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股市投资者突然陷入集体焦虑。
在“双减”政策导致教育股集体大跌后,游戏、医药、电子烟等政策敏感行业的上市公司也成了“受惊的小鸟”,而一些平时不疼不痒的媒体文章却成了相关公司股价的“杀手”。与此同时,政策鼓励的锂电池、光伏、芯片等行业也变成了“三疯”,股价不是最高,只是更高。
市场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了很多著名投资者的翻车。从业29年,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东方港湾创始人丹彬日前在微博上表示,今年又经历了一次考验。除了美股的正收益,a股和港股都是负贡献.我只怪自己做得不好。以茅台重仓而闻名的投资人袁林更没礼貌,他说持有人“亏钱是活该,回撤的原因是你,但都怪你,我也没让你买……”
回顾过去十年,重仓花明星股是战胜市场的唯一法则,但为什么今年会遭遇滑铁卢?吉姆罗杰对经济趋势的判断总是独一无二的。他警告说,“任何常识每15年都会迎来一次戏剧性的逆转”。也许我们正处在这样的反转当中,“科技”正取代“消费”成为利润的发动机,赛道正成为超额收益的关键变量,股市正在进行一场新一轮深层次变革,上市公司的价值也将全面重估。
纠偏!资本“不向善”将付出巨大代价
很多投资圈的大佬在发言中都引用了“资本是好的”这句话,但往往游戏、教育等投资项目只是披着“善”的外衣。曾几何时,依赖“出售焦虑”或“制造焦虑”的行业,都被资本裹挟着,一路狂奔。但今年以来,一切都变了。如果资本不好,真的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比如,让家长担心的是孩子容易沉迷网络游戏。因为今年夏天的疫情,很多待在家里的孩子,在游戏世界里度过了很多时光。
8月3日上午,有官方媒体撰文称,网络游戏已成长为千亿产业,未成年人网瘾现象普遍。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应尽快对其进行合理规制。被《王者荣耀》等明星游戏吸引了无数黄金的腾讯股价当天暴跌10%,蒸发了数千亿市值。同日下午,腾讯宣布将从《王者荣耀》游戏开始试点新措施,推出“双减双”新措施。第二天宣布《王者荣耀》禁止12岁前充值。
8月4日收盘后,官方媒体《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的一篇文章直接导致长牛股长春高辛8月5日跌停,8月6日盘中一度下跌近5%。
长春高新股价走势图
从“三道红线”到开发商的“收紧魔咒”,再到互联网巨头取消“996”“大小周”,再到近期的校外培训和游戏防沉迷治理,再到“生长激素”的命名和批判,都有一个关键词“焦虑”。过往让人们“焦虑”的行业和企业以及背后的投资者们,当下正处于巨大的焦虑当中。
一方面,可取的是清除“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解放被“996、算法、短视频”困住的年轻人,缓解全社会的焦虑。打开弓就没有回头路了。要相信政策的决心和决心,不符合政策方向的行业和个股。虽然短期跌幅巨大,但近期最好还是避免盲目逢低。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市场过度解读政策,存在误杀的情况。比如教育行业的职业教育赛道,在市场情绪平复后会逐渐回归正常。
相反,政策鼓励和支持的行业和资本市场反应热烈。8月6日中国农业农村部。
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银保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8月9日多只猪肉概念股大涨,其中最大市值的牧原股份涨停。“这就是中国的ESG,强调社会责任,强调公平,这其实是有利于经济的”,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近期产业政策的调整并不极端和突然。
重估!“宁指数”大幅跑赢“茅指数”
投资者普遍认为中国股市是“政策市”,但过往政策影响的主要是大盘指数,工具箱主要包括IPO、基金发行、窗口指导、官媒发声等等;注册制推出后,逐步改变了股市喜欢炒小市值、炒重组等“陋习”,大市值龙头公司更容易获得估值溢价;但从今年来看,行业政策的差异开始成为关键变量,赛道的不同将导致投资收益产生巨大差异。
和地产、游戏、教育等板块同病相怜的是银行、地产、白酒、家电等传统白马股。曾经在去年顺风顺水的“茅指数”明星们被推下下神坛,而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宁指数”则热得发烫。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宁指数”和“茅指数”去年都有非常好的股价表现,据统计“宁指数”去年全年涨幅高达189%、“茅指数”涨幅也有109%;但今年来,除了春节前的蓝筹股抱团行情之外,随后“茅指数”和“宁指数”走势开始大相径庭,“茅指数”今年来的涨幅基本为零,与此同时,“宁指数”涨幅高达50%以上。到了7月,除了“新(能源)光(伏)芯(片)”之外,资金对其他股票几乎视而不见,部分“茅指数”成分股股价甚至腰斩,市场从一个“少数派牛市”演变成一个更为激进的“极少数派”牛市。
差异在于哪里?据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统计,从成分股市值结构来看,“宁指数”主要分布在电气设备(38%)和医药生物(34%);而“茅指数”中占比第一的食品饮料(25%)“宁指数”则没有,医药生物(16%)和电器设备(13%)占比大大低于“宁指数”。
