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明冠股份 创业板上市排队

2019年即将结束,科创板无疑是全年最吸引投资者的地方。开市仅4个月,已有56家公司成功在科创板上市。

那么,今年IPO数量是大还是小?对市场的影响是大还是小?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今年参加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整体的企业数量较去年有所减少。2018年,共有185家企业进入审批流程。今年共有146家企业进入审批委员会审批流程。如果12月份有20家企业参加会议,总数只会达到166家。

但从会议率的变化来看,2018年参会的185家公司中,只有111家成功参会,会议率在60%左右。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出勤率明显回升,但严格监管的力度不变。

“IPO市场化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定价市场化,二是节奏市场化。换句话说,IPO的速度是由市场决定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以上两个方向是不可动摇的改革方向。预计监管部门未来不会过多干预,会给予市场选择权。

他认为,投资者关心的是IPO,但最关心的不是IPO数量,而是是否存在财务造假,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因此,监管部门对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会越来越严。”他说。

IPO常态化将持续,市场把握选择权

由于股市涨跌互现,规范IPO节奏已成为a股市场监管者和投资者的共识。

事实上,从2018年开始,IPO的节奏和速度就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区间。与2017年436只新股发行数量和2304亿元融资总额相比,2018年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总额均有所下降。2018年全年,a股发行新股106只,融资总额1402亿元。

2019年以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共有120家企业完成发行,募集资金1563.09亿元,较去年略有增加。

此外,与去年相比,排队IPO的企业数量明显回升。截至2018年12月27日,正常排队IPO的公司仅有264家,截至目前,正常排队IPO的公司数量已增至419家。

然而,2018年,除了富士康和PICC,中小企业是主要的分销项目。但今年有不少大盘股加入了a股。

回顾今年的IPO市场,中国广东核电股份有限公司、浙商银行等大规模新股对a股市场都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邮储银行、京沪高铁等大型公司的会议也会给后续登陆a股的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有投行人士建议,已经见面的IPO公司可以考虑市场运作,未来趁机上市。

此外,对于今年的破局,董登新也归结为IPO市场化的现象之一。首次公开募股在上市第一天就破裂了,香港的比例一般为15%,美国约为20%。

“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是正常的市场现象。在过去,a股市场的新股是一个不败的神话,但事实上,这个神话在任何一个国外市场都不存在,无论是成熟的还是不成熟的。因此,他必须回归市场机制,回归市场属性。”董登新说。

高过会率下,严监管不放松

董登新认为,IPO的定价和节奏将由市场决定,但IPO公司的信息披露仍是证监会监管的重点。

“a股投资者更喜欢打新,他们不怕新股发行,但他们最害怕和最担心的是发行人的财务造假。因此,作为监管层,应大力提高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质量,将信息披露监管视为IPO。检查入口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作是最好的保护

11家企业和4家中介机构收到了证监会的监管函。8月底,证监会对外公布了今年IPO现场检查情况,首批24家企业的现场检查工作已完成。在对后续现场检查完成企业的问题梳理后,证监会将1家企业移送稽查部门。


今年7月8日,证监会对6家拟IPO企业出具警示函,包括鲁华泓锦、宁武新材、嘉曼服饰、斯达半导体、之江生物、明冠新材。这6家企业中,有3家拟在中小板上市,3家拟在主板上市。这6家企业被出具警示函的原因都集中在财务数据和信息披露两大问题上。


这是证监会今年首次对拟IPO企业出具监管函的情况,此前一位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之前这种在IPO过程中给警示函的情况不常见,而且这次还是批量处理。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警示函不意味着公司就不符合发行条件,只能说明现在从严监管的态势,从斯达半导体的IPO问题上可以看出,证监会对其一些会计处理问题采取了措施,但是公司本身的收入成本真实性没有问题,持续盈利能力也没有什么问题,所以过会并不意外。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到证监会警示函4个月之后,嘉兴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斯达半导体”)于11月21日顺利过会。另外,嘉曼服饰的审核状态为预先披露更新,而其余2家仍处于已反馈的状态。一位来自华南地区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如果这些企业能修正证监会指出的问题,则可以继续IPO的申请流程。


今年以来,已有8家核准制IPO企业收到了证监会的警示函,除核准制IPO企业之外,也有3家企业在申请科创板的过程中收到警示函,其中交控科技(688015.SH)和柏楚电子(688188.SH)已顺利登陆上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