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投资项目评估第二版答案 下列关于投资项目评估方法的表述中

重磅文件落地 一系列实招促科技成果转化提速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全面发力

8月2日,备受业界期待的《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从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到加快国家科技项目成果评价改革:从大力发展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到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奖励制度,《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大动作。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科技成果评价新政策的实施,将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中国对R&D的投资持续增加,重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然而,原创和领先的技术仍然存在不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让更多科技成果快速落地生根,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先声夺人、感动全身’。”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所副研究员龙云涛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全面发力。《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经5月2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会议强调,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要用好科技成果评价指挥棒,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坚持正确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5月28日召开的两院院士会议强调,要着力完善评价体系等基础性改革,坚持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

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关键是解决好“评价什么”“谁来评价”“怎么评价”“怎么用”的问题。

“《意见》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引入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全面系统地安排科技成果评价路径。突出了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五大价值的重要性。”科技部评价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意见》有效划分了评价主体,“谁使用评价”“谁委托评价”,并强调了相关评价主体的责任。

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需要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意见》明确不涉及军工、国防等敏感领域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以用户评价、市场检查、第三方评价为主要评价指标,以技术交易合同金额、市场估值、市场份额、重大项目或重点企业应用情况为主要评价指标。此外,在加快推进国家科技项目成果评价改革方面,《意见》提出建立科技项目成果后评价体系。建设完善国家科技成果项目库,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制定科技成果推广清单,推进fi形成的非涉密科技成果信息公开

三方评价等多种方式,更全面、客观地评价科技成果价值。


“目前我国科技评价体系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统筹协调不足,评价主体能力不一致,评价结果科学性不够,评价结果使用不明确。改革的重点就是将科技评价的主导地位由政府更多转向市场。”江苏省科技评估中心主任朱志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此外,《意见》还明确,坚决破解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全面纠正科技成果评价中单纯重数量指标、轻质量贡献等不良倾向,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以破除“唯论文”和“SCI至上”为突破口,不把论文数量、代表作数量、影响因子作为唯一的量化考核评价指标。


在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方面,将坚持公正性、荣誉性,重在奖励真正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控制奖励数量,提升奖励质量。强化国家科技奖励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紧密结合,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


“总的来看,加快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等,将进一步释放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将广大科研工作者个体的努力‘聚沙成塔’并形成长效机制,这对于强化我国基础科研能力、提升整体科技实力,并最终实现科技自强自立,将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隆云滔表示。 (记者 班娟娟 钟源)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