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农村养殖业,养殖的创业理由

大丰镇新一村“稻鸭共育”生态稻田养殖新基地。海南日报记者高玉社

海南日报记者高伟

8月17日,在澄迈县大丰镇新沂村70亩新生态稻田养殖基地,2000只红鸭自由“玩耍”,这里的绿色水稻生机勃勃。6月30日日野实大之后,只用了几个月就工作了。这群当时只有手掌大小的“小家伙”,变成了一个三斤重的强壮“青年”。未来两三个月,他们将继续充当稻田的“守护者”。

正在田边查看水稻生长情况的澄迈迪达正丰果蔬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甘永清告诉海南日报记者,鸭子可以有效刺激水稻幼苗生长,鸭子的粪便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所以不用化肥,既省钱又省力。

甘永清是新沂村人。早年他在深圳努力工作。2015年,他回到家乡,看着村里一大片废弃的土地。他觉得很可惜,于是有了回国创业的想法。

2018年,他率先牵头成立澄迈迪达正丰果蔬种植合作社,在村里承包了200多亩荒地,开始种植加工水稻、冬瓜叶菜、畜牧业。甘永清在几年的种植过程中也尝试过在荷田养泥鳅,但结果一般,但生态养殖的想法已经在他心中扎下了根。今年5月,他与村里有丰富养殖经验的村民甘万里一见如故,决定尝试探索“稻鸭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

“鸭子就像田间的‘管理员’。它们在田间游走时,还会践踏水稻周围的杂草,大大减少了稻田杂草的产生,增加了稻田的透光率,促进了水温的上升,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甘万里告诉记者,一亩地大概有20-30只红鸭,他每天至少去田里走访3次,主要是查看稻田是否脱水,关注红鸭的健康状况。

“一水两用,一地两收”的稻鸭间作模式,可以卖个好价钱。在稻田之间和鸭子旁边,甘永清计算了稻鸭共养的经济账户。“7月5日,我们统一插秧,等了3个月抽稻穗,稻田里的鸭子就能长到4-5公斤,预计50元就能卖一只,稻田里的鸭子每亩至少能卖1000元。”甘永清说,因为稻田要留有鸭子活动的空间,所以种植比较稀疏。据估计,一亩湿稻可收1000公斤左右。按照目前的市场购买价格,一亩地的平均收入估计在2000元左右。

甘永清说,目前,稻鸭共生稻田的秧苗与普通稻田相比,长势喜人,稻行之间没有杂草,池水清澈,呈现出水稻丰收的美好景象,但最终收益还是要看市场需求。

“看到稻鸭价格贵,稻鸭市场大,很多村民想合养稻鸭。该村还将扩大稻鸭共养规模,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甘永清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扩大规模、打造品牌,进一步放大稻鸭共作的效益,做一篇创新农业的文章。

(海南日报锦江8月19日)

原标题:澄迈县大丰镇新沂村探索“稻鸭共生”生态养殖新模式。稻鸭共作是“钱”,风景广。