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500强上市公司门槛为417亿元。从榜单来看,农林牧渔行业只有4家企业在其中,分别是:第59名沐源股份(3201亿元);海大集团排名第182位(1356亿元),文股份排名第278位(916亿元),新希望排名第379位(661亿元)。
近十个月来,新希望的股价(000876。SZ)自历史最高点下跌近70%,2021年跌幅达到近40%。
2020年9月2日,新希望股价达到42.20元的历史高点,随后一路走低,达到2021年的最低点13.27元。截至7月12日,新希望股价收于13.61元,总市值613.2亿元。
去年排名靠前的新希望今年以661亿元的市值垫底。上半年市值下降34.51%。
文的股价今年也排名靠后,最新市值仅为916亿元,落后于海大集团,上半年股价下跌21.17%。
下一个市值千亿元的农业企业——海大集团。
名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海大集团。有券商预测,海大集团有望成为下一个市值千亿元的农业企业。
现在,海大的表现不仅亮眼,而且超出了预期。今年以来,其市值增长24.58%,最新市值1356亿元,位居农林牧渔第二,仅次于牧原股份,成为第二家市值超千亿元的农牧企业。
从榜单来看,今年的变数相当大。市值500强企业9家,比去年少5家。今年股价上涨的公司有4家,海大集团涨幅最大。此外,5只股票价格下跌,跌幅最大的是新希望。上半年股价下跌34.51%。
此外,去年排名靠后的正邦科技、顺鑫农业、安琪酵母、大北农、圣农发展今年均无缘500强。
最新500强上市公司的门槛是417亿元,其中只有农林牧渔行业的4家企业,分别是:沐源,第59名。
股份(3201亿元);第182位的海大集团(1356亿元)、第278位的温氏股份(916亿元)、第379位的新希望(661亿元)。从榜单看,今年变数较大,共有9家市值500强企业,数量和去年相比少了5家。有4家企业今年股价累计上涨,涨幅最大的是海大集团;此外,有5家股价下跌,跌幅最大的是新希望,上半年股价累计下跌34.51%。
另外,去年排名靠后的正邦科技、顺鑫农业、安琪酵母、大北农、圣农发展今年均无缘500强。
最新上市公司市值500强的门槛是417亿元,农林牧渔板块只有4家企业跻身其中,分别是:第59位的牧原股份(3201亿元);第182位的海大集团(1356亿元)、第278位的温氏股份(916亿元)、第379位的新希望(661亿元)。
一、逃不开的猪周期
2020年新希望净利润的近一半是由猪产业贡献的,猪肉价格的走势对其影响巨大。过去一年,新希望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跟猪肉价格的走势十分贴近。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1年第26周(即2021年6月28日~7月2日),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22.31元,环比上涨28.5%,同比下跌52.9%。
过去一年,中国国内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下跌近60%。2020年7月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月度总指数达到47.28元/公斤。
近期猪肉价格也曾出现利好消息。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一级预警,中央和地方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当天整个猪肉板块出现跳涨,涨幅达4.26%,新希望股价大涨7.02%收报15.10元。
不过,目前关于这一轮猪周期是否已经运行到底部,市场存在不同说法。猪周期的循环轨迹大致规律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一个猪周期2至3年。2019年猪肉高涨,行业新周期启动,在2020年行业增加生猪养殖投入,生猪养殖的增加带动生猪饲料的增长,进而带动生猪及饲料行业的业绩飞涨。生猪及饲料行业企业不同程度地分享到行业新周期红利,因此新希望也是在2020年9月达到了股价高点。
2021年处于该轮猪周期的后半段,即下行阶段,生猪供应增加,市场上猪肉价格和生猪价格下降,同时,猪肉和生猪价格下降会影响猪供应和养殖减少。




二、“压舱石”饲料业务利润被侵蚀
传统上,新希望是饲料行业龙头,其饲料业务在国内饲料行业多年保持规模第一。2016年,新希望才开始进入生猪养殖业,并快速布局全国。
不过迄今为止,饲料仍然是新希望的营收支柱,以2020年为例,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超过一半。
但是从财务表现上来看,饲料业务的毛利率并不高,2020年仅有7.22%,远不及猪产业的23.13%。2020年新希望净利润的近一半是由猪产业贡献的,饲料行业仅贡献三成左右。
这一业务结构拖累整体净利润增速。在猪肉价格处于上升期的时候,新希望的利润增长明显不及牧原股份等猪饲养占营收绝大部分的公司。2020年,牧原股份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上涨了178.31%和348.97%,而该公司生猪业务营收达551.1亿元,占总营收98%。
2020年新希望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33.85%,但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1.94%。当然,这其中因民生银行投资收益下降造成的影响,若只看农牧业务,则同比增幅为17.1%。
另一方面,在猪肉价格下行期间,饲料业务也未能为公司提供足够的对冲。新希望2020年年报称,饲料原料成本通常占饲料总成本的90%以上。作为主要饲料原料,2020 年,玉米价格突破五年内新高,豆粕价格也因南美疫情导致港口关闭影响大豆出口而短期出现攀升。2021年上半年,玉米价格涨幅更是超过2020年同期。
三、造血能力决定谁是下个阶段的强者
新希望1998年3月11日登陆深交所,Wind数据显示,该公司累计实施分红16次,累计实现净利润296.22亿元,累计现金分红62.97亿元,分红率21.25%。
无论从现金分红总额还是从股利来看,2013年到2016年属于高点,最高的是2015和2016年,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11.46亿元和21.08亿元,每股股利分别达到0.55元和0.5元。
同时,Wind数据显示,上市以来,新希望共融资818.59亿元,其中直接融资313亿元,占比38.24%,间接融资(按增量负债计算)为505.59亿元,占比61.76%。
2020年,新希望表示不分红的理由是,由于投资发展及日常经营对资金需求较大。
自2016年以来,新希望的资产负债率在不断上涨,Wind数据显示,自2015年末至2020年末,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1.46%、31.66%、38.2%、42.98%、49.16%和53.06%。
四、距离“稳定成长性”还有多远
2016年,新希望就提出了“做强饲料、做大养猪、做精肉禽、做优食品、做深海外”的中长期战略,打造产业间畜禽多元化与产业内农食一体化的均衡布局,致力于成为具有稳定成长性的优质蓝筹股。
但是从近期业绩表现上来看,新希望尚未实现“稳定成长性”这个目标。2020年第四季度,新希望归属股东净利润为亏损1.4亿元,比第三季度的19.2亿元,大幅下跌超20亿元,其股价也在2020年9月2日达到历史最高点42.20元后一路下跌。2021年一季度,新希望归属股东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63.62%。
此外,新希望2020年以来公司管理层变动频繁,尤其是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年初,需要公告的高管变动达到6人,包括总裁及三位副总裁,这六个人分别是,公司董事兼总裁邓成、副总裁韩继涛、副总裁王维勇、首席战略投资官杨守海、副总裁兼财务总监王述华、董事会秘书胡吉。
截至7月12日收盘,新希望报13.61元,市盈率为18倍左右。从市盈率角度来看,新希望目前的估值仍不低,牧原股份为10倍,温氏股份为14.7倍左右。
尽管新希望年内股价已下跌较多,但尚未探底的猪周期仍令其短期内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新希望在6个月左右的中期内,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标的。而中长期看,饲料占营收超一半的业务结构,对其利润增速形成拖累,甚至在猪周期、饲料原料价格周期叠加的情况下,无法与生猪养殖形成对冲,反而会造成进一步利润吞噬。新希望要实现“稳定成长性的优质蓝筹股”目标,仍需寻找新的突破点。
来源:国际畜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