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撑下,中国经济度过了疫情的寒冬,以“中国速度”实现了疫后复苏。在推动经济逆势发展的同时,中国银行业也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担负起服务地方经济的责任和使命,实现全方位新提升。“六五”末新征程,杭州银行交出了崭新的成绩单。该行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总资产为11692.57亿元;贷款总额4836.4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81%;贷款总额占总资产的比重为41.36%,较去年末上升0.93个百分点。
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源于我行不断探索业务创新,完善机制管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均衡发展。同时服务实体经济,打造特色品牌,发展普惠金融,保护绿水青山,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创建科技金融生态主动服务成长实体企业
充分发挥金融引领作用,杭州银行将做好信贷资源优化配置,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为实体经济培育更多发展动能。
科技创新、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获得新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如何满足这些行业的个性化融资需求?
杭州银行从不同时期科技企业的发展特点和核心需求出发,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结合自身专业能力,开发了全生命周期、全渠道生态、全资产管理的创新产品体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上海某科技公司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应用产业化为发展目标,是国内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领军企业。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杭州银行给予企业3500万授信额度,支持企业发展。近两年,企业的销售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业务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除了积极介入高新技术企业,杭州银行还特别关注制造业的信贷供给,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
国内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在嘉善县设立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筹备年产3000万芯公里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全产业链项目。该项目列入2020年浙江省重点项目名单,需银行融资15亿元。计划三家银行组成银团贷款。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其中一家参与银行审批滞后,企业表示成团时间短。获得这一信息后,杭州银行嘉兴分行及时表示愿意与企业合作,仅用20天就完成了3亿元制造业贷款的投资,以资金实力全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产业升级。
坚守源头,专注主业。杭州银行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持续发力普惠金融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杭州银行推出了“五减两免”“八项措施”等一系列举措。截至2020年底,累计为159家企业发放专项优惠贷款,余额57亿元,加权平均利率2.71%,充分保障了小微民营企业复工复产
除了一系列抗疫政策外,该行还积极推进产品创新优化,加大信用贷款支持力度,设立“首贷户”绿色审批通道优先保障授信额度等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期内,该行积极为15311户小微客户增加信用贷款,期内授信总额38.45亿元。截至2020年末,全行普惠型小微企业纯信用贷款24.01亿元,较年初增加7.21亿元,增幅42.92%。
继续深化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杭州银行致力于满足客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更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融入人们生活和业务经营的方方面面,让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触手可及。
绿色金融引领清流装扮美丽生态图景
15px;">绿色转型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杭州银行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金融理念、环境风险防控贯穿到信贷业务全流程,打造国内领先的绿色金融品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2020年,该行完善绿色金融业务管理制度和系统,加大绿色环保领域信贷投入,促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截至2020年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约314.83亿元,较年初增加98.00亿元,增幅达45.19%。
数据背后,是守护绿水青山的诸多实践:
报告期内,国家开发银行发行100亿元“应对气候变化”专题绿色金融债券,该债券所募集资金将用于低碳运输等绿色项目,减缓和抑制气候变化,降低污染物排放。杭州银行作为主承销商助力国家开发银行发行首单多市场同发绿色金融债券,推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债券市场要素自由顺畅流动,同时为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020年,该行根据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新的绿色信贷制度及时修订制度,改造管理系统绿色融资模块,梳理全行存量绿色融资情况,以满足监管部门准确、高效的绿色信贷监测要求。
根据人行2020年4季度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杭州银行绿色信贷业绩评价位于浙江省法人金融机构第13位;位于浙江省同类型金融机构第3位;位于杭州市法人金融机构第2位,各项排名名列前茅。
新一轮五年战略规划启程,杭州银行将坚定战略雄心,坚持质量立行、从严治行,提升价值创造力,加快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奋力开启新征程。文/肖烁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