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1月23日),a股市场呈现出明显分化的格局,不仅是蓝筹股和主题股之间,次新股之间也是如此。更具体地说,同样注册的新股经历了急剧分化。
具体来看,周一,注册集团之一的“科创板”市场呈现多跌少涨的态势。科创板196只股票中,67只股票收盘上涨,127只股票收盘下跌。涨幅最大的东方生物战绩为12.01%,但汇通股份和布克股份均下跌超过10%,使得代表科创板的“科创50”全天跌幅0.88%,损失120根天线。另一方面,另一组“创业板注册新股”,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平均涨幅为1.83%。48只创业板注册股中,29只收涨,19只下跌,康泰医疗日涨停强势,跌幅最大的C康平仅下跌7.33%。
也是注册的新股。创业板为什么又比科创板强?投资者应该如何做金块?为此,接受上游记者采访的首席投资顾问沈万宏源作出如下分析。
首先,估值优势已经明显逆转。自科创板诞生创业板注册制以来,大部分时间处于动荡的上升趋势。但自今年半年报和三季报公布以来,科创板与创业板注册制的强弱关系发生了逆转,创业板注册制远强于科创板。主要原因是在半年报和三季报之后,科创板的估值仍然高达93倍,但创业板注册制的新股已经下降到54倍。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创业板注册新股的辉煌表现和相对较低的估值必然会吸引资金离开科创板,涌向创业板注册新股。
第二,资本结构导致风险偏好的变化。新经济领域的龙头企业或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具有领先潜力的企业相当多,融资规模和资本结构都比较大。然而,大多数在创业板注册的上市公司也属于新经济领域。虽然不是行业龙头,但在保证增长的前提下,其股本结构远小于科创板。在股票博弈背景下,资本选择创业板注册新股的趋势明显强于科创板。
三是运行要稳定。这里所谓的“稳定导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股价稳步上涨的掘金股票,无论科创板还是创业板注册新股;另一方面,从短期投机的角度来看,采取“半价战术”仍然有效,即新股上市时,看到高点后会下跌50%左右,然后可以介入,实现短期快速获利。当然,考虑到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都属于次IPO群体,这一群体的整体市盈率相对较高,一旦下跌,很容易形成“羊群效应”。因此,投资者在操作上,依然是稳妥、轻仓出击。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