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近日,一则“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校园贷款警示”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据悉,与“校园贷”相关的诈骗今年上半年再次出现。一些校园贷款披上了“创业贷款”、“求职贷款”、“分期购物”等新的外衣,从江湖上重新冒出来害学生。很多在校的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被“招录”了,诈骗金额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影响非常恶劣。
相信分期付款购物,误入高利贷陷阱
今年8月底,疫情后返校的大学生谭笑计划购买一辆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在校外电动车店几经挑选,谭笑终于看中了一辆售价4000元的电动车,但兜里没脸,久久不能下定决心。
看到这,店主告诉谭笑,这家店支持分期付款,一个月还几百块就够了。然而,店主没有告诉谭笑,商店提供的分期付款服务不是商店的分期付款服务,也没有告诉提供分期付款的公司。由于缺乏防范意识和社会经验,谭笑稍微沟通后就同意了店主的提议。
于是,在办理分期的“工作人员”指导下,谭笑在一个微信官方账号上填写了各种信息,包括身份证、银行卡信息等。由于过程复杂,表格繁多,谭笑甚至没有看清楚表格上写的是什么。随后,“工作人员”指导谭笑开了几个“服务套餐”,并告诉谭笑这是收费最低、最划算的。谭笑半信半疑地买了它。
9月第一个还款日,谭笑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成功还款530元,中间没有发现异常。然而,当我10月份再次查看还款时,谭笑发现本月到期的金额比上月多了200元,微信官方账号无法查看自己的待还金额。拨打客服电话后,客服告诉谭笑,凭借自己开通的灵活还款服务套餐,加上需要收取贷款管理费,欠款总额为12720元。谭笑惊慌失措。还款第一个月后,要还的金额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随后,谭笑在室友的建议下选择报警,案件仍在调查中。
选择收费明确的常规产品
近年来,校园贷款渗透到校园周边的商家,犯罪嫌疑人利用大学生对商品的热爱和风险防控意识淡薄,诱导学生贷款。
据广发信用卡中心信贷专家分析,谭笑遭遇典型校园套路贷,网贷平台设置低利息甚至零利息、低分期利率等陷阱。来吸引那些没有深入世界的大学生。但实际上,网贷平台的资金成本并不低,有些产品仅靠年化利率甚至可以达到25%左右。同时,也隐藏着许多“诡计”。比如有的平台会收取管理费、服务费、保险费等费用。一旦分期付款逾期,将产生各种滞纳金、违约金等费用。这些收费项目不会提前向大学生明确说明。因此,专家提醒,大学生在借贷时一定要看清各种收费条款。
除了日常购物消费的常规贷款外,还有“创业贷款”、“升学贷款”、“培训贷款”等校园贷款。那么,如果大学生需要贷款,可以选择哪些渠道呢?广发信用卡中心信贷专家建议,广大学生在选择信贷产品时,应提高风险防控意识,理性消费,对需要提供敏感个人信息的情况提高警惕,选择中国银保监监管的银行信用卡等正规产品。目前,一些银行已经推出了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信用卡产品。使用这类产品不仅可以让学生享受到信用消费的便利,还可以提前积累信用记录,打下一个围棋
广发信用卡专家也提醒同学们,面对层出不穷的“校园贷”骗局,广大青年学生一定要切实提高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制定消费计划,合理安排生活开支。如果真的需要申请贷款,首先要和父母沟通,仔细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到正规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