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参的种植条件
对于人参种植条件,适合PH值为5.0-6.5的弱酸性土壤。人参不能在地下水位高、低洼潮湿、通风不良、易板结、排水不畅的土壤、粘土、碱性土壤中种植。
实践证明,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疏松、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壤土适合在农田种植人参。不宜选择积水的低洼粘性土。
播种的时候,因为talinum里的种子很小,最好是育苗移栽。同时,播种的地块必须仔细翻耕耙平,地块土壤要细碎,地块表面要平整。春季更适合露地栽培。早春3-4月温室育苗,霜降后移栽露地,或4月下旬-5月露地直播。
这张图片来自pixabay,基于CC0协议
扦插时注意选择健壮的枝条,长约6-8厘米,有2对叶片,在叶节以下约0.5厘米处扦插,并保持水分进行扦插。嫩枝扦插和露地扦插适宜春季,20-30时适宜温室栽培。
人参是对光有严格要求的阴性植物。人参光的补偿点约为400勒克斯。光线太强,植株矮小,叶子又厚又黄。光线太弱,植株又细又高,叶片又细又绿,生长不正常。因此,在栽培人参时,应遮阴,调节透明度,避免阳光直射,使用散射光和折射光。人参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因纬度和气温而异,高纬度和低气温需要强光,反之,弱光,高纬度和低温地区为7000-22000勒克斯,高温地区为7000-10000勒克斯。
催芽时,将一粒种子与三粒河沙混合,然后放入催芽箱中,放在室内或室外合适的地方催芽。注意经常检查翻转,控制温度和播种。吉林抚松经常在6月下旬播种干种子(干种子是去年收集的)。
幼苗出苗前,应设置前檐高100-133厘米、后檐高66-100厘米的棚子遮阴。自始至终,一般种植行距(15-30)(6-12)厘米,水平或倾斜种植,覆土5-9厘米。遮荫棚有全遮荫棚、透明棚、单透明棚或双透明棚三种,可根据气候、土质、地形条件选择。
二、人工种植人参的生长周期
六年是吃人参的最佳时间。长白山的气温零下几十度。然而,长期以来,正宗的山参和山参生长非常缓慢。六年已经到了人参的成熟季节,营养成分达到了一个高峰。人参皂苷已经完全形成。当它们长大后,它们只会变大,而不会增加营养成分。
3.人参人工种植技术(1)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约60厘米。直根肥大,多分枝,肉质;根茎短而直立,每年生长一节,俗称“芦头”。有顶生越冬芽,侧生不定根,主根粗,肉质,圆柱形,斜生,下部分枝,表皮淡黄;须根很长,有许多疣。茎直立,简单且不分枝。掌状复叶,轮生茎尖,具长茎;一年有一片三叶复叶,两年有一片五叶复叶,三年有两片五叶复叶。之后每年增加一片叶子,最多六片复叶。小叶两侧较小,中间较大,椭圆形,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表面绿色或黄绿色,叶脉稀疏具刚毛,下表面光滑。伞形花序顶生;花小,多数;花萼5裂;花瓣黄绿色;雄蕊5;雌蕊1,下部子房,2室,上部花柱2裂;核果为浆果状,扁平肾形,成熟时呈鲜红色,少数为黄色或橙黄色。里面有2粒种子,呈肾形、黄白色或灰白色,有不同深度的皱纹
r />(二)生长习性:人参为阴性植物,喜凉爽温和的气候,耐寒,怕强光直射,忌高温热雨,怕干热风,适宜人参生长的温度为20-28℃,地温5℃时,芽胞开始萌动,10℃左右开始出苗。人参种子有休眠特性,湿度为10%-25%条件下,需经一个由高温到低温的自然过程才能完成生理后熟,一般先经高温20℃左右,1个月后,转入低温3-5℃2个月,才能打破休眠。发芽适宜温度为12-15℃,发芽率为80%左右。种子寿命为2-3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人参对土壤要求严格,以pH4.5-5.8,富含腐殖质,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或壤土为好,忌重茬。