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华莱士汉堡加盟官网 加盟华莱士大骗局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可能不仅温暖,还可能翻车。8月6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近300家奶茶饮品店的检查结果。部分店铺存在食材存放不规范、垃圾桶加盖不及时等问题,涉及奈雪旗下的茶叶、蜜雪冰城、旱獭塘、亦舒少仙草等品牌。

事实上,近两个月来,餐饮连锁行业的食品安全频频亮起“红灯”。无论是奶茶行业的“线上名人”——奈雪茶和蜜雪冰城,还是外卖平台的“人气王”——华莱士炸鸡和杨国福麻辣烫,都是在全国都有门店的品牌。为什么不同的连锁餐厅以同样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

“看来加盟店的加工环境脏乱差,食品原料变质。但其本质直接指的是当前餐饮市场特许经营模式带来的监管困境。”西华大学食品产业融合创新中心主任唐勇认为,质量与速度、扩张与员工素质、行业景气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餐饮行业尤其是茶店等新消费行业的痛点。要解决这些痛点,就要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标准,以重罚迫使企业履行食品安全责任,建立诚信经营体系。

现象:从奶茶到炸鸡到麻辣烫

加盟店频频亮起食安“红灯”

“蟑螂爬来爬去,水果腐烂,虚假标签……”奈雪在北京的一些茶店最近被曝出上述食品安全问题。问题曝光后,北京和广东的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对相关门店进行突击检查,并约谈了奈雪的茶叶总部。

这已经不是茶店领域第一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了。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主打下沉市场的蜜雪冰城被曝出饮料中有臭虫;南宁舒叶少鲜草品牌店也曾接触过原料过期、草莓变质等食品安全问题。

如果将视线半径延伸到整个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的“红灯”只会在7月份频繁亮起。同月,华莱士被曝出某店厨房工作人员不穿的行为,用口罩和手套做炸鸡和汉堡,产品落地后直接油炸,抽油烟机清洗剂直接滴入锅内。与此同时,杨国福麻辣烫的一家店铺被曝光,发现仓库里的食材被老鼠咬后还在继续使用,厨房的抹布既洗菜又洗鞋。此外,刚刚完成近8亿元E轮融资的何复老面也因食品安全问题暂停门店。

从奈雪的《茶与蜜雪冰城》,到华莱士炸鸡和杨国福麻辣烫,都是消费者熟悉并爆红的“线上名人”企业,都是在全国各地开店的品牌。暴露问题的店铺也有一个共同点:——“加盟连锁”。

4月21日,记者发现,北京西单欢乐城店的工作人员将该产品的生产日期标注为前一天。

数据显示,低价华莱士高达1.7万家门店;杨国福麻辣烫加盟店数量已超过6000家;奈雪的茶直营店总数也超过了500家。

“凡是以特许经营体系为基础的茶连锁品牌,食品安全质量内控体系是最容易‘爆’的风险点。”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告诉记者,就中国目前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而言,在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和内部控制实施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比如蜜雪冰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主要是利润扩张低,门店加速开业。门店数量的快速扩张增加了管理难度,导致门店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奈雪的茶发现了原料储存的问题


背后:加盟店遍地开花


定价低利润空间压缩,品控难保证


事实上,今年以来,资本正密集参与到餐饮行业,上市、投融资事件频频。蜜雪冰城、喜茶、古茗接连拿到融资,而奈雪的茶上市,更是将茶饮话题推向高潮。而其他品类,如自嗨锅、遇见小面、文和友等等,多家知名餐企进行了A轮以上融资。


资本入局,餐饮品牌连锁规模迅速扩张。仅从开店速度来看,蜜雪冰城堪称行业翘楚。凭借2元冰淇淋、4元柠檬水和6元奶茶等低价爆品迅速抢占市场,目前蜜雪冰城全国门店数量已经突破14000家。今年年初,蜜雪冰城持续三个多月的首轮融资完成,估值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红星新闻记者从蜜雪冰城官网提供的加盟资料上看到,加盟费的明细是公开的,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的加盟费分别为11000元/年、9000元/年、7000元/年。拨打其加盟咨询电话,对于记者“选择在成都开一家蜜雪冰城”的回复是,加上日常管理、门店设备、原材料、装修和房租,需要准备至少35万元,其中订购所需原材料及物料费用在6万元左右。蜜雪冰城表示,自己是单店加盟模式,公司不参与门店分成,这样也能实现门店的快速复制。但是这样的模式,也给蜜雪冰城带来了管理难度。


朱丹蓬曾表示,蜜雪冰城频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快速扩张的门店数量增加了管理难度,导致门店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以长沙为例,蜜雪冰城的员工工资比茶颜悦色、喜茶或者其他的茶饮品牌要低20%甚至30%,“员工整体素养偏低造成整个运营风险增加”。另外,茶饮市场竞争激烈,“蜜雪冰城定价偏低,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品控难以保证。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对奶茶饮品店开展了监督检查


同样因加盟店陷入卫生与食品安全问题的还有杨国福麻辣烫。杨国福麻辣烫公司网站披露,该企业目前加盟门店已达6000多家。记者留意到,数量庞大的门店下,加盟费用“撑起”了杨国福麻辣烫至少20%左右的营收。


据一位加盟商向媒体提供的加盟账单明细显示,共计40万元的开店投入中,加盟费和押金不到3万元,剩下的全是各种设备和物料费用。多位加盟商和业内人士认为,正是因为前期付出的成本太多,为了尽快回本,杨国福麻辣烫的加盟商们就在其他地方“能省则省”,这也变相导致了不少门店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


专家:建立从业人员诚信体系


重处重罚倒逼企业履责


事实上,为守护食品安全,全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餐饮企业的查处力度在逐年加码。社会、公众关心关注的“网红餐厅”、连锁餐饮、重大活动餐饮服务单位等均是检查重点。


一边是新消费企业迎来快速扩张风口, 另一边是以低价著称的加盟模式餐饮品牌成为食安问题高发区,如何破解这一矛盾?


“对于餐饮企业而言,通过加盟来实现快速扩张,更不能遗忘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唐勇认为,虽然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强监管,但部分连锁加盟企业的“老问题”仍难根除,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诸如奶茶店等新行业内部管理没跟上,缺乏食品安全投入和行业诚信体系,甚至在监管执法具体实操上尚存在空白。


唐勇举例说,比如奶茶店,从业人员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市场门槛不高,资本进入缺少限制,致使经营企业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市场一些头部品牌规模扩张多采取加盟模式,这种模式虽占有市场速度快,但也有非常明显的弊端,即品牌方对加盟店管控能力较弱,而加盟店也缺少维护品牌声誉的动力,容易导致放松对生产过程和员工行为的管理,埋下食品安全隐患。


因此,唐勇认为,连锁餐饮企业总部不能只想着收加盟费而不履行管理职责,要加强对加盟店的品控管理,堵住管理漏洞,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从业人员的诚信体系,严格操作规范要求。“目前,对于一些诸如奶茶行业的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或者是操作指南。”唐勇坦言,对于新兴行业的监管上尚存在空白,比如奶茶店产品的配料比例、食材存储的规范、后厨的卫生标准等等。“可以梳理出一个具体的操作标准或指南,同时加大事中监管,方便每一位执法检查人员对照细则进行检查。”


此外,唐勇还建议在常态化的监管机制下 ,还要有特定时期的“霹雳手段”,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重处、重罚来倒逼企业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