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名创优品加盟费需要多少钱,加盟来优品需要多少钱

名品即将上市,不少人对这家“十元店”表示了乐观。

名品也交出了看似无懈可击的答卷:门店总数比2年前翻了一番;虽然受疫情影响,但2020财年营收为89.79亿元,同比仅下降4.4%。

但是,盯着这张成绩单,DT君还是看出了问题。为什么招股书一直被视为发展势头迅猛的名优产品,却只披露了两个会计年度的财务状况?

其实在2019年3月,DT君就已经深入研究过为什么名牌产品会吸引年轻人。当时计算,名创品的营收和门店数量一直高速增长,复合增长率高达150%。

而且,创始人叶国富在2019年名创优品主题年会上自豪地宣布:“名创优品2018年营收170亿元。”

你发现问题了吗?与叶国富当时的声明和目前的招股书相比,明创品2019财年(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的营收将超过2018年的一半,如同滑坡一般。

当然,这种差异有多种解释:审计前后的统计口径不同,或者说以前的名优产品将加盟商的收入纳入总收入.但与往年宣传中一贯强调发展势头的高调态度相比,拟上市的名品似乎有些过于谨慎。

这家声称美好生活与价格无关的新时代杂货店有什么问题?其经营状况背后,有一个我们比较关心的话题。美好的生活真的可以廉价吗?

虽然看起来很美,

但是名品还在亏损。先看财务数据。让我们拆开“便宜”的东西。

名品现在已经相当大了,但是还在亏损。FrostSullivan根据GMV(总成交额)计算全球主要综合零售自有品牌占比,名优产品规模排名第一。然而,2020财年,名品依然亏损2.6亿元。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为了规模赔钱是正常的。互联网公司不都这样吗?问题是明创品不是互联网公司。

增加利润的公式很简单,要努力增加毛利或者减少销售费用。

从增加毛利的角度来看,明创品之所以敢说自己的美好生活与价格无关,是因为他自称拥有优秀的供应链体系,可以帮助他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依托大力推广的特许经营和合作经营模式,加盟商已经为名优产品分担了很大比例的开店成本。截至2020年6月,产品优秀的门店总数已达4222家,但完全自营的不到3%,其余均采用第三方合作模式或经销商经营。

根据名品投资规则,在合作模式下,名品与合作方按照1:1的投资比例共担风险,共担利润。纯特许经营模式下,加盟商需支付8万元/年的特许商标使用权,加盟商需自行支付店铺租金、人工、电费等管理费用。明创品负责买断商品,整合供应链。最终收入由加盟店以日营业额的38%(食品33%)分享,其余归名创品所有。

看到这,你可能又要问了,好像产品成本和开店成本都控制得挺低的,名品还是不赚钱。是不是产品的价格真的定得太低了,为了给消费者创造更好的生活,他们不停的贴钱卖货?

这个猜测不是真的。招股书显示,创友的名字是2020财年的头发

利率有30%,也是零售品牌行业内正常水平。


根据财务计算法则,毛利润再去除一般费用(包括人工、租房、营销、税收等)就是净利润。所以,名创优品至今仍在亏损,应该是与相关费用偏高有关。


美好生活
真的与价格无关吗

2013年,叶国富创立了名创优品,还以二次创业者的身份拜访了Costco,一个毛利率是沃尔玛一半,坪效是沃尔玛两倍的美国连锁零售商。


叶国富深受震撼,“高品质、高颜值、高效率,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的三高三低原则,是我从Costco身上学到并融入到做实体零售的经验,也是名创优品确定下来的经营理念。”


说白了,就是想靠高性价比做“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


但是,名创优品与量贩卖场Costco终归是不一样的,它现在更像是“精品杂货店”。想要维持精品这个定位,还要对外推广美好生活的理念,并不便宜。


首先,美好生活百货得出现在一个足够美好的地段,还要配上明亮时尚的门店,开店成本不低。根据极海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名创优品的门店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的购物中心、住宅小区及写字楼附近。


尽管名创优品自身直营的门店不到3%,但耗费的成本并不低。


叶国富在2017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提到,名创优品的直营店一般都开在城市核心地段,比如一些加盟商看来“有钱都不一定能进驻的商场”。截至当时,名创优品300家直营店的投资就接近10亿元。