一般利用林地栽参。如用农田栽参,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好,且要收获后休闲一年才能种植。选地后,于封冻前翻耕1-2次,深20厘米。翌春化冻结合耕翻,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4000千克,与土拌匀,以后每1-2月翻耕1次。栽播前1个月左右,打碎土块,清除杂物,整地作畦,畦面宽1-1.5米,略成弓形,畦高25-30厘米,畦间作业道宽50-100厘米。唯向依地势、玻向、棚式等而异,应以采光合理、土地利用率高、有利防旱排水及田间作业方便为原则。平地栽参多采用正南畦向;山地栽参,依山势坡度适当采取横山和顺山或成一定角度作畦。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
(1)育苗7-8月间,采种后可趁鲜播种,种子在土中经过后熟过程,第二年春可出苗。或将种子进行沙埋催芽。方法是选向阳高燥的地方,挖15-20厘米深的坑,其长和宽视种子量而定,坑底铺上一层小石子,其上铺上一层过筛细沙。将鲜参籽搓去果皮,或将于参籽用清水浸泡2小时后捞出,用相等体积的湿细沙混合拌匀,放入坑内,覆盖细沙5-6厘米,再覆一层土,其上覆盖一层杂草,以利保持湿润,雨天盖严,防止雨水流入烂种。每隔半月检查翻动1次,若水分不足,适当喷水;若湿度过大,筛出参种,晾晒沙子。经自然变温,种子即可完成胚的后熟过程,11月上、中旬裂口时即可进行冬播。亦可春播,时间在春分前后种子尚未萌动时进行。播种方法是,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5厘米、株距3厘米条播,覆土2厘米,再覆3-5厘米厚的秸秆,以利保湿。经沙藏处理已裂口的人参种子,如用0.1毫升/升①的ABT生根粉溶液浸种,可显著增加人参根重。
(2)移栽育苗 2-3年后移栽,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中上旬进行。如春栽应在参苗尚未萌动时进行。移栽时选用根部乳白色,无病虫害、芽胞肥大、浆足、根条长的壮苗,按大、中、小三级分别移栽。栽前可适当整形,除去多余的须根,注意不要扯破根皮,并用100-200倍液的代森锌或用1∶1∶140倍波尔多液浸根10分钟,注意勿浸芽胞。移栽时,以畦横向成行,行距25-30厘米、株距8-13厘米。平栽或斜栽。平栽参根与畦基平 行;斜栽芦头朝上,参根与畦基成30-45度角。斜栽参根覆土较深,有利于防旱。开好沟后,将参根摆好,先用土将参根压住全部盖严,然后把畦面整平。覆土深度视苗大小而定,一般4-6厘米,随即以秸秆覆盖畦面,以利保墒。
3、田间管理
(1)冬季管理 10月下旬至11上旬,生长1年以上的人参茎叶枯萎时,应将枯叶及时清除地面,深埋或烧毁。封冻前视畦面情况,烧好越冬水,并加盖畦面秸秆。
(2)搭棚遮荫 参苗出土以后要及时搭棚遮荫。参棚分矮棚和高棚两种。矮棚前檐立柱高90-120厘米,后檐立柱高70-90厘米,可用木柱和水泥柱,分立参畦两边。立柱上顺畦向固定好横杆,横杆多用竹竿,亦可用拉紧的铁丝。上面覆盖1.8-1.2米宽的苇帘,使雨水不能直接落到畦面上。雨季到来之前,覆盖第二层苇帘。参棚要平正,防止高低不平。高棚是将整个参地全部覆盖,棚高1.8-1.2米,以水泥杆作立柱,以竹竿搭成纵横交错的棚架,其上以苇帘覆盖,透光率为25-30%。
(3)除草松土 在人参出苗前,或土壤板结、土壤湿度过大、畦面杂草较多时,应及时进行除草松土,以保持土壤疏松,减少杂草为害,但宜浅松,次数不宜太多。
(4)排灌 播种或移栽后,若遇干旱,适时喷灌或渗灌。雨水过多,应挖好排水沟,及时排出积水。
(5)追肥 播种或移栽当年一般不用追肥,第二年春苗出土前,将覆盖畦面的秸秆去除,撒一层腐熟的农家肥,配施少量过磷酸钙,通过松土,与土拌匀,土壤干旱时随即浇水。在生长期可于6-8月间用1000倍液嘉美红利淋根灌根,同时叶面喷施1000倍液嘉美脑白金2-3次。
(6)培土和搞蕾 因覆土过浅或受风摇动,参根松动时,要及时培土。靠近参畦前沿或参地边缘的参株,由于趋光性,茎叶向外生长,夏季高温多雨易引起斑点病、疫病等多种病害,因此应把向外生长的参株往畦里推压,并培土压实,使其向里生长。人参生长3年以后,每年都能开花结籽,对不收种的地块,应及时摘除花蕾。
