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天津卫视创业中国人 创业中国人

人们常说,成功的机会往往会遇到,但不会去寻求,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21:20 5月8日晚,天津卫视《创业中国人》节目中,牛家人大碗牛肉面创始人杨、精品咖啡创始人楼波音与我们分享了他们如何通过经验寻找机遇,通过信念战胜困难。

牛家人大碗牛肉面,童年的味道温情的心

说起面条外卖,消费者和商家都担心送的时间长了会导致面条吸水。牛家仁碗牛肉面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品牌之一。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这还必须提到创始人杨的创业经历。

2009年,刚刚买房结婚的杨开始创业。到现在,他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11年。创业时,由于缺乏启动资金,他们四个合伙人卖房借钱,最终拿到了足够80万元的启动资金,开了第一家快餐店。

快餐店的主要业务是外卖。为了降低成本,他们每天早上三点起床,开着唯一一辆破面包车,去30公里外的批发市场买菜。四个月后,他们开了三家店,花了80万元。他们再次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杨曾经有过放弃的想法。当时他们的伴侣只有3000元的月薪,还完房贷后只剩下一个人的生活费。他不得不把妻子和孩子送回他母亲的家庭。当杨的妻子看到他担心借钱时,她主动帮助了他。2010年春节,为了给来年的员工发工资,他们四个合伙人都希望能回家再借10万。带着这个信念,他们又补了40万元,公司逐渐步入正轨。

在多年的创业经历中,杨时常想起小时候暑假在爷爷奶奶家吃的手工面。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爷爷奶奶的离去,这碗手工面在杨的脑海里越来越难以忘怀。2018年,杨踏上了寻找记忆中这种面条味道的旅程。

去了杭州的面馆,去了南京合肥,又来了河南陕西山西。最后,杨终于在安找到了记忆中的味道。也发现了这种味道的秘密——红麦。杨希望更多的人能品尝到这种温暖的味道。他决定开一家面馆。

为了解决面条容易“结块”的问题,他和他的团队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准备了一种秘制酱。就这样,一大碗牛肉面的牛肉面诞生了,声称取出来的牛肉面就不会是‘坨’了!相信凭借着传播温暖的信念和良好的用餐体验,牛家将征服更多消费者的胃和心。

诗夏精品咖啡,让咖啡如恋情一样浪漫

说到咖啡,就不得不提蓝山咖啡了。作为蓝山咖啡在中国的第一人,精品咖啡创始人楼波音有着非常浪漫的经历。

上世纪80年代,楼波音还是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的学生,文艺青年。他偶尔会在国内的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小诗,也因为这些小诗,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经常给他写信。

其中,河南开封的一个女孩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书信往来中,爱情的种子逐渐在他心中种下。大学毕业后,他决定去古都开封和Xi。经过20多个小时的颠簸,他第一次来到河南开封。

为了遇到这个女孩,娄波音特意来到她的工作地点,他的心里充满了憧憬。

结果却被告知女孩没来上班。大概是没有缘分吧,楼波音只好登上返程的车子,却在车上看见一位披着黑色长发,身着碎花裙子,推着自行车的女孩,他中途下车,女孩与他相视一笑。


回到杭州,楼波音被分配到一座监狱任狱警,他和那个女孩开始了书信往来。女孩偶尔到杭州来看望他。有一天,楼波音与女孩在杭州的南山路上看到一家非常有格调的咖啡馆,两个文艺小青年非常动心,哪知道进去以后一看,咖啡的价格把他们吓住了。一杯咖啡的价格差不多是他半个月的工资。女孩会意地拉着楼波音的手出去了,尴尬的情景让楼波音埋下了一个种子,他要给她开一家属于他们自己的咖啡馆。


女孩后来成为了楼波音的妻子,他来到了开封,与她一起生活。他被调到河南的银行,一干就是10年。2005年,楼波音的大学同学想在杭州创业,邀请他下海打拼,正是在那个时候,他几乎认识了餐饮界所有的企业家。那时候,杭州的咖啡西餐行业协会刚刚成立,楼波音被邀请任秘书长。


2007年,楼波音一边创业,一边完成秘书长的工作。杭州政府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而餐饮休闲类刚好是其中之一。到了2009年,楼波音策划了中国杭州咖啡西餐节,邀请到了当时的牙买加驻华大使,以及在中国考察的牙买加咖啡工业局局长。结识二人后,楼波音纵览杭州近1000家咖啡馆,但是却缺少品质产品。他萌生了生产优质咖啡的念头。


2010年,楼波音带领杭州咖啡团队一起把牙买加蓝山咖啡引进中国,打破了日本人垄断牙买加蓝山几十年的历史。随后到2014年,他终于圆了多年的梦想--在杭州西湖边开设了第一家咖啡馆--诗夏精品咖啡。这个名字包含着楼波音对与妻子相遇的珍视,因为诗歌在夏天相识,更重要的是,诗夏还是他妻子名字的谐音。这家咖啡馆见证了他与妻子的爱情。


时至今日,这家咖啡馆依然在西湖边伫立着,给不少的游人旅客带来口味醇正的优质咖啡。楼波音与妻子的爱情故事,也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


更多精彩,请关注创业中国人官方服务号; 您也可以关注创业浪潮会公众号,投稿分享属于自己的创业故事,也许就会碰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或在别人的创业故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