市场对于“茅指数”和“宁指数”进行重估的核心逻辑在于景气度的差异。越是景气度高的行业,获得了业绩和估值的双击;而景气度下降和走平的行业,其估值则受到明显的压制。从净资产收益率的指标来看,“宁指数”的增幅显著高于“茅指数”。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据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490.87亿元,同比增长11.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6.54亿元,同比增长9.08%,相对于40多倍的市盈率,并不算便宜;虽然宁德时代还没有公布半年报,但是从公开数据来看,公司业绩增速远远超过茅台。近日,韩国能源市场分析机构SNE Research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34.1 GWh,同比增长234.2%,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为29.9%。
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由于疫情的影响经济基本面仍难言乐观,这意味着货币政策的继续宽松,而楼市仍被严控,股市流动性有支持,从过往经验来看,市场仍将保持结构性特点,不会走出单边的牛市或者熊市。一般而言,经济不太好,流动性比较好的时候,市场风格会偏成长,而价值类的股票短期内表现相对较弱。
赛道选择的差异,也导致了基金业绩的天壤之别。例如,重仓新能源车和光伏赛道的泰达宏利转型机遇股票基金,截至上周五今年来的业绩已经高达67.42%,而重仓白酒等消费股的明星基金景顺长城鼎益今年来的业绩为-12.27%,相差80%以上。这让在高点申购了重仓消费股基金的基民们也陷入了焦虑,是坚持,还是换马?
谨慎!拥抱“星辰大海”也要小心“呛水”
目前市场的争议在于,随着“宁指数”一路高歌猛进,是否已经过度透支了未来的涨幅;而“茅指数”在充分调整之后,是否已经可以上车?
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有句名言——投资中,情绪钟摆的两个极端是“好到完美无缺”和“坏到无可救药”。极端的情绪,已经在当下的市场上呈现出一幕幕的怪状。先是有电子行业分析师傲娇地在朋友圈发文称,最近路演的对象都是消费行业基金经理;随后有私募机构称有客户威逼要求买入新能源类股票不然就赎回;甚至为了证明宁德时代的投资价值,已经有分析师给出了2060年的预测……

当前市场的分歧到达高峰,虽然不排除赛道股继续狂飙的情况,但客观来看,风险收益比显著上升,股价上升阶段性接近尾声,赚钱效应偏弱,盈利难度很大。但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新能源赛道的“天花板”确实还远远没有到来。
虽然中美之间矛盾重重,但“双碳”是最大公约数: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而美国白宫也在近日发表声明称,将采取新措施推动美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美国总统拜登要求,到2030年美国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必须占汽车总销量的50%。
如何投资操作的维度上,我们不妨先抛开对个股涨跌的短期预测,其实也根本无法预测。可以预见的是,人类和新冠疫情的战斗还将长期延续,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最近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表示,新冠病毒可能将陪伴人类到2025年。张文宏教授此前也提醒,人类要找到和病毒长期共存的智慧。这意味着,酒店、旅游、航空、零售等线下消费企业,复苏的周期将更加漫长,同时为了支持经济复苏,流动性宽裕将持续。在“池子”的选择上,如果说过去20年房子是最好的大类资产,而未来权益投资将是居民财富增值的主要方式。
所以,无论是“茅指数”,还是“宁指数”,优质企业的“星辰大海”才刚刚开始,远远没有结束,但赌博式的极端押注恐怕很容易就会“呛水”。从长期投资的视野来看,均衡配置才能活得长久。对投资者来说,必须持有敬畏之心,要承认市场不可知,从过去一年多来看,无论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还是行业政策的调整都远远超过市场的预期,过度押注最终都会变成一场豪赌。
另外要警惕的是,赛道上跑的未必都是千里马。8月15号之后,市场会进入中报密集披露期,业绩将成为市场关注的主线。前期炒作过高但业绩并未达标的赛道股,一旦被证伪,大概率将遭遇业绩和估值的“双杀”;同时,前期被杀跌严重但中报业绩尚好的公司,股价修复的机会很大。
对于基民们来说,当前纠结的行情下,选择长期业绩优良、风格不同的基金均衡配置,长期定投是较好的参与方式。优质的基金经理有自我进化的能力,大可不必遇到一时的逆风就全盘否定,盛气凌人地去教训明星基金经理就更是贻笑大方了。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作者:贾肖明 编辑:金子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