第二,既然是便宜但不廉价的美好生活品牌,外观要好看,名创优品选择重点突破IP联名,但拿到知名IP授权,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从童年的回忆粉红豹和宝可梦,到超级文化IP故宫,再到国民手游王者荣耀,看起来都挺贵的。


第三,这几年的成功案例表明,想做快速崛起的年轻生活方式品牌,就要好好营销。这不,名创优品就请了风头正劲的小鲜肉王一博和00后人气小花张子枫作为全球品牌代言人。


在城市核心地段开店,装修要明亮简洁,产品外观要IP加持设计,请年轻人喜欢的明星代言,确实都展现出了美好生活的样子,但也确实都挺费钱——如果这笔钱不由名创优品、加盟商或投资人承担,那就得由消费者来承担。


所以,你看,美好生活,还是跟价格有关呀。


想要价廉物美
就只能买名创优品吗?

我们得承认,名创优品的理念是符合当下消费潮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代年轻人的心理。


日本博报堂于1986年出版的《分众的诞生》一书中,在开头这样描述当时日本社会的消费现象:“消费者关心的东西要么是高价的,要么是非常便宜的。虽说有九成都是中产阶级,但最近其内部朝着两极化发展。”


中国多少也有些类似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开始警惕各种网红概念和营销符号,回归对产品本身价值的判断,理性消费,比以往更加推崇高性价比、去溢价的产品。


只是,我们前面也分析了,在实操层面,高品质、高租金、高营销,也必然与低价相悖,怎么着都总有一两个条件无法满足。


DT君采集了小红书上关于名创优品的推荐笔记,从最热门的200条笔记发布时间线可以看到:热门帖子的数量虽然一直在增多,但平均互动量在2018年底就开始下降,此后在2019年有过两拨的回升,但整体爆款数量不及当年。


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名创优品的自来水或是品牌投放笔记数量还在增长,但爆款笔记主要出自2018年前。也即是说,最近一年,在年轻消费群体中,这个品牌没办法像之前那样引起更广泛的共鸣了。


一方面,名创优品产品质量问题频频被曝光,可能多少让年轻消费者有点失望。2016年至今,名创优品的防晒霜、眼影笔、香水、腮红、餐具等产品多次被曝质量问题。不久前,这家打着“美好生活”旗号的十元店,还因为一款指甲油致癌物超标1400多倍的新闻登上热搜。


而且,便宜好用这条赛道,崛起了更加规模化、供应链整合更强的对手。


曾经也是名创优品忠粉的姚瑶就告诉DT君:“前几年确实很喜欢逛名创优品,比如我出门忘带护手霜,出差忘记带卸妆棉牙刷什么的,就习惯去那儿买几样,东西便宜又好用。”


但是时过境迁,姚瑶发现:“便宜好用的东西很多地方都有得买,1688和拼多多就真的香。如果再遇到紧急一点的,上班遇到下暴雨,需要临时买个拖鞋去公司,就盒马或者饿了么上下个单,基本半小时就能送到。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总觉得名创优品的质量好像没有以前好了,而且价格也没有以前友好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截止2020年8月,占比已经高达25%。正所谓“打败你的往往不是同行,而是跨界”。


淘宝特价版、聚划算、1688、拼多多……越来越多的电商开始加入“性价比”battle的大军,再加上盒马、饿了么等到家服务对商品品类的扩充,以及层出不穷的各个平台推出的“1小时送达”,都在挤压名创优品的生存空间。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点明名创优品成功的秘诀:“名创优品撕掉了最后的一层纸,即零售终端价格的虚高,一是渠道的陈旧与沉重,二是品牌商对价格的贪婪控制,把这两个打掉,价格的空间就突然出现了。竞争的要点也许真的不在线上或线下,而是工厂到店铺的距离。”


但现在看来,如果年轻人的核心诉求是高性价比、去溢价的商品,那又何必多一道从工厂到店铺的距离?


作 者 | 罗仙贝、阿 米


编 辑 | 小 唐、何书瑶


设 计 | 戚 震、郑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