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新创业项目可行性报告,创业可能性分析

前段时间和一个企业家聊天,他在澳洲做了一个外卖团购软件,可以理解为国内的美团。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不到两个月就能盈利。现在,随着市场的扩大,财务数据越来越好,他们正准备向新西兰、菲律宾、中国等市场扩张。

我在想,如果这个项目在中国成立,它就会消亡,国内市场竞争激烈。BAT凭借流量和资本优势控制互联网竞争格局。它要想生存,就必须依靠大资本烧钱的补贴来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稳定独立生存是非常困难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创新者困境”,企业家在大资本环境下变得浮躁,独角兽企业有资本催熟的味道。

《经济学人》杂志在一篇中美科技比较文章中认为,中国是由国家政策支持的自上而下优势驱动的。美国的传统对策是效仿硅谷模式,让企业家雇佣资本,吸引国际人才流入,更加开放包容,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时期,都找到了让自己强大的方法,那就是创新创业。

拥有14亿庞大的消费市场,“自上而下”政策推动的创新创业正在中国创造奇迹。波士顿咨询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成长速度快于美国,中国平均时间为4年,美国为7年。在美国杂志《财富》发布的2020年全球500强榜单中,上榜的中国企业已经超过了美国。

“自上而下”是由国家意志驱动的。通过发布政策文件,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给予各方面的支持,从而吸引社会资本和人才的注入与合作,保障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短、平、快”,可以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短时间内办大事,缩短创新创业周期,发挥孵化作用,加速行业发展。

政策层面:2015年起,双创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进。从国务院到各部委,从中央到地方,各种促进双创的政策不断出台。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5月以来,中央层面出台了近50个促进创业创新的文件,出台了上千个促进创业创新的政策。当前,“双创”进入理性发展、自我完善、优胜劣汰的新阶段。

资本层面:受益于双创新浪潮,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资本力量。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风险投资基金规模达1.01万亿元,从数量上看,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风险投资大国”。从中美监管统计数据来看,中国风险投资基金的绝对规模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市场层面:中国有14亿人口,背后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是培育创新创业的最佳生存土壤,是培育独角兽企业的必要条件。产业升级、用户痛点、红利释放、企业服务、模式创新.一个又一个万亿市场不断被创造和刺激。在这个过程中,成千上万的竞争对手将涌入每一个细分市场和赛道,所以中国这个市场注定要面临优胜劣汰的残酷考验。

“政策性资本市场”加速商业试错,能够在短时间内验证一定轨道上创新创业的可行性,逐步形成独立的原创商业模式和硬核技术,成为保持中国创新领先的关键一步。

O2O2013年;2014年智能硬件和消费升级;2015年P2P和视频直播;2016 VR/AR,消费金融;共享经济与新技术

我们可以发现,过去几年,国内创新创业更多的是“模式创新”,没有太多的进入门槛。借助“互联网”,各行各业得到创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将聚焦“科技创新”,如人工智能、5G、芯片、量子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一方面,如何利用疫情危机赢得时间差,为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是大国在博弈中必须审视的问题。另一方面,如何找到互联网巨头无法控制的领域,在弯道超车,避免直接竞争,是每个创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当年,马云问了贾跃亭一个问题。马云问:“你曾经说过,BAT垄断了整个互联网创业的资源,让大家混不下去。如果我们现在改变,你是BAT,你该怎么办?”

贾跃亭的回答是:“马云老师提出的问题确实很难,但这些都不重要。每一次时代变迁,都会诞生新的力量,突破上一代企业的高山封锁。不要选择在它的延长线上竞争,要看未来的方向。从更高的纬度,站在下一个时代的战略高度,你会有自己的路。”

贾跃亭的话为后继企业家指明了方向,就像在Tik Tok一样,这也是大国崛起、强大的战略步骤,5G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