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静安区动迁最新消息 静安区创业办公室

在找到尾款的那天,于不敢太高兴。一个多月来,她每天花40分钟收钱,这让她很不开心。

她把朋友的钱结了,大大松了一口气,废物研究所成立后的第一场演出收支持平。

30平米的工作室不仅仅是“一个大小姐,两个大师”。

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我看到了他们的“野心”。

有一段时间,余只说自己像“祥林嫂”。

三个年轻人在静安青年创业孵化园从事艺术。

“废物研究院”是三位热爱艺术的年轻人创办的木偶工作室,因为兴趣相投,2020年底,三位来自不同职业的人以团队的形式参加了创业大赛。他们的工作规划受到各方关注和政府支持,并加入了大学生创业孵化计划。

前老板说,于唯一的辞职报告就像一本竞赛书,上面写着“我以后想做点有意思的事”。从按月领工资到自己创业,魏昱说他没想过会发财,所以他想做一个有戏谑态度的木偶。

他们的工作室今年年初在静安青年创业孵化园成立。这个30平方米的工作室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

颜正在做木偶。

作品《夸父骑士》受静安戏剧谷委托,在以“戏剧点亮生活”为主题的五一大游行中,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余、颜大学毕业四五年后开始创业。他们的想法是做自己喜欢的木偶,走上舞台,引起大家的注意。比赛中的创意设计《波萨与鱼人鸟》成为他们的第一个项目。

木偶剧的创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她觉得创作过程不符合市场节奏,只能用“不成熟”来评价第一步。木偶制作没有结构小品,什么风格和表演效果都在他们的脑海里。一个灵感可能会推翻以前的想法。这种不稳定性也是目前与客户合作时最大的挑战。

而且还有一个可以拆迁的地方,于雷一眼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大学毕业后,学舞蹈设计的雷宇开了一家小店,小店也是工作室取之不尽的“宝藏”,从自己做的娃娃到家乡海拉尔的雪,再到撒哈拉的沙。现在,他把这个小店给了退休的父母,而自己则致力于创作。

母亲从家乡带来了海拉尔的雪。

在没有启动资金的情况下,需要权衡效果和成本,制作木偶所用的大部分材料都是他们淘来的或者捡来的。他们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哪里拆迁,雷宇都会去老房子里挑挑拣拣。巷子里堆满了废弃的旧物件,所有值钱的都被拿走了,剩下的垃圾

或许就有中意的“宝贝”。老画框、老照片,都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看到“好物”,他们的眼里就会发光。有肌理的材料用到作品里就更自然,这也是他们优先选择“垃圾”而非直接购买材料的原因之一。


于雷说,这些材料就算花钱买也不贵,“我们不是真的在捡垃圾,而是在积累素材,说不定下一个项目这些东西就能用上”。“废物再利用,有故事感在里头”,这也是工作室起名“废物研究所”的初心。


“不为挣钱,只因热爱”,但真的碰上钱的问题,于唯一也头大。之前,她和朋友自嘲离职后是彻底地“用爱发电”,不知道图啥。朋友说,等钱进账了你就有动力了。当时于唯一不认同,觉得把她说得太“物质”。


“可是当看到余额增加时真的感到踏实,能解决很多现实问题,这真的很神奇。”于唯一说。


制作、运送都自己来,这辆“夸父”的座驾还要承担临时摆渡任务。


从4楼的工作室到楼下花了半小时。


提前到了演出地点,木偶还需要简单的拼装,找插座是于雷的强项,简易胶圈要保持热度需要速度配备。


偶“动”起来了,“两个师傅”相视一笑。


偶就像“师傅”的女朋友,别人不能碰。


一开始,他们的团队仅想做戏里的一部分,不卖票,也不面对观众,没想到慢慢就吸引了一些观众和粉丝,也能排演整出的戏了。目前“废物研究所”计划用3年时间做5部戏,如果都能做出来并且推向市场,接受住市场检验,才敢想进一步的发展。


由于第一部戏积累了好口碑,目前已有3个项目在与“废物研究所”接洽。他们不想走得太快,不希望为了迎合演出而过多干预创作。这次静安戏剧谷的委约作品《夸父骑士》,就给了工作室很大的创作自由,在五一长假的“戏剧照亮生活”主题巡游中受到观众的喜爱。


“九尾狐”和“夸父”在静安公园巡游,粉丝一路追随。


像“废物研究所”这样的创作团队在上海静安还有很多。作为“上海文化十大品牌活动”之一,由静安区政府主办的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对青年创作人才的孵化和培养给予资金扶持,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展露才华的机会。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张驰 图片编辑:张驰 编辑邮箱:8903168@qq.com


上观新闻 蒋迪雯 摄影报道

来源:作者:蒋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