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四月十六日电(记者题:“联”出未来——内地与港澳专业人士“三地联营”创业大湾区)
新华社记者韩杰许鸿义
如今,年轻的澳门人张思源已经非常熟悉澳门与珠海横琴之间的通勤生活。随着两地互联互通日益便捷,这位“90后”见习律师正在实现“大湾区律师”梦想的路上。
留学归来,法学专业毕业的张思源,自然把律师作为自己的职业规划,看中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前景。“大湾区正在蓬勃发展,在那里我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看到更多的风景。”张思源说:“而且我通过了内地的司法考试,希望学以致用。”
中国银行-利图-方时(横琴)联合律师事务所位于环境优美的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距离横琴港不到1公里。张思源每天从澳门的家坐公交车到横琴港,通关后步行到这里练习。“通勤只需3澳门元”。
张思源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是中国第一家由内地、香港、澳门三地联合经营的律师事务所。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港澳律师数量最多,业务范围最广。拥有内地及港澳地区注册执业律师31名,其中内地律师4名、澳门律师11名、香港律师16名(含大律师4名),是“一国两制”实践下内地与港澳法律服务合作的创新。
这家律师事务所的特点是不仅为内地、香港、澳门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也为多法系、多语种国家和地区的多元化法律需求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自成立四年多以来,营业额持续增长。
“我们主要对内地法律服务市场感兴趣,这是由于国家按照CEPA逐步向港澳律师开放内地法律服务市场。”中银-利图-方时(横琴)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陈毅表示,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内地律师了解内地法律,而港澳律师则非常擅长涉外法律和接轨国际规则,凸显了“三地合资”的优势。“我们看好大湾区市场,对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充满信心。”
随着规则的趋同和融合,“三地合资”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景观。
位于横琴的华中联创设计顾问(横琴)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由内地、香港、澳门建筑领域专业人士联合举办的设计顾问机构。公司总经理闫舒表示,在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政策的指引下,他们成功将澳门工程模式和香港工程模式落地内地,为港澳建筑工程专业人才打开了广阔的市场大门。
2019年9月,珠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珠海经济特区横琴新区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企业资质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认可规定》,这是mainland China首次允许港澳地区建筑工程领域的专业企业和专业人员以地方立法形式直接在mainland China提供服务。
颜姝是本规定的主要起草人和总顾问。他说:“这项规定的出台引起了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港澳地区工程界的热烈关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横琴新区已有1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和数十家港澳专业企业备案执业。”目前,广州、深圳、东莞等大湾区城市也出台了类似的政策或规定,越来越多的港澳专业人士来到内地提供服务、开拓市场。
“澳门的产业结构比较简单,需要发展更多的产业,‘执业资格认可’让澳门年轻人看到了建筑工程行业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从建筑行业开始,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来母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