6.7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10.8亿元,深股通净流入4.11亿元。
创业板低价股暴跌
昨天,新华社指出,随着注册制改革试点的实施,创业板正在向越来越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这也为市场功能的发挥开辟了越来越大的空间。在“不干预”市场的同时,监管肯定会对市场乱象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交易所的密集抛售已经释放出明确信号。
对于投资者来说,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是赢得创业板交易的法宝。面对脱离公司业绩的投机行为,要树立风险意识,避免投机行为,避免不必要的投资损失,依法依规参与交易,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受此影响,今日创业板低价股大幅下跌。截至发稿时,创业板股价最低的前100只股票全线下跌,低价股指数逆市暴跌1.92%。
精密信息、凌大、天海防务、银邦等11只个股跌幅达20%,创下单日跌幅20%的历史纪录。向日葵、早间航空和马万里等160多只股票跌幅超过10%。
前两天刚被抹平的3元股重新出现,融捷健康、德威新材料、华谊嘉信等13只股票早盘均下跌10%以上,股价重回4元以下。
与低价股相反,近期走弱的高价股强势反弹。创业板29只100元股中,有22只股票上涨,其中盈科医疗上涨超过10%,康泰生物和志飞生物上涨超过5%。
暴涨引发减持潮
低价股的暴涨引发了股东减持浪潮,昨晚,沪深两市共13家上市公司披露股东减持计划,涉及重要股东26名,以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拟减持金额约72.58亿元。
其中,亚光科技公告称,太阳鸟控股、嘉兴瑞联、天通控股、豪兰瑞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豪兰马铁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5.08%股份,减持金额约53.46亿元。
公告显示,太阳鸟控股拟减持不超过3222.6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嘉兴瑞联拟减持不超过9728.4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66%;天通控股拟减持不超过6948.9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9%;豪兰瑞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豪兰马铁计划减持5559.1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52%。除控股股东外,其他股东均通过清仓减持。
亚光科技今日低开近20%,快速封出日线跌停。截至午间收盘,亚光科技报收16.8元,创近两个月历史新低,成交额1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减持的部分股份仍处于限售状态直至10月23日
日才解禁上市流通。在股份还没解禁就急急忙忙公布减持计划,这在A股市场极其罕见。
普利制药重要股东综合制药也计划清仓式减持,其中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870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740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4%;合计拟减持数量不超过2104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4.83%。拟减持金额约9.63亿元。天海防务、惠伦晶体、易尚展示等股重要股东拟减持金额也均在5000万元以上。
机构:把握优质龙头股低吸机会
国盛证券表示,近期市场连续调整,在根本上是对此前市场、特别是以科技、消费等为代表的机构重仓股巨幅上涨之后的调整消化。展望后续,认为机构重仓股的调整已接近尾声。当前市场不存在系统性风险,建议保持多头思维和战略定力,利用调整机会配置优质资产。继续看好机构牛、结构牛。
国泰君安指出,近期市场不容忽视的是,低价股从8月中旬以来超额收益亮眼,创业板综创下新高。更值得重视,近期低价股行情表现正在加速。尤其是近两个交易日,低价股异常活跃。在窄幅震荡格局之下,伴随制度红利奠定波动率基础,“在宽松中消灭低价股”,本质是低估值补涨思路。结合低价股和全部A股的估值盈利分布看,低价股核心集中在低PB,ROE并非核心。这其中隐含两条可能思路:第一,流动性宽松背景下,低估值补涨,因此PB低更关键。第二,经济快速修复预期下(并不是缓步修复预期),“好会更好”、“差的也会好”,从而淡化“大小之别”,使得ROE变得不重要。后者,是带来“大小风格之辩”的关键。综合而言,小市值风格当前仍头悬利剑,中美等风险预期落地是必要前提。未来2周可能为中美风险事件的高峰,这使得市场风险偏好短期难以回升。
网信证券称,技术上,三大股指昨日放量下跌,集体跌破60日均线支撑。今日两市股指或小幅反弹,盘中关注沪指60日均线压力,若权重板块积极护盘,股指或收复60日均线,否则,谨防股指持续弱势调整。操作上,以谨慎观望为主,回避结构性调整风险,合理调控仓位,把握优质龙头个股低吸机会。
财信证券认为,不必过度悲观,市场中长期向好概率更大。昨日市场大幅调整有多重因素刺激共振,当前货币政策虽然弹性减弱,但并没有完全退出宽松,流动性依然充足,经济同步指标持续好转,企业盈利拐点将至,A 股中长期向好的格局并未改变。技术面来看,目前处于7月以来月线级别的调整,季度均线的向上趋势并未改变,向下支撑位在3100-3150点附近。中长期坚定看好科技成长板块,关注可选消费的估值修复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