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措施,创新创业目标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创造力,促进竞赛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紧密融合,壮大创新创业生力军。

对于高校来说,要想在活动中争得头名,就要培养有竞争力的参赛团队和项目,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竞赛促教育培养人才,开创创新创业教育新局面。

强服务

重庆大学:为师生提供全要素服务

共青团作为创新创业的孵化器,负责全校的创业竞赛、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和创客氛围。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双创服务,重庆大学还搭建了以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主体、学生科协、KAB创业俱乐部、学生创业基地为三翼的“一体三翼”工作平台,汇聚政府、学校、校友、社会。优势资源,建立知名专家和企业家团队,辅以创业模式,并开设700多平方米的创客空间和学生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师资、资金、场地等。

同时,重庆大学还与大学科技园联合创建了“国家创意空间”“国家高校实践教育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等。300多个项目团队入驻不同孵化平台,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社会资源的嫁接。

谋创新

重庆邮电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创新

重庆邮电大学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供创业知识,到创业实践、孵化,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学校通过10年的探索,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创新。在这一理念下,重庆邮电大学提出依托专业创新创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科技创新鼓励创新创业教育,以科研成果应用为基础,避免学生承接低端创业。

为鼓励师生创新,学校专门设立了创新创业奖学金及相应的激励机制,同时设立了“本科生科研培养计划”、“研究生科技成果奖励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计划”,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奖励在科研论文、学术著作、国家专利、科技竞赛或学科竞赛中表现突出的科技成果。

建体系

重庆文理学院:打造“六位一体”教育体系

2009年,重庆文理学院提出“创业第一、就业第一”的理念,同年建成30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作为我市最早启动创新创业工作的高校之一,该校于2010年率先面向全校开设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拟定《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教学大纲》,并于2013年推出“创业先锋班”。

如今,重庆文理学院已逐步构建起“体系、课程、实践、师资、制度、服务”的“六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包括统一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分层分类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校两园”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培训平台、长于实战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重融合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产教融合中升级创新创业

对于h

如今,创新创业成果与产教融合实现了深度融合。学院围绕重庆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研发了多项项目成果:“基于物联网的LED照明器件”等专利实现了成果转化;“农村电商平台”、“智能农业监控系统”、“水下机器人”、“3D打印机”等项目申请专利授权并注册公司.

此外,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也与教学改革和校园文化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