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夜市做什么生意挣钱 夜市创业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老江湖:广哥。

光哥的创业历程充满波折,但每次去世总能找到新的蓝海市场,实现逆势增长。他创业的关键词是:急流勇退趁势而为.

1

致富的真理绝不是坚持不懈!而是趁势而为!

2009年,计算机专业的光哥毕业了。

同学们纷纷开始在互联网公司做白领,而广哥则在学校附近的夜市看到了商机,开始了自己的草根创业生涯,做街边小贩。由于对季节的把握,摆摊生意日收入3000元,广哥成了真正的“夜市兄弟”。

这一年,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创业基金。

2010年,广格实现了摆摊业务的天花板,坚决结束了夜市业务。带着第一桶金,他转行成为淘宝店主,开了一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宠物店。

第二年,店铺最高日销3万+,稳坐武汉宠物用品类目TOP1。

2011年底,由于与合作伙伴理念不合,广格把所有“宠物用品”门店都留给了合作伙伴,再次迅速抽身,开辟了新的水路,大举进军崛起的家居品类,以卖拖鞋为主;从那以后,商店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1.6倍。

2019年,经过10年沉淀的光哥年销5000万,成了“拖鞋大王”。

每一次放弃,都有一次果断快速的撤退。

每一次切换都是对地平线的考验。

每一次成功,不是坚持,而是利用。

2

早期电商模式

两季类产品决胜的核心

先亏掉一台保时捷

再赚回一台劳斯莱斯

拖鞋属于“两季”范畴。凉鞋的销售高峰期一般在夏季的3月至6月,棉丝束的销售高峰期在冬季的10月至1月。

要打爆这种季节属性较强的产品,必须做到两点:






(1)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提前布局




以夏季凉拖为例,虽然3-6月份是每年销售高峰期,但早在前一年的的11月就已经开战。




11月份的客单价最低,甚至以成本价销售,直通车淘客开始凶猛拉流量,每卖出一单就会亏钱,堆出和高峰期差不多的销量,以稳住类目前10的位置。




(2)割韭菜讲究时机:微妙的价格把控




紧接着1月开始微微涨价,直到2月开始全面涨价,一路稳步上涨到次年7月,这几个月的主要任务就是回本和割韭菜,要把预热期亏掉的本钱,全赚回来。




冬季拖鞋在时间和价格上的把控亦是同理。




如果没有品牌溢价能力,低价可能是占领市场最好的钥匙。但中小卖家最好不要轻易尝试,不是所有低价都能赢回劳斯莱斯。




竞争对手的横空出世、供应链优势不足、价格节奏掌握不佳,都有可能让你输了保时捷,再倒赔一台劳斯莱斯。




3



电商人最大的美德:越是在高光时刻,越要懂得克制。






疯狂推广和低价竞争的效果显而易见。2015年,光哥的拖鞋销量开创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数字,爆款单品月销量10万+。




这一次光哥没有急流勇退,而是选择了高歌猛进,加大推广力度,占领更大拖鞋市场。




于是,他真的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那一年,店铺销售额上涨了50%之多;但也是那一年,他遭遇了创业以来最大的亏损。




年底核算利润的时候,光哥发现投入的推广成本过大,再加上大量的库存积压,这一年不赚反赔。光哥亏掉了200多万




这一次盲目扩张,光哥损失惨重!他不仅亏掉了“保时捷”,还输掉了超越对手的最好时机。




电商圈有一个梗:当一个人没钱的时候,做的决定都是对的;当一个人有钱的时候,做的决定大概率是错的。




电商人,越是高光时刻,越要保持警醒。




4



不要做「大而全」


也不要做「小而美」


要做「大而全」之下的「小而美」店铺




经历了百万血亏之后,光哥意识到了:做单一大爆款,存在巨大库存风险;店铺必须转型。




而棉拖所在家居类目的目标人群往往是“大而全”的,消费者的年龄和社会阶层分布丰富,每个人群背后的标签也是纷繁复杂:




上至60岁+退休老年,


下至15岁初中生;




上至月入百万的城市金领,


下至的入城打拼的农民工;




有二次元狂热分子,


也有酷爱小清新的文青。




也就意味着很难对某一部分人群做“针对性运营”,店铺的人群运营难度特别大。




于是光哥将店铺做成了「大而全之下的小而美」,将每一个流量运用到极致,而且分散了库存风险:




(1)同类产品,差异吸粉,让人群变得更大更全




同类产品做到同款不同“样”,用不同的场景和视觉吸引不同的人群,差异化吸粉。例如,同版型的拖鞋,在不同的链接里,可以做成不同的风格:




√简约深蓝男士棉拖——男士


√韩版淡粉女士拖鞋——女士


√中老年保暖棉拖——中老年




这样,既避免了同类产品对同一人群的互相竞争,又能为店铺引流更大更广泛的人群。




(2)同一人群,关联销售,专注小而美




将大而全的人群再次细分,进行精准推荐,关联销售。




根据小爆款做横向推荐




例如,店铺有一个小爆款——卡通拖鞋




由此判断,店铺的大众人群中,有一部分爱好“卡通”。于是,就引入其他卡通相关的产品:卡通居家袜、卡通绑带等等;以此收割店铺小众“卡通爱好者”的潜在购物需求。




根据场景做横向推荐




例如,买了居家卧室的棉鞋的人,就给ta推荐浴室拖鞋;买了室内防滑拖鞋的,就给ta推荐室外买菜凉拖。互补场景,关联销售。




从单店大爆款模式改为小而美群爆款模式,既分摊了库存风险,又做到了将每一个UV价值最大化。




2016年,光哥的店铺销售额同比增长2.5倍,利润从2015年的负200万,变成2016年的正向400多万,再一次实现了逆势增长。




5



不要只是死盯供应链


品牌才是产品最终的归宿






回顾10年的电商闯荡生涯,光哥深刻意识到:要赚未来10年的钱,必须建立“品牌”这一护城河。




过去10年里,快消品的类目TOP商家大多也是手握供应链优势的厂牌,它们凭借价格优势在市场中独占鳌头。所以每个商家都死磕供应商,因为只要找到了高性价比的供应链,就有了赚钱的资本。




而在流量越来越贵的今天,价格优势意味着,利润被压缩得所剩无几,意味着只能赚小钱。




未来10年,要想赚大钱,死磕供应商保ROI不再有效。更长期有效的方法是:花更多时间洞察消费者,解决消费者真实痛点,建立品牌,以长期降低“营销成本




品牌是什么?




品牌是唯一。




品牌是消费者在芸芸众产品中,专注选择你的理由。




未来,什么样的品牌能赚取更多利润?是那些能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唯一的审美价值、专属的自我表达的品牌。




越唯一的品牌,越能赚取利润。




品牌是信任。




品牌就是告诉消费者:你们来监督我吧。因为企业一旦打造了品牌,万一这个品牌出现问题,消费者就可以通过网络曝光、消费者投诉热线来举报这个品牌。




品牌是建立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当消费者不确定选择哪个产品的时候,大概率会选择有品牌的产品。




只有建立了品牌,才能让消费者即使溢价,也要选择你;只有品牌,才能长期减少“营销成本”,让你赚长远的大钱。




未来10年,没有品牌化的商家,可能最终都将走向消亡。因为消费者永远都是向下求低价,向上求品牌。




要么在低价中磨损利润,等待死亡;


要么在艰难中誓死打磨品牌,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