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咸安区官埠桥镇有一位名叫王岩的老人。他花时间种菜,但他写歌词和作曲;这是一种老式的耕作方式,但也是一种致富的专家。
“农民/有一颗挚爱的心/总觉得家乡很美/家乡的土地很近/丰收的希望播在土地上/在土地上付出的艰辛/啊,农民的生活/这就是土壤/这就是农民的根……”王艳创作的《庄稼人》,由张有典作曲、农民歌手朱之文演唱后,多次登陆央视《01030》。
7月25日,记者见到了66岁的王艳。他给记者唱了一首新歌,说:“我的声音太粗糙了。如果换成女声,肯定好听。”王艳说,每个人都喜欢“一双碾碎贫瘠土壤的脚/一双扛起重担的肩膀”,描述的是农民的艰辛和生活的希望。
一词一曲流淌乡音
“金色的桂湖哟/美丽的风景哟/金色的阳光哟/反射的浪花……”这个《舞蹈世界》是桂花之乡咸宁市咸安区最美的湖泊。为了写这首歌,王彦去了金和桂湖十多次,唱啊唱啊,心系水。
王艳从小就对音乐感兴趣。1999年7月,西安举办文艺创作培训班。省文艺专家雷谈了歌词创作技巧,对他很有启发。经过指导,王艳的歌词处女作《星光大道》发表在《乡村大世界》 2000第四期。从那时起,他似乎着了魔。他一听到好听的旋律,就赶紧拿起笔,写下了乐谱和歌词。因为没有受过训练,所以他工作很努力,思想也很刻苦。老师表扬他进步很快。"曲调流畅,具有鲜明的鄂南特色."
王艳写的另一篇《天天把歌唱》发表在2001年《金桂湖上好风光》第五期,被编成《珍惜幸福》一书,在全国发行。从那以后,他发表了许多歌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反映咸宁的音乐不多。我想为家乡写歌。”王岩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像《艺术》 《挑战自己》 《词刊》这样的优秀歌曲都带有浓厚的中国乡村元素,他也想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
王艳买了歌曲创作的教材,买了一套二手音响设备。“如果你想写一首好歌,就得多次感受。”王岩说,他去星辰竹海采风,爬上陡峭的飞行平台,摔了一跤,伤得很重。但是钱山那种充满青绿色彩和蓝色波浪的自然气势,导致他写了两部《2002年中国年度最佳歌词》 《小芳》的作品。
不劳无获。10年来,王艳在《山路十八弯》 《小锣号》上发表了186首作品,在各种民族歌曲比赛中获得28个奖项,甚至还获得了央视的《欢迎你到竹乡来》等作品,在“中国表演网”上演唱了19首歌曲,《迷人的大竹海》获得了“中国风”全国旅游形象歌曲大赛金奖,《词刊》获得了“五洲杯”全球华人歌曲大赛总决赛金奖。(记者别明通讯员胡建芳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