4、病虫害防治
人参病虫害较多,已知有40多种,应注意综合防治。
(1)黑斑、灰霉、立枯等病害 用75%的异菌*多*锰锌可湿性粉剂25g+25%的咪鲜胺乳油25g,嘉美红利15g,兑水15kg喷淋叶片茎秆,浇灌根部防治。
(2)立枯、根腐、黑斑等病害 用1.5%的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150g+99%的恶霉灵粉剂10g,嘉美红利15g,兑水15kg喷淋叶片茎秆,浇灌根部防治。
(3)灰霉、黑斑、疫病、猝倒等病害用16%的异菌*咪鲜胺悬乳剂600倍液+72.2%的霜霉威水600倍液+嘉美红利1000倍液喷淋叶片茎秆,浇灌根部防治。
(4)灰霉、黑斑、疫病等病害用40%的嘧霉胺水悬浮剂600倍液+12.5%的戊唑醇水乳剂600倍液+72.2%的霜霉威水剂600倍液+嘉美红利1000倍液喷淋叶片茎秆,浇灌根部防治。
(5)疫病、灰霉、黑斑、炭疽等病害 可用20%的戊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25%的甲霜*霜脲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5%的噻霉酮水乳剂600倍液+嘉美红利1000倍液喷淋叶片茎秆,浇灌根部防治。
(6)黑斑、疫病、灰霉等病害 用25%的嘧菌酯水悬浮剂1500倍液+25%的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40%的嘧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嘉美红利1000倍液喷淋叶片茎秆,浇灌根部防治。
(7)叶斑、疫病、灰霉等病害 用45%的唑醚*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的甲硫*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嘉美红利1000倍液喷淋叶片茎秆,浇灌根部防治。
(8)猝倒、立枯、根腐、枯腐 3%的恶*甲水剂400-600倍液+72.2%的霜霉威水剂 400-600倍液+20%的噻菌铜水剂+嘉美红利1000倍液浇灌根部防治。
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主要为害根部。防治方法可采用毒饵诱杀、黑光灯诱杀、性引诱剂、糖醋液诱杀和人工捕杀等,严重的可用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嘉美红利1000倍液淋根灌根杀虫。
(四)采收与加工 人参生长5-6年即移栽3-4年后,于9-10月茎叶枯萎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先拆除参棚,从畦的一端开始,用二齿镐将参根逐行挖出,抖去泥土,去净茎叶,并按大小分等。将参根洗净,剪去须根及侧根,晒干或烘干,即为生晒参。选择体形好、浆足、完整无损的大参根放在清水中冲洗干净,刮去疤痕上的污物,掐去须根和不定根,沸水后蒸3-4小时,取出晒干可在60℃的烘房内烘干,即得红参。
(五)留种技术:人参通常三年生开始开花结果,但种子小,数量少,一般在五年生植株采收1次种子;若种子不足,四、五年生植株连采两次种子也可。采种时间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当果实充分红熟呈鲜红色时采摘。随采随搓洗,清除果肉和瘦粒,用清水冲洗干净,待种子稍干,表面无水时便可播种或催芽埋藏。若需干籽,则将种子阴干至含水量达15%以下时即可,注意不宜晒干。阴干的种子,置干燥、低温及通风良好的地方保藏。
本文由国泰嘉美技术团队编写
参考文献:
《人工种植人参的生长周期技术!》种植技术中心
《人参常见侵染性病害的综合防治》崔增平 王占新 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