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户获取期入手,分析如何在吸引新客户的过程中做好渠道管理。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如何找到最好的渠道?
一、为什么做渠道管理?
在如何做好营销渠道管理之前,首先要分析为什么要做渠道管理。下图中,我们整理了五种常见的营销渠道。在当今时代,流量的来源必然离不开这些渠道。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公司的APP开发上线了。在获客期间,以上五个渠道投入了app store、百度的竞价广告、线下地铁广告,举办了两次沙龙活动,做了一个月的信息流广告,最终获得了一万多注册用户。但由于一开始没有对用户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在用户需要进行精细化操作时发现收集的数据过于简单,只知道来自哪个渠道,没有用户的活跃次数、打开APP的次数、打开的频率、时间、行为以及触发的事件,导致无法进行精细化操作,后续用户逐渐流失。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由于用户画像不清晰,各个渠道的用户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渠道无法优化,后续的精细化操作无法进行。所以我们的产品上线后,一定要做好渠道管理,为后续的精细化运营打好基础。
二、如何做好渠道管理?
以上分析说明了为什么要做渠道管理,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其实渠道管理的本质就是管理各个渠道的用户。在客户获取期的渠道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用户数量、用户质量和全面的用户管理。
1.用户数量
在渠道管理过程中,用户数量是最直接的指标,反映了通过渠道获取客户的能力。用户数量的可衡量统计指标包括各渠道用户总数、新增用户数和活跃用户数。
我们可以统计每个频道的新用户数量,选择查看时间间隔,查看新用户的浏览器、城市等信息。信息越完整,越有利于后续的精细化操作。
2.用户质量
在渠道管理中,用户数量很重要,用户质量也很重要。用户质量反映了这个渠道的客户属性是否匹配,是否是目标用户,能否发展成为忠实用户。用户质量的可衡量指标包括用户在该渠道的持续时间、频率、粘性和留存率。
我们可以统计各个渠道的用户数量,选择观看时间间隔,在产品页面查看各个渠道用户的观看情况,分析用户的粘性。
3.全面的用户管理
在做好用户数量管理和用户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可以将两者进行整合,基于用户行为进行全面的用户管理,分析用户行为,找到最佳渠道以及各渠道在推广中的占比。
做好渠道管理后,可以进行精细化运营,对不同渠道的用户采取差异化的运营策略,根据渠道管理的结果调整优化客户获取渠道,从而获取更多的用户。
摘要:本文分析了渠道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渠道管理。重要的是,在产品推广和获得之前,要特别注意渠道管理和数据收集的规划,这样后续的精细化操作才能取得得心应手的效果。
|内容来源: 诸葛io数据教练
【头条-袁帅伦道】运营人:袁帅,互联网数据分析运营从业者,新社汇平台联合创始人,微会移动平台创始人,【镜花缘孟慧古道】精品B&B小院线运营人。会展业信息化与数字化专家。网络营销人,SEM搜索引擎营销人,SEO工程师,注册数据分析师,永红数据科学研究院MVP,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认证: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畅销书《互联网销售宝典》联合出品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