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父子兵”,现在却有了“母女一起创业”。
汶上县南站镇有一对母女。我母亲张爱钦在樊村创办傅蓉服装加工厂15年,女儿李修启跟随母亲的脚步,在西丽银村创办了九宁服装加工厂。现在,南站镇有十几个服装加工点,在创业致富的同时,促进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和脱贫。
开服装厂
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2003年,凭借在服装加工厂多年的工作经验,张爱钦看到了商机,走访了很多地方进行学习。在丈夫李先敏的支持下,张爱钦投资12万元在村里成立了傅蓉服装加工厂,主要与集宁服装企业合作加工帽子等针织品。
工厂成立之初,村里大多数人对一个农村妇女创办服装加工厂持怀疑态度,导致工厂面临招不到工人的大问题。当厂房建成,机器到位,耽误一天就浪费一天。张爱钦主动到亲戚家做思想工作,挨家挨户走访,通过免费培训服装加工技术、提前发放部分工资等方式,吸引村民来厂务工。经过她不懈的努力,工厂终于正常运转了,在济宁服装企业提供的技术帮助下,她从早到晚在工厂里辛勤工作,这让她赚到了创业的第一盆钱,也让村民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在张爱钦创业的第五年,她迎来了自己创业的新转折点。她在福建泉州的朋友主动与她取得联系,讨论合作意向。他提供服装设计和销售渠道,张爱钦的工厂为她加工服装,赚取更大的利润。
这场讨论让张爱钦看到了更大的商机,随之而来的挑战也让张爱钦陷入了沉思。与福建泉州的朋友合作,意味着一切风险都要自己承担,不需要济宁企业的依赖。经过与丈夫李先敏的反复讨论和慎重考虑,张爱钦决定与福建泉州的朋友合作拓展业务。早期的成功使工厂的一些老员工表示支持张爱钦的决定,这大大增加了张爱钦的信心。
母亲的第二次冒险
成功打动了女儿
在与集宁服装企业完成最后一次合作后,张爱钦拿出部分资金购买新的服装加工设备,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服装加工技术,来自福建的朋友也多次前来帮忙。
这期间,在巨大的压力下,张爱钦垫付了服装原料、购买新机器、培训新员工的资金,使她恢复了创业的初始状态,一个月瘦了十几斤。幸运的是,每一次努力都有回报。2007年11月,傅蓉服装厂加工的羽绒服成功销往山东青岛、江苏等地。张爱钦再次成功创业。
受母亲张爱钦坚强勤奋精神的影响,女儿李修启也萌生了创业的想法。2010年,在母亲张爱钦的帮助和指导下,李修启在西尹村创办了九宁服装加工厂,主要从事女装加工。不同的是,她的女儿李修启年轻,有很多想法,比她母亲更熟悉网络。她向母亲提出了“工厂加工点”的模式,工厂打印衣服,一些零工由加工点处理,方便了家里有孩子的农民就业,同时减少了服装
李修启看到了线上销售的新渠道,结合农村淘宝的发展,准备开自己的淘宝店,把销售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降低了货物运输成本,让服装加工厂迎合市场,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如今,张爱钦服装加工厂的生产规模已超过100万,她女儿的服装厂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