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辽宁朝阳农学院,朝阳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科技小院”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帮扶工作队---北京市委统战部构建科技帮扶新模式

“乡村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美极了。小院可以扶贫,有自己的特色,而且风景这么独特。她让春天给自己做一套绿色的春装,看起来很漂亮。”

北京科技小院实拍

北京科技小院“由来”

“北京科技小院”是什么、

为什么是扶贫项目?

这要从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齐静率队到中国农业大学和基层联系点西哨渠村说起。在农业大学调研期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NLD委员张福锁提出,要在北京低收入村和对口支援地区建立“科技小医院”新模式。市委统战部积极融入脱贫攻坚大局,充分发挥组织者、协调者、推动者作用。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帮扶工作队”。带领村民科学种田,有效摆脱了农民朋友身边和田间地头的贫困。

齐静部长为西邵渠村科技小院揭牌

在西哨渠村调研时发现,基层农村缺乏科技支撑队伍是制约农村脱贫攻坚的关键。北京,“将统一战线人才优势、“科技小院”帮扶模式与西邵渠村发展需求精准对接,,的小院一拍即合。此后,北京市委统战部成为此次科技帮扶项目的牵头推动者,西哨渠村也落地了全市首个“科技小院”,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实惠。

北京科技小院“做法”

“科技小院”具体怎么做、

都有哪些内容?

1.牵住科技帮扶“牛鼻子”

一是打通交流屏障

驻扎“科技小院”,,大学教师、学生或研究员,与农民一起吃饭、生活和工作。他们住在一个小院子里,随时都可以找到。他们随时下田解决问题,提供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打通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ong>二是紧扣科技帮扶


开展科技攻关,聚焦制约当地农业主导产业高产高效的关键性因素,实现增加产量、提升质量、提高附加值,促进农户增收。


三是注重标本兼治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普及农业技术知识,“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同时,注重挖掘和弘扬乡村文化,丰富科技小院帮扶内涵。


科技小院图书和科技农产品展室


2.打造精准帮扶“集团军”


一是成立“8+2”管理联盟


形成由市委统战部牵头,中国农业大学、市农科院、农学院、农职院、市农业农村局、市支援合作办、相关区委等单位密切配合,民盟市委、九三学社市委积极参与的管理模式。


二是成立“院士扛旗+专家领跑”智力联盟


整合中国农大、市农科院、农学院、农职院等院校专家资源和优势学科,以张福锁院士的科研团队为主导,各学科专家交叉指导,打造科技小院智力联盟。同时,将相关院校的专家工作站、综合试验站、老教授协会等资源纳入联盟,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三是成立“博硕为主+以老带新”学生联盟


中国农大根据自身实际,招收“北京科技小院”专业硕士,根据帮扶地资源禀赋和学生专长,安排学生驻村。以博士带硕士、老生带新生的模式,形成源源不断的驻村工作队。


密云西邵渠村科技小院工作日志


3.激发精准帮扶“新动能”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


形成《“北京科技小院”运行管理工作办法》,明确了小院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各参加单位的基本职责,建立小院运行机制,搭建沟通协调平台,明确民主党派在帮扶工作中的民主监督职责。


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坚持“立地顶天”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科技小院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帮扶工作队”。培养“永久牌”科技农民,为每个村培养一名全科技术农民。


三是建立监督保障机制


创新民主监督模式,将科技小院作为蹲点监督基地,变“走马观花”为“下马种花”。在财政保障上,市农业农村局将科技小院纳入全市低收入村科技帮扶项目,拨付专项资金;市委统战部、中国农大、市农科院、农学院、农职院等分别拨付专项资金,共同助力小院发展。


指导农民科学种植


③ 北京科技小院“成果”


小院建成了几家?


帮村民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


“北京科技小院”建立以来,按照齐静同志“可推广、可拓展、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加快小院建设,形成“以点带面,连点成线”的帮扶格局,带动更多农民受益。


37家小院建成,1300多人就业,


6500余人次技术培训


01


截止目前,北京市已相继在密云、怀柔、门头沟等9个区挂牌建立37家科技小院。辐射带动周边189个村,其中包括低收入村62个,辐射低收入户1700多户,解决1300多人就业,实现农民技术培训6500余人次,形成了“各区点单,统战部派单,有关院校接单”的推广模式。


小院研究出高产高效技术


解决农户增产增收问题


02


大兴小黑垡村


大兴小黑垡村科技小院通过“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协助村集体大力发展村林下经济、乡村旅游、集体经济,对林下百合产业优化设计提升产量品质,2019年村集体创收47万余元,为全体经济组织成员年底分红950余元。


门头沟黄安坨村


门头沟黄安坨村科技小院推广高效、无公害、低残留的新型绿色农药,实现农药施用减量40%以上,苹果亩产增加近2000斤。


延庆黄土梁村


延庆黄土梁村科技小院通过香草产业育苗温室建设、灌溉设施建设等,带动全村香草产业增收近40万元,人均增收4000余元。


其他培训手段


小院还通过建科技长廊、编写技术手册、制作技术展板,提升了农民科学素养。中国农大组织“新农人”培训,让村支书、村民走进大学校园学习。农大老教授协会多次组织老教授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生产实践、文化下乡活动。


老教授深入一线指导


实现效果可持续


小院里出大人才


03


中国农大设立“北京科技小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专项,每年从研究生招生指标中拿出20个名额,保障每个小院都有驻村研究生市农科院、农学院、农业职业学院将“科技挂职”、第一书记驻村等形式与科技小院建设相结合,加强青年科技骨干培养。研究生和科研人员立足农村这片土地,开展服务“三农”研究。民盟成员张福锁院士经我部推荐,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2019年10月1日,29位服务“北京科技小院”的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受我部邀请登上国庆阅兵观礼台。


春风正好,朝阳正暖


“想体验?”,“想撒欢?”,“想学知识?”


来这里就对了!!!


来源:北京统战 小统


责任编辑:吴丹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cauweix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