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新创业学期末考试答案 智慧树创新创业学答案2019

深圳特区日报记者何勇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感受最敏锐。创业密度已经成为观察商业环境的晴雨表。

据深圳市企业登记局最新统计,今年1月,我市新登记商业主体4.116万户,同比增长11.9%。截至1月底,全市商业主体361.4万户,同比增长9.6%。全市每千人拥有商业主体268.9个,企业170.2家(按市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计算)。深圳的创业密度连续7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从身边的小发明到高科技,深圳企业无所不包。华为、腾讯、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在这里诞生、成长、壮大,像明星一样的中小企业还有很多。深圳已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之都”。

营商环境好的企业“遍地开花”

“深圳有最适合创业者发展的土壤。”中美创投创始人胡浪涛感叹道。

中美创投在深圳、北京和硅谷设有三家分支机构,专注于中国和美国的新兴产业,伴随企业的成长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其中,超过71%的公司获得了后续融资,甚至登陆资本市场。胡浪涛的公司位于南山区深圳湾创投大厦。楼内创投规模达千亿元,为深圳创新创业者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成为深圳创投行业的核心“引擎”。在风险投资建设中,风险投资可以与小微创新企业、创业项目、创业者无缝对接,实现创新、创业、制造者、风险投资“四创联动”。

胡浪涛的深圳创业故事并非个案,很多经营者分享了他的感受:深圳吸引企业的吸引力来源之一,就是优越的营商环境。

自2003年5月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号文件以来,深圳几乎每年都出台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财政补贴、融资担保等金融支持手段不断完善和加强。

深圳启动多项改革,不断优化政府服务水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是深圳率先启动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改革之一。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实施全流程网上办理,实施“一窗创业”“30证合一”改革。近日,深圳再次修订《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在促进个人灵活就业、加强对外开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提高商事主体注销便利性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重点减少行政审批,提升服务水平,创新监管方式,持续降低投资创业的制度成本。这些措施吸引了更多的企业落户。

南山区是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最多的地方。南山建设用地紧缺,但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留仙洞总部基地等6个重点区域已经“壮烈”规划建设,箱底的地块全部用于产业发展和企业总部建设。如今,这些地区的企业充满活力,就像镶嵌在南海的一串珍珠。

在南山区,企业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这不仅受到国内企业家的追捧,也得到外商的肯定。数据显示,今年1月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南山、福田、龙岗,全市三区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占比75.8%,其中南山区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数量最多。

不仅南山区,

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新登记企业数量稳健增长,充分显示了我市稳住经济基本盘,促进商事主体有序发展取得了良好效应。


让人感到欣喜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事主体大幅增长,以5G、AI等为支撑的智能经济蓬勃发展。作为反映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新生企业数量不降反增,表明疫情并未改变深圳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市新登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38662户,同比上涨33.2%。今年1月,深圳市新登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485户,同比增加41.4%。各行业按本期新登记企业数量由多到少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新材料、海洋经济。


深圳正继续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舞台。位于深圳西北部的光明科学城建设现场,一片繁忙。这里正在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核心引擎。而在距离光明科学城30公里的西丽湖,南科大、清华深圳国际校区、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等科研院所环湖而立,为“硬件硅谷”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动能……


当前,深圳正在重塑以产业换道、土地整备、河流整治为代表的城市空间,从有限的土地中“挤”出发展大空间。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鲁先平博士说:“深圳的各种政策环境对我们相当有吸引力。在这里,既有磁力强大的产业链,更有良好的创业平台和氛围。”


第三产业数量超九成


深圳创业者青睐哪个产业?这也可以从深圳市企业注册局提供的数据中找到答案。


深圳企业注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1月新登记商事主体集中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数量占比为94.1%,第一产业占比0.2%,第二产业占比5.7%。从行业分布看,1月新登记的商事主体主要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大行业中。这些行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占比最高,为49.1%。


深圳的创新创业环境,继续产生“虹吸效应”。数据显示, 2021年1月我市迁入企业同比增长181.6%。


深圳创业密度全国“七连冠”,下一步怎么走?战略咨询专家郭磊表示,深圳的创业密度高,年轻、有活力应该是内在动力,深圳26岁至45岁的青壮年占比超过70%,成为深圳创业大军的中坚力量。外在动力方面,深圳市政府对民营及中小企业频繁出台的扶持政策给这个城市的创新创业增添了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与此同时,深圳持续不减的社会消费,成为创业企业能够不断生根发芽的沃土,这一点从第三产业在新登记商事主体中的占比可得到印证。”郭磊说,深圳的发展关注点正从数量进一步提升到质量上来,针对创业型企业的行业特点和成长特性,结合城市发展定位,在创业型企业孵化和培育上进行更细致地研究,让更多的创业型企业在深圳这片沃土上既能生根发芽,又能够茁壮成长。


作者:何泳


来源: 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